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苑集粹     
暗物质的残骸通常情况下,当宇宙射线与恒星之间的气体和尘埃中的原子相互作用时,正电子便会产生。意大利的一颗探测卫星在太空中发现了大量的正电子,数量之多无法用射线作用来解释,于是科学家推测,许多正电子也许是暗物质粒子湮灭时释放出  相似文献   

2.
人的大脑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思维活动。科学家们为了观测大脑的思维活动,进而探索“认知”的本质,近年来发展了记录大脑思维时的状态的大脑断层扫描成像技术。神经科学家用正电子断层扫描(PET)法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法,对正在进行思维活动的大脑摄取了断层扫描图像。 正电子断层扫描是利用放射性原子示踪法测量大脑中糖分子的分布。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记录的是组成大脑的原子在受到强磁场作用时的行为。这两项技术所利用的方法都是基于测量大脑中的充氧的血的流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I0018-I0019
宇宙中无所不在又无迹可寻的暗物质,似乎正从理论论预言走向现实。4月3日,诺奖得主、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率领的团队宣布发现超过40万个正电子,这些正电子可能来自人类一直寻找的暗物质。关于暗物质,最常听见的一句话就是:它在宇宙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1936年安德森因发现正电子而获得诺贝尔奖后,随着X射线断层成像(X-C T)和单光子断层成像(S P E C T或简称E C T)技术的成熟,人们将断层技术应用于该领域,产生了一门新兴的核医学学科: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Tomography)。  相似文献   

5.
难解的疑团原子好比万花筒,里面变化多端,其中一种变化叫做β衰变,意思是从某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自动地抛射出β(貝搭)粒子后,轉变为別的元素的原子核。这种β粒子也就是电子或正电子(带正电荷的电子)。原子核里主要是质子和中子,沒有电子和正电子,那么β粒子是怎么出来的呢?原来,中子可以轉化为带正电荷的质子,并放出电子。质子可以轉化为不带电荷的中子,并放出正电子。这种自动轉化就叫衰变,衰变式子写出如下:中子→质子+电子  相似文献   

6.
常丽君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5):I0013-I0013
科学家布雷特和惠勒1934年提出,如果让两个光子通过撞击结合在一起,有可能变成物质,形成电子和正电子——这是最简单的"光变物质"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电子人正在成为现实英国人尼尔·哈比森一出生就患有极度的色盲,当他看物体时,只能看到灰蒙蒙的图像。可是他又从小特别喜爱画画,20岁时还专门到艺术学院学习美术。由于色盲症的困扰,他的画布上只有黑色和白色,看不到前途的他难过得哭了。2004年,控制论和数字多媒体专家亚当·蒙塔丹在该学院做讲座时,了解到尼尔的困难,于是萌生帮助后者的念头。在蒙塔丹的帮助下,哈比森现在再也不是色盲了。在他的头部,有一根天线从他的头骨处  相似文献   

8.
用XRD、XPS、TG/DTA及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以浸渍法将三价铁离子(Fe(Ⅲ))加载于多γ-Al2O3载体上后,Fe(Ⅲ)在载体中的分散过程.研究了Fe(Ⅲ)/y-Al2O3原样,经60℃脱水2h以及经500℃烘烤1h后正电子寿命随Fe(Ⅲ)含量的变化;高含量(9.6%)、低含量(1.8%)Fe(Ⅲ)/y-Al2O...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I0007-I0008
中国科技网讯目前中科院高能所的科学家正在做有关阿尔法磁谱仪(AMS)两个能谱的研究,一是测量电子的能谱,另一个是能同时测量电子和正电子的能谱,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天文学界和物理学界,有一个困扰现代物理学发展的重大难题,它就是被科学家称为"世纪之谜"的暗物质。4月3日,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在日内瓦欧洲核子中心,首次公布其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以下简称AMS)项目在历时18年后的第一个实验结果:AMS已发现超过40万个正电子,这些正电子有可能来自于脉冲星或者人类一直寻找的暗物质。据了解,这是目前世界首次在太空中直接观测、分析到的高能量反物质粒子,让人类首次打开了一扇从太空观测宇宙射线的大门,人类对暗物质的理解和检测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行星际旅行变得轻而易举起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新型太空飞行器只需要6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搭载航天员在地球与火星之间跑个来回(同样的行程上一代的老式飞船则要飞上整整3年)。这个惊人的突破完全依赖于新型的反物质火箭燃料。这种燃料使用了正电子.与普通电子不同.正电子携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而不是负电荷。一旦正负电子在飞船的反应器中相遇.它们立刻就会相互泯灭.同时释放出比太阳核心的聚变反应还要强大上百万倍的能量。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6,(3)
正电子企业设备多、规模大、流程长,对于工作人员的作业模式、人机界面间的配合、维修作业、异常状况下处置,采用作业危害分析作为该公司危害鉴别及风险评估主要方法之一[1]。配合现场工作人员之经验,来鉴别出重大风险,筛选出关键性作业,让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与资源投入有效化和合理化。1.适用时机分为定期、特定状况如作业流程变更时、新增设备和重大意外发生时。2.作业清查风险评估人员调查所属单位的作业名称、操作机台、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世界发明》2006,(10):14-14
行星际旅行变得轻而易举起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新型太空飞行器只需要6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搭载航天员在地球与火星之间跑个来回(同样的行程上一代的老式飞船则要飞上整整3年)。这个惊人的突破完全依赖于新型的反物质火箭燃料。这种燃料使用了正电子,与普通电子不同,正电子携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而不是负电荷。一旦正负电子在飞船的反应器中相遇,它们立刻就会相互泯灭,同时释放出比太阳核心的聚变反应还要强大上百万倍的能量。  相似文献   

