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九六九年,武威蕾台汉墓出士的一匹铜马俑,凌空飞举,神态极生动,是一件希世艺术珍品。经郭沫若先生鉴定,命名为“铜奔马”。因其三足腾空,右后足踏在一只飞鸟的背上,又有人称之为“马踏飞燕”,后来常书鸿先生说是“天马”,但未作论证。去年八月在兰州召开的敦煌学术讨论会上,兰州大学的牛龙菲同志作了新的解说,肯定铜马俑是“天马”,马蹄下踏的那只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禽——龙雀,亦即飞廉风神。《兰州报》、《光明日报》均有报导,本年一月五日《少年文史报》上唐凌同志的答读者问亦引用此说。因汉代“天马”自西北来,而铜马俑又出自武威,“天马、龙雀”之说易为人所接受,其实仍有不少问题,值得商榷。故不揣浅陋,提出下面几点看法,请识者指正。  相似文献   

2.
1969年,在甘肃武威市区出土的铜奔马俑以其雄健的英姿和所体现的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化气魄、奋发精神震惊了全世界,真如天马行空,举世瞩目。在很短时间内,它的复制、仿制品,它的摄影遍及全球,引起一切目睹者的敬仰和赞叹。在文物出土所在地及其省会兰州市内,树立一尊奔马雕塑,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之一任知初编辑: 您写的刊登于1993年第7期(历史教学》上的教材图画解释《东汉铜奔马》一文,我仔细拜读后,感觉意犹未尽,故在此再作一点补充。关于奔马右后足所踏究属何种飞鸟,在国内考古界曾展开过热烈的讨论,前些年颇为流行“马踏飞燕”与“马超龙雀”两说。1986年9月,在英国南安普敦市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考古学大会上,中国考古学家周本雄公布了他的一项研究新成果——东汉铜奔马的正确名称应当是“马踏飞隼”,从而,为这一艺  相似文献   

4.
东汉铜奔马     
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的东汉墓中出土了39匹铜马,其中以这匹足踏飞燕的奔马最为著名。此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其造型巧妙地利用了力学支点,铸造了风驰电掣的千里马形象。马作飞驰状,高昂首,尾上扬,口张作喘息状,3足腾空,右后足正巧踏在一只疾飞的燕背。那只奋飞的燕子在翱翔中突遭马蹄踏中脊背上,霎那间吃惊地回首反顾,似要看清那比它还快的庞然大物,而奔马也头稍左顾,好皋也要弄清踩着了什么东西。奔马与飞燕在这一瞬间的动作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古代的艺术家设想出如此浪漫、巧妙、引人  相似文献   

5.
急行跳远的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成绩的好坏主要由助跑速度和起跳技术决定,但良好的腾空技术和合理的落地动作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腾空是从蹬离地面开始一直到落地为止的空中运动过程,急行跳远按腾空的空中姿势的不同有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等三种。本文的目的仅就此三种腾空姿式进时力学原理分析,进而比较其优劣。  相似文献   

6.
一、紧扣说明对象,理解主旨紧扣说明对象,理解文章主旨是科学、高效阅读社科说明文最有效的手段,抓住了说明的对象,就掌握了文章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就把握了作者的观点。例如,2001年高考第17题,以下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是:A.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其名称一直众说纷纭。B.“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二名跟铜奔马造型相合,但未被采用。C.“铜奔马”一名中虽有奔马,但没有飞燕,不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瞭望》(海外版)1992年第13期《揭开天马之谜》、《甘肃日报》1992年5月3日第1版《铜奔马之谜》和《金星》1992年第5期《“马超龙雀”之谜一解》诸文,介绍了董红、白明两同志撰写武威铜奔马(即“马踏飞革”)制造者一文的情况。这篇文章虽然至今未见发表,但以上三种报刊上的文章已介绍了它的内容,即武威雷台东汉墓主张君就是《华阳国志》上的武威太守张江,铜奔马就是洛阳上西门外平乐馆中的铜飞廉和铜马,张江就是铜奔马的制造者。对此我有不同意见,现在写出来作为商榷。  相似文献   

8.
奔马     
在我书桌的台灯旁,置着一尊玲珑精致的工艺品——奔马,陶瓷质地,铜褐颜色,底座踏实稳固,周身油光锃亮。瞧那抖鬃扬蹄的气势。虬曲苍劲的尾巴,耳际似有“得得”之声滚过千里草原。就是这样一匹目视苍穹,傲然飞腾的奔马,却经年累月伴着我读书写作,似乎也在时时警醒着我,鞭策着我。这件陶瓷奔马的工艺品,是十年前一个叫马琼的学生在毕业时送给我的。她平时穿着朴素,个头矮小,成绩也一般,因而在老师和学生中是不大引人注意的。之前,我对她也并无多大印象。而马琼同学在送我“奔马“时,却口口声声感谢我对她的鼓励,并说我是她心目中最难忘的老师,…  相似文献   

