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从历史视野看,我国传统社会长期因循城乡一体的结构体制.这一体制随着近代西方现代化的深入而瓦解,中国近现代的城市化走上了一条“以地为本”的发展道路.“以地为本”的城市化给我国当前社会带来了城镇化率虚高、半城市化、逆城市化等诸多始料不及的问题.当今中国的城市化就其实为“土地的城市化”.当今中国城市化发展应该进行由“以地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转变,走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的提出经历了探索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是“四化”协同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当代中国城镇化的必由之路,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资源节约型、生态文明型、集约型、文化繁荣、城乡统筹发展的五维实践路径是当代中国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化建设是一条复杂且艰辛的历程,尤其是在近代社会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城市化发展的不平衡。本文探讨了新型城镇化与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一些改革策略,通过整合行政资源,创新管理机制、着眼于城乡统筹机制等方式,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由于快速不平衡的发展,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都被提了出来。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如农民工无法融入城市、资源消耗过高、污染物排放快速增长、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差距拉大、非包容性增长过于严重。中国的城市化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强调速度而忽视质量的做法,加快新型城镇化战略转型,新型城镇化实质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做到集约化、城乡一体化、环境生态化。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科学合理地研究其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城镇化质量不仅要关注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的数量增加,更要测度社会事业、城乡统筹、生态环境等方面"包容性"发展的综合效应.因此,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镇发展、居民生活、城乡统筹、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六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评价法,对安徽省各地市城镇化质量进行时空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时间维度上,城镇化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维度上,各市城镇化质量存在区域差异;发展理念上,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化.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发展将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不同于城市化,城镇化更加关注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的发展。两者虽仅是一字之差,却意味着不同发展路径的选择,其背后折射出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的不断思索与考量。基于对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中突出问题和矛盾的研究,文章提出,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立足小城镇,推动城镇化协调发展;要缓解农民边缘化,促进城镇化和谐发展;要改革土地制度,实现城镇化突破发展;要破除资金瓶颈,保障城镇化建设长久发展;要夯实产业基础,坚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要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将城乡一体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将城镇化的重点放在消解城乡二元结构、整体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上来,结合国情省情,以城镇化为实现路径和载体,以民生和生态改善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破除城乡壁垒,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享有过上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基本权利,使城乡教育呈现交融和一体发展的态势,形成教育资源有序、交错和密集的配置,努力实现无社会差别、无城乡差别、无地域差异、无任何歧视的教育统筹,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8.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选择,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当前,青海互助县城镇化发展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互助县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着重速度、轻质量,城镇发展水平不高,“隐性城镇化”和“准城镇化”,依赖土地程度过高,未能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本文认为要通过培育支柱产业,推动土地改革等措施,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走出一条落后地区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效率、城乡统筹六个方面,选取了33个因子,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1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马鞍山、合肥城镇化水平较高;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与人口城镇化水平不甚匹配;安徽省各市人口规模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呈一定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统筹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解决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重要途径。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统筹的发展过程,总结城乡统筹面临的形势与机遇;以福建省三个不同类型的城镇总体规划为例,分析城乡统筹在城乡总体规划中的体现,从而总结出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城乡统筹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大致上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城市化,另一种是行政城市化。两种模式各有所长,前者的优点往往是后者的弱点,而前者的弱点又往往是后者的优点,二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我国的城市化是在市场力与行政力的交织和制衡中逐步推进的,是一个受到高度行政干预的过程。本文提出混合型城市发展模式,以实现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文化论与第二次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城市化、现代化和文化的一般关系理论观点;二、分析人口城市化的文化动力问题;三、探讨城市化的文化模式。提出了包括文化因素在内的台阶模式;最后作者首次提出第二次城市化的理论与进程。  相似文献   

13.
“被市民化”及其问题——对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再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民到市民是长期以来许多中国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然而在当代中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郊区农民的市民化却逐渐成为一种"问题化"了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郊区农民市民化的过程是一种完全被制度化安排的"被市民化"的过程,这种被市民化的结果既会给新市民群体带来许多困境,也很容易引发新的城乡冲突与潜在社会危机。因此,有必要对这一"农民被市民化"过程中的新型中国城乡关系及其问题进行反思,并寻求相关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城镇化规划布局和实现情况,分析城镇化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及战略任务,提出新型城镇化应避免的"城市病"问题及未来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要求。这条道路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城镇化发展有机结合,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唯物史观理论为指导,在剖析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认为城镇化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城镇化要坚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把实现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6.
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实现人口城镇化的主要内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市民化.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及转移机制出发,利用效用函数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决策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措施,即增强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实现多渠道多层次转移;优化政策制度,保障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转变和稳定人力资本的流向;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转移劳动力素质与信息渠道建设.  相似文献   

17.
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现状与发展道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本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而且有利于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制约因素是城市化滞后,本通过定量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现状,提出促进城市化发展的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世界气候面临严重问题,这就要求我国的城镇不能简单以发展经济为目标,而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使城镇居民都能真正享受低碳环保的生活.用低碳的理念推进城镇化是中国走城镇化和现代化之路的必然要求.在剖析低碳经济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工业化的内涵和外延决定了城市化的发展和形成机制来自工业化,工业化决定城市化,这是客观规律。对于中国由于抑城市化政策而形成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情况,应当从城市化与工业化这一客观规律寻求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城市化理论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于我国城镇化有重要的分析与指导作用。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城镇化已经历了四个阶段,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回顾城镇化发展历程,发现我国城镇化的实现路径主要有政策导向与市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人口来源、人口的增加与土地利用的扩大、城乡差距扩大以及城市与城市差距扩大等方面。为了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必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即以人的城镇化为根本、以良好的生态为基础、以提高城镇承载量为手段,以及以城乡融合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