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湘洋务教育思想是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产物。本文分析了湖湘洋务教育思想的文化基础、内涵特征以及其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湖湘洋务教育思想是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产物.本文分析了湖湘洋务教育思想的文化基础、内涵特征以及其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解析了湖湘女性文化的概念,提出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运用湖湘女性伦理文化、湖湘女性政治文化和湖湘女性教育文化的基本构想和具体案例,初步探索了女子高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性别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以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性别盲点问题引起同仁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湖湘文化影响了周敦颐,而周敦颐的思想是湖湘文化的思想基础。周敦颐的做官须先“立诚”成“圣”人的为官论影响了湖湘人的价值取向;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刚直倔蛮与善思多义是湖湘人典型性格;周敦颐大力办学兴学促进了湖湘教育的兴盛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定的教育思想总是深受一定的文化影响;在历史演进和嬗变的过程中,湖湘文化与左宗棠教育思想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湖湘文化是左宗棠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文化底蕴,并促进了其近代转变。  相似文献   

6.
湖湘红色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文化与湖湘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孕育而成的产物,蕴含着心系天下、奋发图强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新时代,湖湘红色文化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理想信念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要从将湖湘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助力学生思想引领、丰富湖湘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用好用活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在三个方面充分发挥湖湘红色文化的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仰。  相似文献   

7.
微文化的勃兴给高等学校网络思政教育带来的现实挑战,需要从事思政教育的工作者充分认识微文化网络生态和现状。湖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文化魅力、道德规范,让湖湘文化融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我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为此,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着力于如何借助微媒体,依托湖湘文化的优秀资源,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可操作路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湖湘红色文化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增强高职学生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和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有重要意义.从师资培养、红色文化数字化资源建设、校外红色基地的建立等方面,探析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魏源教育思想与湖湘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源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他响亮地提出要用经世致用思想来促进教育改革,在近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的教育思想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湖湘文化传统,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进一步弘扬了湖湘文化。  相似文献   

10.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教育源远流长,湖湘文化博大精深。纵观湖南历史,湖南教育与湖湘文化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湖湘文化的传承是湖南教育发展的文化底蕴,反过来,湖南教育的发展又是湖湘文化传承的优质载体。湖南教育催促着湖湘文化的发展,左右着湖湘文化的阴晴。湖南教育发达时,湖湘文化就兴旺;湖南教育疲软时,湖湘文化就低迷。可以这样说,在湖湘文化的形成与推广中,湖南教育当居首功,而湖湘文化的形成和演进,是沟通和认同湖湘士民心理、思想、观念与生活实践的精神纽带,对作为社会文明载体的湖南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给高校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矛盾,高校文化建设有着独特的特点和趋势。湖湘文化是历代湖湘民众在湖湘大地上所创造的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到的能力和习惯的总和,包含了湖湘物质文化、湖湘制度文化和湖湘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湖湘文化对丰富湖南高校文化教育内容,创新高校文化建设方法,实现高校文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阐述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与特点,提出湖湘文化融入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并指出湖南高校应该充分汲取湖湘文化的营养,依托三湘本土,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的传统与现实,将湖湘文化的优秀成果融入湖南高校的文化建设中,打造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于湖湘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学术继承的同时创新也不断地产生.从十余年来该领域中出现的重要观点、主要分歧和研究倾向来看,湖湘文化的学理探究、湖湘文化与湖湘人物、湖湘文化与近代中国、湖湘文化研究中出现的新倾向四大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湖湘文化与湖湘文学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湖湘文化浸淫下的湖湘文学曾经磅礴大气、灿烂辉煌的同时也对湖湘文人产生了急功近利的负面影响。湖湘文学张扬下的湖湘文化强调知行合一,体现在创作中不追求文学的形而上思考,而偏重于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氛围。但是,湖湘文化中的固守传统、封闭排外、重农轻商、自负骄矜等美中不足之处对湖湘文学的束缚值得深深反思。湖湘文化与湖湘文学与时俱进、和谐发展是新世纪历史召唤与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4.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它从深层次影响了湖湘教育思想的近代嬗变,孕育了湖南特质的人才教育思想。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湖湘人才特质之所以能够传承不绝,主要依靠湖南地区的书院教育。湖湘书院的传统精华:教育宗旨、自由自主精神和独立办学模式,可以为湖南高等教育的现代转化提供契机。涤荡于湖湘文化和书院传统下的湖南高等教育,必须在目的、内容、方法、思想等方面形成特点,才能走出一条富有湖湘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5.
徐特立是在三湘大地成长起来的一名革命家与教育家,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与教育思想莫不带有湖湘文化的烙印。徐特立不仅十分推崇和积极践行湖湘文化,而且对湖湘文化的发展与提升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湖湘文化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的特色和灵魂,必须用湖湘文化引领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湖湘文化"天人合一"思想与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内涵一脉相承;湖湘文化"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与长株潭"两型"社会的主题息息相通;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艰巨性呼唤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实干精神;湖湘文化"海纳百川"的融合精神是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的方法和途径;湖湘文化"通筹"、"扼要"相结合的全局重点论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明确了湖湘文化核心价值的内涵:磨血育人的民风传统、忧国忧民的爱国传统、经世致用的实践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论述了湖湘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分析了湖湘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路径:注重学习宣传教育、抓住课堂教育不松手、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凸显校园环境的隐形教育、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等。  相似文献   

18.
湖南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红色基因与生俱来,红色资源得天独厚。应把传承湖湘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推动“三个融入”、打造“三个平台”、构建“三个机制”,创新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全面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精神素养。  相似文献   

19.
《邢台学院学报》2020,(4):117-121
爱国主义是湖湘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湖湘爱国主义传统源自深厚的荆楚文化传统,湖湘学人志士以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为己任,在中国近现代书写了无数爱国篇章。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对于当代湖南地区文化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仍然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对当代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仍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湖湘文化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促进人民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学术研究阵地、文化传承平台,石鼓书院为湖湘文化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教育基础,并得以成为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湖湘文化形成以后,两者互生共长,呈现出双赢的历史格局.历经千年互动,历经千年沉淀,石鼓书院与湖湘文化表现出诸多共通的精神特质,如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怀,传道济民的入世情怀,自由民主、融会贯通的人文精神,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