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谱牒作为记录性历史档案资料,以其丰富的内容承载着不同家族世代族系的繁衍、变迁的历史经过。满族谱牒形制问题研究是满族谱牒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满族谱牒的历史演进中"索罗条子"谱的分析,来确定其谱牒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满族谱序是满族谱牒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抚顺地方满族《佟佳氏宗谱》谱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留存状况、呈现内容等问题进行阐述,论证满族谱序所承载的内容特征,进而探讨满族谱序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皇族谱牒,一般称之为“玉牒”。但“玉牒”一词,又有多种词义。就其指皇族谱牒而论,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整体上的皇族谱牒,而狭义上则仅指皇族谱牒中的一种。因而,在阅读和研究古代典籍时,就不能将所有资料中的玉牒与皇族谱牒完全等同起来。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须作具体分析。尤其是宋代的皇族谱牒,由于立国较久,就难免前后有变;又由于宗室管理较为严密,就难免记载庞杂。加之皇族谱碟作为秘籍,宋人也极少能够亲睹,因而各种史书的记载便显得有些混乱。我们今天要想对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就不得…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皇族谱牒,一般称之为"玉牒".但"玉牒"一词,又有多种词义.就其指皇族谱牒而论,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整体上的皇族谱牒,而狭义上则仅指皇族谱牒中的一种.因而,在阅读和研究古代典籍时,就不能将所有资料中的玉牒与皇族谱牒完全等同起来.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须作具体分析.尤其是宋代的皇族谱牒,由于立国较久,就难免前后有变;又由于宗室管理较为严密,就难免记载庞杂.加之皇族谱牒作为秘籍,宋人也极少能够亲睹,因而各种史书的记载便显得有些混乱.我们今天要想对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就不得不首先进行一番考证.  相似文献   

5.
木氏土司统治丽江的400多年中逐渐形成了图书典籍、石刻碑文、家谱图牒、公务文书等档案文献,其中家族谱牒主要由《木氏宦谱》、《木氏历代宗谱碑》、《木氏宦谱图像世系考》等组成,不乏对丽江400多年政治、经济、军事的真实记录,且明显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谱牒档案的书写语言、家族宗法制、谱牒演变、内容附会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士族宗族谱牒是维护士族宗族特权的重要工具,反映士族宗族的出现、发达和衰落过程,与士族宗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本文在解读中古社会有关史籍基础上,参考前辈一些研究结论,探析中古时期宗族与谱学发展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牒等,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家谱不仅记载着族人最基本的世系状况,而且还记载着族人的姓氏流源、族规家训、重大事件、风土人情及族人内传等内容。于是,  相似文献   

8.
古代的中国社会,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实行君主世袭制与勋亲分封制。因而历代王朝对皇族(秦以前是王族)的世系支派,亲疏远近特别重视,设有专官进行管理,建立了系统完备的宗室世系簿籍,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历修不断的皇族谱牒。本文拟对历代皇族谱牒的源流演变,修纂制度和流传情况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9.
孙菁 《山东档案》2006,(1):49-50
我们今天通常讲的谱牒是指专门记录家庭、家庭内部血缘关系的文献、簿籍,战国以前称为世系、世本、系本、牒记等,魏晋至隋唐称为族谱、家谱、姓谱、族姓谱、民族谱、血脉谱等,宋以后则通称为族谱、宗谱、家谱、家乘.这些不同名称的众多的谱牒,不同时期包含着不同的内容,而且有着不同的形式,但它们的性质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记载家族内部血缘关系的文献、簿籍.简言之,谱牒是记载宗族人物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是以特殊形式记我的宗族历史.……  相似文献   

10.
孙菁 《山东档案》2006,(1):49-50
我们今天通常讲的谱牒是指专门记录家庭、家庭内部血缘关系的文献、簿籍,战国以前称为世系、世本、系本、牒记等,魏晋至隋唐称为族谱、家谱、姓谱、族姓谱、氏族谱、血脉谱等,宋以后则通称为族谱、宗谱、家谱、家乘。这些不同名称的众多的谱牒,不同时期包含着不同的内容,而且有着不同的形式,但它们的性质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记载家族内部血缘关系的文献、簿籍。简言之,谱牒是记载宗族人物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 是以特珠形式记载的宗族历史。  相似文献   

