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哲学反映该解释文艺的本质特征和评论作家作品,并以此提出社会主义文艺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这是列宁文论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所显示的突出特征,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独特贡献。本文就此进行了较为深广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者解决民族殖民地问题的指南。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列宁在有关民族殖民地问题的著作中,把马克思恩格斯所提供的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基本思想发展成帝国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完备而严整的学说。在这个学说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出发点是关于区分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的思想。这个思想象一根红线一样贯穿在列宁有关民族殖民地问题的整个学说和全部著作中。  相似文献   

3.
列宁关于哲学党性原则的观点与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认真研究列宁关于哲学党性原则的观点与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论述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基本问题观,对于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列宁很重视文艺的社会作用。他对文艺问题发表过许多见解,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文艺批评,是列宁所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学习列宁文艺思想,认真研究列宁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和实践,很有教益。(一)列宁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他明确认为,公开与无产阶级相联系的包括文艺在内的写作事业,必须“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伟大的民族问题理论家。在他众多的著作中,有许多有关民族理论的论述。他系统地、全面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充实和完善了由马克思恩格斯奠基的革命的民族理论宝库。众所周知,民族是个历史范畴。如同一切事物都有发生发展乃至消亡的规律一样,民族也必然不断同化,最后趋向世界民族大联合。关于这个理论,列宁在他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都有  相似文献   

6.
文艺反映论是文艺本体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本体”原为哲学用语,其内涵为关于存在的本质或本源。文艺理论上将这一术语用于对文学本质、本源问题的论述。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关于文艺本体论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命题,也曾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之一。这里仅就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谈一点心得体会。毛泽东同志批驳了“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重复辩证唯物论创作方法的错误,就要妨害创作情绪”的论调,要求我们“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他又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  相似文献   

7.
<正> 列宁是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他一生的革命经验和理论著作,包括文学方面的方针性的理论性的论述,是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列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与此同时,也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作出了创造性的理论建树。他的被誉为“共产主义创作宣言”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就是一篇闪耀着辩证法光辉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在这篇文章中,列宁第一次公开地、毫不含糊地提出了“党的文学的原则”,同时又指出,这种同无产阶级公开联系的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理论界和理论教育界,有一个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方法,就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出发,去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和理论,以便从革命导师的有关论述中探求现实实践的理论依据,从历史的经验中寻觅指导现实生活的思想启示。比如,我们要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性和特殊规律,就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以及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论述和“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我们要研究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政策,就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共产…  相似文献   

9.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相关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形成和发展的.列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内战结束后,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在半年内从战时共产主义退却到新经济政策,并把科学社会主义与苏维埃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始探索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首先是应对余粮收集制造成的经济政治危机,转而适时征收粮食税。为储备工业品交换税后余粮,列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赎买思想,仔细分析战后国内生产能力和国际形势,酝酿工矿业对外租让制,以便直接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更为重要的是,虽然主观上力求把税后余粮与工业品的流转置于合作社组织、国家定价的实物性商品交换框架内,但列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即有组织的商品交换和自由贸易必须接收实际生活的检验,这使他能够正视客观存在的市场关系,尊重地方流转范围内的自由贸易,为市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出场奠定了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要实现共产主义、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一核心价值目标,就必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列宁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学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从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形成、发展、完善的构境层上阐释其历史逻辑;从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在国内、国际构筑的构境论中彰显实践逻辑;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构序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跨越”理论,不断革命论、民族解放论,重塑理论构式,彰显理论逻辑;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和新时代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彰显价值逻辑性。可以说,深入研究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为我们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健康平稳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的各个阶级、政党和国家都有自己的时代观。一定的时代观和对时代的判断,是制定相应的战略、策略和政策的依据。正确认识时代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尤其重要的作用。列宁是第一个将马克思主义时代理论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者,研究列宁的时代理论,对于正确认识当今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理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邓小平关于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论述第一,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邓小平说:“现在我还想提出一个新的要求,这不仅是专对新干部,对老干部也同样适用,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146页)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规律。对于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说:“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相似文献   

14.
论列宁法制思想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问题,在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守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作了许多创造性的精辟论述。列宁法制思想的核心主要包括民主与法制、经济建设与法制以及反腐败与法制等三个方面。这些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5.
记者不同于学者.不同于文学艺术工作者.但是,这绝不是说,新闻同文艺无缘.相反地,按照斯诺的看法.新闻和文学绝对不是两码事,这两者之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其中,最基本的一点是,它们都必须具有真实性.那么.新闻的真实性和文艺的真实性,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④.一、新闻和文艺的历史演变新闻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自古以来就有.它也同其他的社会意识一样,最初是在人们的物质关系和物质交往的直接推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远古时代,人类社会还没有象今天这样具有独立形态的新闻,但原始萌芽状态的新闻活动却…  相似文献   

16.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列宁在自己一生的哲学活动中,同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样,始终不渝地反对超越和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倾向,把坚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反对超越和调和这种对立的倾向,作为坚持党性原则的一个基本要求,一直指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健康发展,对于今天澄清哲学界的大是大非,仍是一盏指路的理论明灯。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灌输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灌输”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思想源流,考茨基关于“灌输”的论述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思想框架,列宁对其进行了丰富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进一步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灌输论。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开辟了广大人民求解放的道路.这是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俄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关于十月革命问题的争论不仅仅是学术之争,但它也确实反映了正确认识历史的曲折性.近年来,俄罗斯学者和民众对十月革命的看法日趋冷静和客观.  相似文献   

19.
今年四月二十二日,是列宁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在同第二国际伯恩斯坦、考茨基机会主义斗争中,坚持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作为一个理论问题肇始于西方学术界。虽因阶级和意识形态的偏见而带有一定歪曲的成分,但其代表的理论倾向是真实的。从早期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视角对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以及恢复马克思恩格斯各自思想的本来面目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