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篇《诗词格律基础知识》,是为辅导学员学习毛主席诗词写的。目的是使学员通过对我国传统格律诗和词的艺术形式特点的概括了解,更好地理解毛主席诗词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因此,凡学习毛主席诗词需要了解的部分就详细些,无多大关系的则从略。毛主席诗词是毛主席光辉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是无产阶级文艺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的诗词,革命的政治内容与比较完美的艺术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在他的诗词中,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斗争;凝聚着一个无产阶级诗人强烈的爱憎感情,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自己对生活的评价与认识。所有这些,又是通过高超的艺术形式得以表现出来,在他的诗词中继承并发展了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手法,兼采赋、比、兴、驰骋想象和联想,创造了我国古体诗词的新高峰。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论述文艺思想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蕴舍在其中的文艺戋学内容,提出了文艺美高于生活美的科学论断.解决了艺术美与生活美的关系问题。同时将追求艺术美作为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重视艺术的审美特性。在他所创作的大量诗词作品中生动地体现着自己的审美观,是艺术美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4.
胡风文艺思想渊源于"五四革命文艺传统”和"国际革命文艺传统”.胡风对"五四”新文化精神的理解与继承是从深刻认识鲁迅的价值和意义开始的;影响胡风的"国际革命文艺传统”,则是指从世界级现实主义大师的生活经验和创作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那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胡风文艺思想的哲学文化基础,蕴含极为丰富,除马克思主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五四”启蒙学说中的生命哲学和个性主义.这使他的文艺思想与世界哲学文化思潮相打通而获得了一定的世界意义,并成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流派在东方的一个重要分支.胡风文艺思想的突出特点是艺术属性本位论和毫不妥协的审美立场;坚定的主体性观念及对于人性的辩证理解;对创作过程的独特理解与强烈的生命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诗词是十分丰富而生动的革命教材。它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艺术概括,又是马克思主义宇宙观的形象体现。它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深远的历史意义,又包含着深邃的革命哲理,有着极强的战斗性和感染力。十四五岁、十六七岁的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逐渐形成时期,毛主席诗词是他们迫切需要的、极其珍贵的政治营养。毛主席的诗歌全部采取了我国传统的诗词格律形式。但是它又和学生学习的其它旧体诗词不同,第一,它所反映的生活学生是熟悉的、亲切的,至少是不陌生的;第二,这些诗歌早经家传户诵,其中不少名篇学生已经能够背诵;第三,主席诗歌的内容博大精深,其容量  相似文献   

6.
试论苏轼诗词艺术美的构成特点王云飞苏轼作为宋代伟大的文学家,其作品是多方面的,思想是多元的,艺术特点也是丰富多样的。他诗词的豪放特色是公认的,但就其诗歌艺术形式的美学成分看是多要素的。现将其诗词特点分析如下,以就教于学仁。一、空灵朦胧之美苏轼在《饮湖...  相似文献   

7.
毛主席诗词是毛主席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诗篇所表现的无产阶级革命理想和革命精神是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学习毛泽东思想,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我们在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时候,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重新学习了毛主席的诗词。手捧起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我们更加怀念伟大的领袖;诵读这些鼓舞人心的诗章,我们激情满怀,斗志倍增。这些人类艺术史上的伟大作品,把我们带到一个无比崇高的精神境界,激励我们为实现毛主席的宏伟遗愿,为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终生。  相似文献   

8.
左玉灿 《文教资料》2011,(24):20-22
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同志在特定年代的文学结晶。它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的极高的文学造诣,并且毛泽东诗词的思想内容、语言艺术、风格特色、表现手法等都对当代诗歌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毛泽东充分地观察和艺术地把握了生活的辩证法,达到了艺术的集中,显示出高深的艺术能力。毛泽东同志娴熟自如地运用了艺术的辩证手法创作诗词,使之展现出在艺术构思、作品意境及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一毛主席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是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和詩人。毛主席前后公开发表的廿一首诗词,是无产阶级诗歌的代表作品,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是革命人民的无价之宝。它那广阔而深邃的思想内容,反映了近半世纪以来中国革命各个历史阶段的面貌和鮮明的时代精神。它那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词是富有美的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它以艺术的语言,表达精美的情思来陶冶人们美好的思想情操。诗词之艺术美,就其体性风格而言,千差万殊,而其大别,则可区为刚美和柔美两类。李清照向来被人称为“婉约之宗”,其词以柔美见胜,唯其柔美表现及独特面目若何,迄今论述已多,试略说之。  相似文献   

