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确处理好爱情、婚姻、家庭问题历来是人们研究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内容,是古今中外许多青年共同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千百年来,人们用最美好的语言赞美纯真的爱情,用最炽热的感情去追求爱情的真谛,特别是许许多多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自然科学家在探讨、研究人生和爱  相似文献   

2.
奥斯丁对她以前的男性作家的男权意识和传统的价值观念给以反拨,以女性的视角讲述女人自己的故事,构建自己的婚姻观念——恋爱时理智与感情平衡、婚姻中爱情和财产并需、家庭内男女人格平等。小说通过描绘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的平凡琐事,深刻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历史的进程,展示了这位女性作家自觉的女性意识与深厚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3.
学习英语,可以说是真正应了一句大家常说的话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人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因为爱情总是美好的,充满了幻想,但是生活总是现实的,残酷的.两个人无论多么相爱,一旦走入了婚姻,成立了家庭,就必须要面对许多生活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简·奥斯丁是英国著名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傲慢与偏见》是她的代表作品。故事讲述了四对青年男女不同婚姻故事,折射出当时中产阶级妇女对婚姻的不同看法,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本人对爱情和婚姻的见解,只要爱情和财产融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美好的婚姻,这种婚姻价值观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丁婚姻观的缩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奥斯丁虽终身未嫁,但婚恋却是她小说创作的一贯主题.爱情是婚姻最基本的条件,但财富又是幸福生活的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婚姻还应门当户对.一个人只有在得到爱情的同时又得到金钱,才能获得美满的婚姻.奥斯丁 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她的各种婚姻观点粉墨登场,可以说是其婚姻观点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6.
爱情和婚姻对人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青春期实际上是爱情的准备期间,学该教育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为了一个成功的婚姻,青年人应该做好以下准备:①建立友谊为将来的爱情做准备;②努力培养自己爱的能力;③努力保持婚前的纯洁;④确立正确的择偶观。⑤学习一些基本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  相似文献   