14.
数据     
《科学中国人》2014,(10):79-79
北京时间9月18日,AMS项目重大成果发布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丁肇中主持的实验室公布AMS项目最新研究成果。此项研究成果证明了暗物质存在实验的6个有关特征中,已有5个得到确认,进一步显示宇宙射线中过量的正电子可能来自暗物质。这也是AMS实验自19年前启动以来,第二次正式公布研究结果。"对于暗物质存在的6个有关特征中,5个特征经过三年的研究基本确认,只剩下最后一个特征暂未确定",东南大学数据科学家东方解释道,第一个特征是随着粒子能量不断提高,在经过某一个能量点后,正电子含量逐渐增加;第二个特征经过某个点后增加的速率是要符合一定非线性的关系;第三个特征是随着粒子能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担载量的负载型镍催化剂,并经不同温度下烘烤1小时后得到Ni/γ-Al2O3样品。分别用热分析(DTA/TG)、正电子湮没谱学等方法来表征镍在多孔氧化铝(γ-Al2O3)表面的分散特性。实验表明,在浸渍法制得的样品中,镍均匀分散于载体表面,在烘烤温度达到320℃时获得活性;在更高的烘烤温度下镍会向体内中扩散,使有效活性减少。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正利用激光成功捕获反物质中国科学家利用超强超短激光,成功产生反物质——超快正电子源。具体过程是:首先将激光装置与高压气体靶相互作用,产生大量高能电子;高能电子再和高原子序数材料  相似文献   

17.
有什么方法能够瞬间毁灭地球或者让上面的生物生不如死?我列几个举子吧。方法一:用未来武器即正电子,就是所谓的反物质,通过相对论我们知道物质的质量减少,放出的能量是巨大的,这不愧是高新科技下的自我毁灭。  相似文献   

18.
Majorana费米子是1937年Ettore Majorana提出的,它与电子、正电子完全不同.它的反粒子就是它本身。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寻找神秘的Majorana费米子仍然是现代物理的研究热点。高能物理学家正试图证明中微子(neutrino)是Majorana费米子。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28年,著名的物理学家狄拉克就曾预言过反物质的存在:对于每一种通常的物质粒子都存在着一种相应的反粒子,二者质量相同,但携带相反的电荷。这些反粒子可以结合形成反原子,而反原子又可以形成反物质,宇宙间所有东西都有其反物质对应物—反恒星、反星系等。如果一个物质粒子与一个反物质粒子碰撞,它们将湮没并产生一股高能γ射线脉冲。经过几代物理学家们长期不懈的研究探索,终于最早发现了电子的反粒子正电子,而后又相继于1955年、1956年发现了反质子、反中子,从而证实了宇宙中确实存在着反物质。1995年,科学家们又用正电子和反质子成…  相似文献   

20.
被称为"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由国外公司垄断的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装置)近期被我国企业打破。东软集团宣布,其自主研发的PET在沈阳研制成功,并获得了美国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认证,东软也成为中国第一家能够生产并面向国际市场销售PET的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