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EPS反演技术在埕岛油田埕北352区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埕岛油田埕北352块馆陶组属于岩性-构造油气藏,平面上含油层位分布零散,储层横向变化大,油层较薄,储层预测难度大.EPS反演技术能够解决本区储层反演存在的问题,适用于复杂区块的储层反演,在埕北352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低电阻率油层识别技术——以大37块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低阻油层的成因分析入手,以大王北油田大37块沙二段为例,阐明了几种典型的低阻油层类型,探讨在实际勘探开发中识别低阻油层的方法思路,通过采用高频感应测井以及辅以井壁取芯建立低阻油层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解释,有效地解决了大37块低阻油层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王北油田属于济阳坳陷车镇凹陷的中段。2001年在该油田发现低阻油层。对大王北油田低阻油层的特征和成因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地层水高矿化度影响、粘土矿物附加导电性影响、导电矿物影响、岩石润湿性影响是形成大王北油田油层低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芦湖油田地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低渗透储层内流体的渗流机理,分析了低渗透储层内流体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探索了低渗透储层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方法。利用新认识的低渗透油藏流体分布控制理论,成功的解释了在低渗透油藏中构造高部位为水层。而构造低部位为油层的特殊地质现象。研究成果无论是对油田早期的油气勘探,还是中后期的地质研究和油田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把造成油层电阻率偏低的原因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油层性质、钻井泥浆和测井仪器,并据此提出了识别低阻油层的方法,旨在为油田的增储上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纯化油田纯东沙四下红层储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纯化油田纯东沙四下红层为一典型的浅水间歇盐湖相沉积,具有层多、层薄、低渗透、岩性和断块复杂的特点。通过对该区地层对比与划分及构造形态与断裂系统、储层特征、油水分布及油藏类型的研究,揭示出该类油藏的储层特征,为该类油藏的研究总结出了一般性的规律,这对该区的地质研究和指导现场的注水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樊29块是大芦湖油田的主力区块,动用含油面积2.9km2,地质储量426×104t。油藏类型属特低渗透构造的岩性油藏,自1992年投入开发以来,区块在注采调配上先后实施了从常规注水、不稳定注水到常规注水的注水方式,该块4砂组的采出程度已经达到21.18%,实现了低渗透油田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8.
埕东油田西区边底水油藏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埕东油田西区边底水油藏,具有含油层系多、油层厚度小、油稠出砂等特点,一直沿用人工水驱岩性油藏的开采办法和技术,井网密集、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低。通过底水油藏的水淹机理、影响底水锥进的要素研究,提出了巧用物性夹层、合理控参、合理井距等适合本地区开发的技术对策,直接应用于埕东油田西区近几年的综合调整和井位部署,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渤南油田压井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研究及其现场试验效果。以压井过程中的油层损害因素研究结果为依据,研制开发了低伤害压井液和高温屏蔽暂堵剂。研制的低伤害压井液具有阻垢性能和较低的表面张力,岩心试验结果发现,现场压井污水和卤水的低伤害压井液对渤南油田岩心的损害率在20%以内。研制的高温屏蔽暂堵剂以油溶性材料为主,岩心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屏蔽暂堵剂对渤南油田岩心暂堵后的煤油解堵率可达91%以上。11口井的现场试验证实了所研究的油层保护技术达到了保护油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东辛油田稠油区块地质构造复杂、油层有效厚度薄、净总比低、原有的防砂工艺防砂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对各类防砂工艺进行了调研和适应性分析,对所用工具及配料进行了优选和评价,形成了一整套热采防砂工艺。通过现场应用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