11.
李贺(790——816),唐代的著名诗人,他短促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我个人体会,毛主席所称赞的主要是指李贺诗歌的艺术成就.李贺诗歌在艺术上主要继承了《楚辞》、乐府歌谣的优秀传统;同时也受齐梁宫体诗绮靡风气的影响.继承《楚辞》的优良传统,是他作品艺术成就的主要部分,也是最独特精采的地方.李贺继承《楚辞》是自觉的,他说:"楞伽堆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词人方文山,其歌词在意象、意境、韵律和辞藻上继承了古典诗词的传统,又通过蒙太奇的艺术手法、"以旧换新"的题材和现代口语的叙述对古典诗词传统进行了全新的改造。他的作品拓展了传统歌词的领域,运用了创新的艺术手法,将古典诗词元素注入现代歌词,用现代的手法和思维对古典诗词传统进行了现代转化。本文旨在通过方文山歌词对古诗词传统的承传与现代转化来探讨其开拓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诗歌的生命在于它坚实的内容和鲜活的思想。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旧体诗词首先也必须是"诗",用诗歌语言抒发诗情,构建诗意。诗歌表现形式上的发展、创新必须建基于对传统的继承。同属诗歌大的类别,旧体诗词与新诗在表现社会生活与人们的思想情感方面,除去表现方式的不同之外,其余还是共性居多。因而旧体诗词与新诗不应处于对立的位置,互相排斥,而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诗词欣赏”主题班会银川二中朱宗明构思:在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一百周年诞辰到来之际,为了缅怀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我们决定举办一次主题班会。班会以毛泽东诗词为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领略毛主席诗词的史诗风采,同时对学生进行中国革命斗争史的教育。准备:1....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毛主席的诗词,就是运用和改造旧形式的光辉范例。他老人家把革命的思想内容与古典的诗词形式完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开创了奇伟瑰丽的全新意境和博大恢宏的全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诗词内容博大精深,艺术造诣极高,是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杰出典范,最能彰显毛泽东人格的力量,闪耀毛泽东智慧的火花。他的诗词始终与中国的大地、天空、山山水水融合在一起。他是勇敢的旗手,也是豪放的诗人。从他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地是毛泽东的根脉  相似文献   

17.
殷商青铜器造型艺术特色的形成不是孤立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审美与需求形成的时代艺术,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与创作经验,并对今天的造型艺术活动起着丰富的借鉴作用。研究殷商青铜器造型艺术的发展变迁过程,对研究传统艺术的形成以及今后的造型艺术演变规律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诗词中有着姿态万千的艺术形象,也有着既一以贯之又丰富多采的思想艺术风格。这种思想艺术风格,展示了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华民族历史的、战斗的风貌。研究、认识毛主席诗词思想艺术风格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是很有必要的。 对毛主席诗词的思想艺术风格,周总理作了十分精当的概括:“气魄雄伟,诗意盎然”(《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这种雄伟的气魄,盎然的诗意,正是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现代历史舞台演示的“威武雄壮的活剧”的艺术缩影。毛主席作为这一伟大史剧的导演,他的诗词中反映出来的伟力,正是深深植根于无产阶级本身的。可以说,是阶级给了领袖以力量,领袖又艺术地反映了这个有力量的阶级。这也许是毛主席诗词思想艺术风格上第一个最为突出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反映的内容是奇特的。陀氏总是热衷于揭开“小人物”的心灵隐秘;将表现人的分裂意识当作贯穿终生的创作题材;在他的小说中隐藏着一条作家寻求自我的心的轨迹。随着对心理领域的不断开拓,陀氏在表现手法方面也大胆创新。在他常用的几种表现手法中,有的将传统艺术手法直接用来表现人物心理;有的对传统艺术手法既有所继承,又有所突破;有的则纯属陀氏独创。陀氏洞悉内容与形式间的辩证关系,顺应了其作品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屈原和毛泽东是中国古代和现代两位开一代诗风,颇有影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都享受着湘楚风物的滋育,深受湘楚文化的影响.屈原<离骚>等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众多作家;毛泽东的诗词是对屈赋的继承和超越,他的<蝾恋花·答李淑一>等作品,开拓了一条用古典形式反映现代生活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