7.
在<诗经·国风>中,<氓>是一首反映我们祖先男女婚恋、家庭生活的优秀诗篇,诗中叙述了女主人公在经历恋爱、结婚、婚变、决绝的过程中,对待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正确人生态度,以及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抗争精神.可见,在<诗经)所产生的时代,由于远古遗风的影响.先秦时期的女子婚恋比较自由,有别于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成熟时期严格礼教约束下的女子.她们有着更加接近现代女性的爱情婚姻观和对自由平等幸福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8.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代表作,小说中四种婚姻爱情基本概括了当时社会中爱情和婚姻的状况,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婚姻观:恋爱和婚姻与财产和社会地位息息相关,但恋爱婚姻不能仅取决于财产和社会地位。正确的婚姻观应当建立在相互爱慕、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奥斯汀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轻率结婚,强调婚姻中感情因素的重要性,但完全缺乏物质基础的婚姻也是不被赞同的。作者的婚姻观受到当时社会现实的影响,主张在物质与感情之间找到某种平衡,找到一份有着真挚感情和财产保证的婚姻。奥斯汀的婚姻观在今天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活动策划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对爱情的看法. 2.帮助学生理性认识、对待青春期异性同学之间的感情. 3.使学生对爱情有更深刻、成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朱莉、德·莫尔索夫人都是追求爱情的女性,都是贤妻良母.卢梭把朱莉写成了理想的人物,启发人们怎样理智地生活和相爱;巴翁的莫尔索夫人是一个现实主义典型,她的爱情追求是一个悲剧,表现作者科学的爱情观和对家庭、婚姻问题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1.
《诗经》向我们全面地展现了上古时代男女寻找恋人、思慕、彼此相恋、约会、婚娶、家庭婚姻生活,直至分离(生死相隔、离弃两种)的完整过程。然而,婚恋诗中爱情和婚姻这两大元素在《诗经》中的发展却是极不平衡的,灿烂美好的爱情往往对应冰冷残酷的婚姻。在男权把持话语、支配社会的时刻,女性如何走过了她们的爱情和婚姻的道路,男子又将如何对待自己所爱的人和最终组建起来的家庭,这些问题我们都可通过对国风中婚恋诗的解读而得到最真实的回答。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目的什么样的婚姻最为幸福呢?这既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心理学工作者对爱情婚姻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现有的研究表明,健康、年龄、智力、容貌基本相当,感情相互依赖,兴趣大体一致的夫妻,婚姻最幸福,而双方无爱情,性格不合,对对方不忠,不能同甘共苦,羡慕他人幸福的夫妻,婚姻最为不幸,也易于解体。这一结论适合大学生吗?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研究大学生的婚姻幸福观。大学生的婚姻幸福观即指大学生对婚姻幸福的基本看法或一般认识,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认为婚姻幸福有哪些条件以及他们对这些条件影响婚姻幸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的婚姻伦理与恩格斯的婚姻观基本上是相同的。如果说,《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文本中的“阻止血亲婚配”、“生育子女”、“权衡利害”、“以爱情为基础”为恩格斯关于婚姻的中心话语,那么,我国古代婚姻伦理的基本原则是性禁规原则、生育原则、政治经济原则和爱情原则。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 ,一方面给家庭伦理注入了更新更丰富的内客 ,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现代家庭矛盾甚至危机的产生。家庭观念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市场观念对家庭道德价值标准的冲击、性道德观念的变化、非道德观念对婚姻的冲击以及现代夫妻之间感情交往的弱化 ,都影响到现代家庭的裂变。道德调适是调节现代婚姻家庭关系以及家庭裂变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要求现代家庭要以爱情作为婚姻家庭的基础 ,增强婚姻家庭道德观念 ,提高夫妻平等相处的艺术和发挥法律保障婚姻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把握住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因势利导,利用语文课的优势通过正确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教育学生认识爱情的美好与崇高,懂得爱情的真谛和责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不但能使他们正确处理现阶段面临的一些感情困惑和苦恼,而且也会对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找到真正的爱情,组建家庭时获得有益的启迪和指导。一、爱情是人类最美好最纯洁的感情,它超越金钱、权势、地位等一切世俗的东西正是因为如此,《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两位男女主人公才不顾封建家族世仇的影响彼此相爱,以至最终因不能成为眷属双双…  相似文献   

16.
安妮宝贝的小说以描写爱情为主,但其早期小说中的爱情大多不指向婚姻,而是指向失败和死亡,随着生活的变化,她笔下的爱情开始指向婚姻,开始承担社会责任,这和她的生活变化有关。这种以个人际遇为文学写作推动力的写作,带有明显的青春期写作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常虹 《华章》2008,(17):137-138
<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心理是丰富细腻的,既有对丈夫和情人的自然怡情,相思之苦心理,也有畏惧人言的矛盾踌躇,情理冲突;既有担心青春易逝,渴望婚姻的心理,也有遭受遗弃后的痛苦哀怨心理.那个时代的妇女把全部热情和精力都倾注于爱情、婚姻和家庭,这表现了她们对爱情、婚姻、家庭的至爱和至真.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对爱情、婚姻、家庭领域的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爱情的本质及道德基础、婚姻家庭道德的历史性、资产阶级婚姻家庭道德的虚伪性和堕落性、共产主义社会爱情婚姻家庭关系中的道德要求、婚姻的离异及其道德要求等问题上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观点,也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爱情婚姻家庭道德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初期小说开始勇敢跨越小说的爱情写作的"禁区",并随时代变迁呈现出差异性书写,从简单抽象的概念化走向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将从封建观念与经济条件束缚同美好婚恋理想的磨合,城乡户籍制度规约下感情的两难选择,对古典式爱情婚姻的向往和追求与爱国主义情结融合以及以青年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于 《华章》2013,(13)
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虽然终身未嫁,但婚恋却是她小说创作中的一贯主题.18世纪的英国,影响婚姻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资产,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简则对婚姻有着她独特的见解:爱情是婚姻最基本的条件,但财富有时是幸福生活的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婚姻还应当门当户对.《傲慢与偏见》就是通过对几对青年的婚姻描述,表明了她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