11.
闽西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地区,是450万台湾客家人的祖籍地。上杭县图书馆白1993年5月为台湾客家华氏寻找祖源起,悉心征集闽、粤、赣、川、桂、台等地客家族谱,如今已收藏客家族谱115个姓氏、1600多种、1万多册及相关文书契约、祖图等珍贵文物,成为闽、粤、赣三省客家地区收藏客家族谱之最。上杭县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立,以及由此开展的跨越海峡的读者服务工作,为两岸客家人寻根谒祖与族谱对接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与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2.
历史图牒数字化是谱谍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历史图牒数字化可以有效解决历史图牒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有利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播。近20年国内外历史图牒数据库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数据库兼容、资源利用封闭等问题,需要统筹解决。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少数民族谱牒文献的特点和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盛 《档案》2008,(1):40-43
一.我国少数民族谱藤文献的特点 谱牒,保存了历代不同地区与世系活动相关的丰富资料,记述了一个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住居迁徙和婚姻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其兴衰变化;族人在科贡、科举、官封、名谥等政治生涯中的地位和事迹;家族的丧葬、祀典、文物和聚居地的建筑、风光名胜;以及家族为管理、教化族众而制定的族规、家规、家法和名讳表等,内容齐全,乃一族的百科全书。与汗牛充栋的汉族谱牒文献相比,少数民族谱牒文献稀少罕见,因此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如下胪列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闽台有割不断的血缘关系,族谱是维系闽台家族文化关系的重要纽带。文章通过分析闽台族谱概况和闽台族谱信息资源建设现状,提出闽台族谱信息资源共享云服务模式的总体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案,并从基本原则、基础架构、资源整合、服务标准等方面入手给出了闽台族谱信息资源共享云服务建设的具体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家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家牒、世谱、房谱等,是记载本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家谱数字化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文字或图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制成家谱书目数据库和家谱全文数据库,用以揭示家谱中所蕴涵的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从而达到保护和利用家谱的目的。对家谱数字资源的分布做调查分析,既有利于指导下一步的家谱数字化工作,促进家谱数字资源的整合,又有利于社会各界充分利用家谱数字资源,挖掘家谱资源的文献信息。  相似文献   

16.
2002年6月13日,甘肃省档案馆举行隆重仪式,入藏[光绪]《皋兰颜氏家谱汇录》。家谱持有者颜伟鲁先生婉拒多个高价收购者诚心将家谱捐赠省档案馆,其行可敬可佩。省档案馆慧眼识宝,给捐赠者以高规格礼遇,并将《颜谱》予以妥善珍藏,使之传之久远,这对保存地方珍稀档案资料功莫大焉,可喜可贺。这必将产生倡导向国家档案馆损增珍稀档案资料的效应。 众所周知,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牒等,统称谱牒。家谱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记载本族世系的图籍。家谱的体例一般仿照宋代欧阳修和苏洵的体例,或融合欧苏二  相似文献   

17.
对于族谱的文献价值,学界有着相当不同的观点,推崇族谱的人称正史、方志、族谱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贬斥者则称族谱不可信.族谱属于地方文献范畴,其中确有不少罕见资料,甚至独家记载.对这一类资料我们应如何看待,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韩双 《山东档案》2011,(2):23-25
谱牒学是一门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学问。民间蕴藏着大量的各种谱牒。谱牒是中国家族组织活动的完备的档案材料,是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的原始记录。"谱"《广雅》曰:"牒"也。"牒"《玉篇》曰:"谱"也。由此可见"谱"与"牒"是同义词,或说家谱与家牒是名异而实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家谱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家牒、世谱、房谱等,是记载本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家谱数字化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文字或图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制成家谱书目数据库和家谱全文数据库,用以揭示家谱中所蕴涵的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从而达到保护和利用家谱的目的。对家谱数字资源的分布做调查分析,既有利于指导下一步的家谱数字化工作,促进家谱数字资源的整合,又有利于社会各界充分利用家谱数字资源,挖掘家谱资源的文献信息。一、家谱书目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家谱书…  相似文献   

20.
一、尺牍释名及尺牍文献的起源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七片部云:"牍,书版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牍,专谓用于书者。"先秦时《周礼》、《仪礼》中多有版、方之词,皆牍之谓也。当时的版牍多用于表示户籍和名籍。从形制而言,牍与册、牒、椠均有所不同:牍多用木质,一尺见方,而册(策)多用竹简,狭长,中间有编连的丝绳;牍与牒虽多用木质,但牍较之牒为厚,牒则为小木札,所谓厚者为牍,薄者为牒;椠与牍相类,但粗者为椠,精者为牍。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