9.
雕塑艺术是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 ,同时也表现了雕塑家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具有立体形象的雕塑主要是以形态姿势的表现来体现某种概括化的情感和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0.
梦境     
我开始觉得混乱,于是我抱着枕头就睡……闭上眼睛的时候,我问自己究竟要做什么,话到喉咙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我觉得胸口是大片大片的空洞。我看见金黄色的麦田中突然腾空的飞鸟,安静的  相似文献   

11.
我喜欢马,尤其是徐悲鸿笔下的马,活灵活现,气宇轩昂。那是神采飞扬、激情燃烧的马;那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马。每次看了,都能让人热血沸腾,精神为之一振。面对徐悲鸿的《奔马图》,我思潮翻滚,浮想联翩。你看那群马,有的四蹄腾空,势不可挡,大有飞龙腾空之势;有的踏着碎花,飞驰在无边的草原上,真有春风得意之态;有的腾空而起,飞跃流水淙淙的小河,恰似蛟龙出海之姿;有的想是落后了,正在奋起直追,大有英勇拼搏之概。这些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奔马展现在你眼前,真使人心旷神怡,赞叹不已。特别是奔马那颀长而又满是肌肉的四肢和像扫帚一样有力的…  相似文献   

12.
《马踏飞燕》(第十二册)是一篇看图学文,是一篇介绍珍贵文物“马踏飞燕”的说明文。教学时,要紧紧抓住“马踏飞燕”所体现的奇特的艺术想象力和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这一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铜奔马的特点,仔细观察画面,展开适当的联想或合理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铜奔马所显示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创造才能,从而  相似文献   

13.
刘启军 《成才之路》2014,(17):67-67
正在竞技体育中,跳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项目。跳远的姿势有蹲踞式跳远,挺身式跳远,走步式跳远等多种。任何一种跳远方式,它的基本技术结构是一样的,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几个环节组成。其中起跳和腾空是跳得远的主要能力,是决定跳远成绩的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跳远运动员的起跳能力和腾空能力,是训练中的重点之所在。所以学好掌握起跳和腾空技术,提高起跳和腾空能力将会对提高整个跳远成绩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学好跳远技术,训练起跳和腾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跳远运动员的腾空与落地技术对运动成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腾空、落地技术,有利于运动员助跑最后阶段的向前加速,使运动员保持高速、高重心地完成起跳,能够取得起跳和空中平衡良好的效果,有利于获得合理的落地姿势,减少落地时距离的损失,为运动员创造优异的成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由两篇看图学文和两首古诗组成。 《马踏飞燕》这篇看图学文的图画是一幅出土的铜奔马照片。全文有五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有两句,第一句说明铜奔马产生的时间和它的历史价值;第二句说明出土的时间及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名闻天下”与第  相似文献   

16.
1 马踏飞燕艺术珍品闻名天下外形奔跑原理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马踏飞燕匠心独运重心平衡造型优美卓越的创造才能这篇看图学文通过对出土文物“马踏飞燕”照片的介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能。板书紧扣图文,从铜奔马的外形特点、奔跑姿势、制作原理等内容,突出它的艺术成就。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文,观察事物,学习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重点,从而使他们感受我国古代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实验方法,对30名同学的跳远项目进行一学期的教学和训练,比较蹲踞式和挺身式两种腾空姿势对高职高专同学的成绩有何影响,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铜奔马》是中年诗人龙彼德近10年来的一部诗歌选集。在这本集子里,与其说诗人把自己追求“诗意”的心灵奉献给了读者,不如说他力图把高于现象的存在意义还给人间。这种“交还”在《铜奔马》里虽然是艰难的,却又是执着的:虽然是再现或表现性的,却又是自省或反省的。我们从中看到,这样一个生性好动的诗人,  相似文献   

19.
游白马湖     
刘辰阳 《作文》2022,(Z1):56-57
<正>常德的白马湖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走进白马湖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白马广场,广场中央有一座八骏奔腾雕塑,威猛无比。领头马前蹄腾空,好像在嘶鸣一般,霸气十足,第二匹马也不甘落后,马鬃直竖,奋力奔跑……雕塑下刻着“八骏奔腾,前程锦绣”八个大字。我恨不得骑上领头马,带领着它们跑遍白马湖。  相似文献   

20.
董红、白明两同志分别在自己撰写的论文中认为甘肃武威铜奔马的制造者是张江,而“析宰”、“金马张”、“金张”也是张江。对此本文作者旁征博引。断然否定了上述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