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晓宁 《成才之路》2014,(17):16-16
小学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学生在实践中领悟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语文教师紧扣教材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引导学生品言悟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返朴归真的必然选择,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优势的发扬光大。笔者结合多年语文教学的经验,根据小学教材的特点,提倡读悟结合,重点训练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同时,教师要加强指导,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多读读,多想想,以读感知,以读悟情,以读悟理,以读悟道,养成边读  相似文献   

3.
记得一位语文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学习不外三点:识字、读书、作文。”识字读书自不必说,而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无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学生写作水平低,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作文,一直到高中毕业,还有许多学生过不了作文关。不足东摘西抄,拼凑一篇,就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语句不通,杂乱无章,或者是消极对待,敷衍了事。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除了要求他们多读、多练、多思考外,掌握科学有效的作文批改方法,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正中学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本质、教学过程以及作文教学的方法等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或进行多写多练的实验,或加强课外多种形式的训练,如鼓励学生办手抄报,培养学生积累语言。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前让学生进行三分钟演讲,还有的教师让学生写读后感悟,做读书笔记等等。不同的训练形式,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这些教师进行的课堂改革不足以改变作文教学的"大气候"。城市学校作文教学改革进展  相似文献   

5.
颜锟 《语文天地》2011,(12):14-15
元代学者程端礼曾经在《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一文中说过:“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个观点强调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依赖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语文教材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教师不能忽视语文教材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钟荣胜 《广西教育》2012,(26):43+64-43,64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提出了“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观点。他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论断,深刻地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为实现这个目标,笔者从读、悟、议、练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科学的作文教学,不仅能够优化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优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将所想所感所悟都体现在作文中。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着实令许多语文教师头疼。作文到底怎么教?为什么花了大力气,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仍旧达不到预期目标?思想贫乏,语言苍白无力,千人一面。事实上有少数语文教师并不实实在在教作文,或者说,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作文教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作文自然就能写好了。”“学生生活太单调了。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没语文课以训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质的重要表现。然而,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的作文教学都有一种不约而同的做法在妨碍学生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那就是所谓的“标准化模式”。写作教学中受这“模式”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师感到头痛的课题,但小学作文的重要性又是不言而喻的,作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对语文综合知识的掌握,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在我校自悟自构课题的引领下,笔者对小学作文进行了各方面的实践,力求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以下是笔者对自悟自建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语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里叶老把两个“自能”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和衡量教学成功的标准,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多么重要。通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起来,这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师感到头痛的课题,但小学作文的重要性又是不言而喻的,作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对语文综合知识的掌握,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在我校自悟自构课题的引领下,笔者对小学作文进行了各方面的实践,力求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以下是笔者对自悟自建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张红瑛 《四川教育》2009,(12):45-4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要求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广大语文教师所关注的焦点话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少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头疼,作文课上,要么腹中空空无从下笔,要么依样画葫芦.写出来的文章一个模式,空洞无物。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吃杏仁豆腐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强调的是“自读自悟”。教师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到见解,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提高。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阅读教学没有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就像作文教学没有学生自己的写作实践一样,收不到任何实效.只有学生自己读书,才能自悟自得.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指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提高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幸福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和结果。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现美——感知幸福,在读书积累中鉴赏美——品悟幸福,在生活作文中表达美——生发幸福。  相似文献   

17.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写作能力能体现一个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高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究的。但当前也出现一些作文教学“自由化”的问题,学生几乎全靠模仿习得、自悟积累提高写作水平。分析其原因笔者以为有二:一是现行教材的问题。不同版本的教材关于作文部分,有的避而不谈,有的只是提供写作的题目素材等。  相似文献   

18.
常听许多教师说,作文是不可教的,要靠学生自己去“悟”,只有极少数有写作天赋的学生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来。的确,作文难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它是一件费时长、投入多、收效微的艰苦工作。但作文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还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恐怕都有一种感受,即作文难教,其操作性较语文知识的教学弱得多。至于初执教鞭的教师,有的简直不知道该从何入手。记得上大学时有个教写作的老师说:作文是不可教的,要靠学生去“悟”,只有极少数有写作天赋的学生才能“顿悟”,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我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近几年改上初中语文。我的切身体会是:作文教学是一件费时长、投入多、难得像语文知识教学那样见到大面积丰收的艰苦工作。正如有些老师总结的那样,大多数学生的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学生须能读书 ,须能作文 ,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 :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 ,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 ,乃为教学之成功。”这就是说 ,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 ,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老师独立读书作文。那么 ,我们语文教师 ,又该怎样实现这一最终目的 ,如何引导学生去读书、作文呢 ?简单说来 ,这是一个教学方法问题。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 ,为学生展现出一片浩瀚无垠的知识的海洋 ,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语文教师的责任 ,主要在于把学生领进这个世界 ,并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