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学者化”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1989年第1期发表了两篇关于编辑学者化的文章后,收到不少来稿。现将其中一部分摘要发表于后。编辑学者化的问题,本刊不打算再继续讨论,如有特别精彩的文章,当然仍可以发表。  相似文献   

2.
本刊今年第三期发表了肖佳平同志《县馆在确立藏书重点中的失误》一文后引起了反响,这里发表的孙雪丰同志的文章,就县市图书馆的藏书特色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颇具新意。我们欢迎继续对市县馆藏书建设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我们也欢迎在市县馆工作的同志就工作中的其他问题展开讨论,本刊对写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文章来。此类有独特到见解,言之有物的文章将优先刊载。  相似文献   

3.
小经验一束     
“贴书标”和“书刊装订”的经验文章在本刊发表后,引起一些读者的反响,并提供了各自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里继续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4.
谭榷 《新闻记者》2000,(10):30-31
本刊第 9期发表了刘朝先生的文章《记者,你为何事先不报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读者纷纷来稿参加讨论。本期择发两篇不同观点的文章,并欢迎读者继续来稿,踊跃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刊今年第7期发表两篇关于1988年新闻摄影记者“十佳”评选的争鸣文章以后,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兴趣,认为这样的争论是有益的。我们欢迎读者撰文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6.
最近三四个月,如火如荼的南京报业战场上新崛起了一张令人耳目一新的报纸——《南京晨报》。它以大容量的南京新闻、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和独特便捷的版面风格,以及发行量在短时间内突破30万份的佳绩引起各方关注。本刊上一期发表了一组专家学者对《南京晨报》的研究文章,本期我们继续刊登该报总编辑和部分编辑记者对改版的一些思索和体会性文章,以期从学术研究和办报实践的角度,通过对一份报纸的研究,探索新世纪报业改革发展的规律。从这两组文章中不难发现,准确、明晰的市场定位和读者定位是《南  相似文献   

7.
本刊在1999年第3期发表过周涌先生的《影视剧人物塑造的基本方法》一文,之后收到了蒋迅先生的文章《还有另一种方法》。我们认为,后篇实际上是对前篇的一种补充,体现出了作者对影视艺术创作方法的多元性思考。希望大家共同关注这个论题,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刊自1988年第3期开辟“档案馆工作与历史研究”专题讨论以来,已发表了14篇争鸣文章,论者各抒己见,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档案界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见解,并取得了比较趋向一致的认识。本刊特邀请王明哲同志对此问题作一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作为本刊对此专题讨论的小结。本刊“档案馆工作与历史研究”专题讨论暂告一段落,但作为学术问题仍会有新的发展,今后如有这方面新的论述,仍欢迎继续来稿。  相似文献   

9.
本刊第九期发表了《地、市、县报当前面临的问题——复旦大学“总编辑进修班”部分学员座谈纪要》一文后,收到了一些来稿。现将康健、马林同志的文章刊登于后。欢迎地、市、县报的同志,及其他有关同志,继续撰文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同时也面临着尖锐的问题。如何持续发展,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改革。本刊发表的一组文章,系一家之言,供读者讨论思考。  相似文献   

11.
杜展潮同志写的“越南采访漫笔”本刊陆续发表了三篇。第一篇发表在1958年第3期上,其后,又在本刊第4期,第6期上发表了两篇,现在是第四篇。以后还将继续刊登.  相似文献   

12.
本刊今年第一期就如何提高党报竞争力问题刊发的《加入WTO对党报生存环境的影响》、《党报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在哪里?》、《党报也要重视品牌经营》的文章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这里继续发表有关专家的文章,以期给读者更多有益的启示。———编者  相似文献   

13.
本刊今年第一期就如何提高党报竞争力问题刊发的《加入WTO对党报生存环境的影响》、《党报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在哪里?》、《党报也要重视品牌经营》的文章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这里继续发表有关专家的文章,以期给读者更多有益的启示。———编者  相似文献   

14.
本刊今年第一期就如何提高党报竞争力问题刊发的《加入WTO对党报生存环境的影响》、《党报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在哪里?》、《党报也要重视品牌经营》的文章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这里继续发表有关专家的文章,以期给读者更多有益的启示。———编者  相似文献   

15.
本刊1999年第6期刊出刘光裕先生《批评与事实》之后,当事人陈仲雍先生对批评作了答复,要求刊出。现予以发表。我们认为,学术问题的探讨,最宜平心静气地进行,双方同志式地摆事实,讲道理,真理自会愈辩愈明。对此问题,双方如果没有新的见解,本刊将不再继续刊发讨论文章,敬请鉴谅。  相似文献   

16.
编后记     
对于当前的出版形势,同仁们总会有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有利于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发展,不论是什么样的见解,本刊都十分欢迎。从去年起,本刊设了“论坛”一栏,今后将继续办下去,请各地同仁和非同仁踊跃写稿。文字短小,观点鲜明,开门见山,言之有物,是多多益善的好稿。只要有好稿,这栏的篇幅不受限制。本刊是学术性理论性刊物,坚决贯彻党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有不同见解,欢迎展开讨论。本刊曾发表关于编辑学者化的文章,有些同志有不同看法。我们从来稿中选择了几种观点,在本期发表。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甲刊发表了一篇关于评论美国扬言对伊拉克动武的文章,乙刊主编准备转载,可发现甲刊封二有一声明:“本刊发表的作品,未经本刊书面同意,任何单位不得转载或摘登。凡擅自转载或摘登者,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遂打电话问我:此项声明不是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广播电视工作者应该带头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本刊继上期发表张振华同志的文章后,这一期又发表了安景林、方文、于振华同志的文章,从不同角度谈了他们的学习体会和贯彻落实的初步打算。今后,欢迎大家继续来稿,以期更深刻地领会十五大精神,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期发表的两篇专论,分别对新闻广播电视界讨论多年而又难以形成共识的两个问题发表了意见,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有积极意义,推荐大家一读。近几年,我国的电视纪录片方兴未…  相似文献   

19.
本刊今年第三期发表陈迟同志写的《培养和加强编辑力量是紧迫课题》一文后,引起了新闻界的重视,不少报社、电台的同志写来文章,积极参加讨论。本刊先后已发表了三期讨论专栏,现再将老新闻工作者王维同志参加讨论的文章发表如下。这篇文章回顾了这次讨论的大致情况,进一步指出了这个讨论的重要性,阐明了讨论中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并有所补充,对编辑工作积弊之所以产生,以及改进之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意在希望引起新闻界的同志们对培养和加强编辑力量问题,作进一步的讨论。本刊从明年起,决定打破专栏的局限,争取每期都发表一些有关培养和加强编辑力量问题的文章。文章形式不拘,既欢迎一稿一事、一事一议、短小精悍的文字,也欢迎谈经验和体会、探讨问题的专文。希望大家给以支持,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20.
在本刊第四期发表《不许坏诗还魂》的同时,文艺报、诗刊也发表了内容大体相同的文章。随后,山西人民出版社专就文章所披露的问题组织了调查,并向文艺报、诗刊和本刊寄来了调查材料。《天安门颂》一诗的作者董耀章同志也来信谈了有关情况。原来这里边有一段曲折的经过。事情是这样的。一九七四年底,董耀章同志将《天安门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