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课中的唱游教学,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一、律动教学是培养学生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环节。律动是身体随着音乐而进行的各种有节奏的动作。律动还能借助儿童的身体动作来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情感。“律”是音乐的弦律,“动”是动作。它可分为:“体态律动”“节奏律动”和“模仿律动”。不论是哪一种律动,在教学中首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专心听音乐,然后要求他们把歌曲唱准、唱好,再配合少量的动作。动作设计力求简单易学,活动范围不要过大,要有音乐性。如第二册教材中《小宝宝睡  相似文献   

2.
唱游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这种综合性的艺术实践活动,是孩子们在唱歌或音乐的伴奏下做律动和模仿动作、音乐游戏、歌表演、集体舞等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律动教学是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韵律的动作,调动身体各部分的感官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在当前的音乐课堂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课堂的律动教学,在课堂上加入音乐律动教学会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要想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发挥创造力,是离不开律动的。根据歌曲(乐曲)拍子创编律动的动作,以聆听为主线是律动的基础。根据歌曲(乐曲)的歌词来创编律动的动作,以感受为主是律动的特点,把音乐和身体的韵律结合起来,以互动为主是律动的目的。律动教学是一个单独的训练方法,但也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部分,它是通过全身的肢体动作诱发学生对音乐的潜在感受力,使音乐课堂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的目的。所以,律动教学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要增设唱游内容。唱游内容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和集体舞等。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均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些都不难看出,音乐游戏在音乐课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低年级的音乐游戏该怎么上呢?笔者作了以下几点思考:一、自由律动,激发学习兴趣律动就是随着旋律的节拍有规律的表演优美动作。它  相似文献   

5.
唱游是弱智学生从感性入手学习音乐的有效手段。因为唱游能使他们置身于音乐艺术之中,使他们在歌声或音乐伴奏下,做律动和模仿动作、音乐游戏、歌表演等,从而在审美的情绪体验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唱游是寓音乐教育于游戏之中的,这种教学形式比较符合弱智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弱智学生是按年龄来分班的,学习时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喜欢在唱歌课中手舞足蹈,因此唱游是他们最喜欢和最乐于接受的活动。唱游具有较强的节奏感、韵律感,弱智学生在唱游中,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处于优美的、韵律性的活动中,这样可以增强学生…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课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激发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心学,才能学得好。否则,将会“一寸不通,万丈无功”。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呢?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方法,效果较好。 一、律动激趣 律动是根据音乐的性质和节奏学生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如随音乐做拍手、踏脚、点头、摆身等动作,让音乐的节奏融合在学生身体的动作之中,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如教唱游课时,课前让学生模仿小兔的动作进入教室。课间,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随歌曲律动。教学中进行律动练习,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基本动作动作一:第一拍左脚脚跟向右斜前方上一步,同时双臂左摆。第二拍方向相反。动作二:一拍一次做后踢步,同时双臂上举一拍一次抖绸(花)。动作三:第一拍双脚原地蹦跳一次,同时双手腹前抖绸一次。第二拍双臂左摆同时右腿后吸退。第三~四拍与第一~二拍方向相反。动作四:第一拍双臂上举,同时双脚起踵。第二拍双手收  相似文献   

8.
年级:人民音乐出版社新教材第二册课时: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唱《两只小象》听听唱唱动动创创二、教学目的:认知目标:充分发挥学生音乐听觉和记忆力作用,通过听唱、模唱、欣赏等形式学会歌唱。情感目标:指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三拍子强弱规律及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操作目标:通过律动、打击乐演奏、剪贴小动物、歌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节奏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重点:三拍子的强弱感难点: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教具:多媒体课件、彩色动物图片60张、剪刀三、教学过程:(一)律动…  相似文献   

9.
明确唱游教法的目的、意义、任务;掌握唱游教法的基本特点、规律和形式;充分认识唱游教法是小学低年级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它包含着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唱游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音乐动力,达到音乐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家庭亲子皮球操共六节,每节操的动作做四个八拍。其中第一、、五节操的后两个八拍重复前两个八拍的动作。请准备两个直径约为20厘米的皮球。第二节:双手将球抱于胸前。第一个八拍的第一、二拍双手抱球,两臂前平举,第三、四拍还原,后四拍重复前四拍的动作。第二个八拍的第一、二  相似文献   

11.
唱游教学是学与玩的教学,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而设置的趣味性、综合性音乐课型。包括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集体舞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采用听、视、唱、奏、动、创等综合活动形式,提倡音乐活动的多元性,注重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一、唱游教学的指导思想与特点1、唱游教学的指导思想唱游教学的指导思想为"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它不  相似文献   

12.
动作说明:基本动作:第一拍左脚向前跨一步,第二拍右脚向前跨一步,第三拍左脚在左侧方踏地,第四拍右脚在左后方踏地,双手曲肘上举,随之左右摆动。第一遍音乐:做基本动作,扮演小老虎向前走。第二遍音乐:动作同上,但动作的节奏可任意加快或放慢,同时上身时而向前倾90°至45°,时而直立稍后仰。表现老虎趾高气扬、勇猛顽强的神态。  相似文献   

13.
以往,小学音乐大纲明确规定:低年级设“唱游”课,中年级设唱歌课,高年级设音乐课.后来,都改为唱歌课了.现在,又有将低年级的唱歌课改为“唱游”课的趋势.对于中年级可否上“唱游”课,似乎尚无人论及.我从事多年中、高年级唱歌教学,想借此篇幅浅谈一点认识.一、什么是“唱游”“唱”即教学过程中的音乐活动,“游”是对“唱”的演绎和加强.如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拍掌、跺脚、捻指、演奏、舞蹈都含有“游”的因素.它与音乐、语言、舞蹈、演奏紧密地联系,而以音乐为核心,具有丰富的“唱游”内涵.日内瓦音乐学院教授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为此,他创造了“体态律动学”.通过节奏的因素,把音乐、语言、舞蹈和表演紧密结合,学生逐渐掌握音乐和表演的即兴性,并带有自己的创造性.这种“律动”就包含“游”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音乐学科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唱游课是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而设置的一门新型的音乐课程。它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提倡艺术形式的多元化,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目的,以...  相似文献   

15.
杨晓春 《天津教育》2022,(16):68-70
<正>培智学校要求,唱游与律动课通过音乐实践,让学生感受、发现音乐艺术的魅力,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获得基本的音乐能力,提高学生听觉、认知、语言、动作、沟通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了解音乐与活动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实现唱游与律动课程在育人过程中的教育和康复功能,达到愉悦身心、发展智能、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目的。唱游与律动课以教育学、心理学、音乐美学为基础,将“感受与欣赏“”演唱”“音乐游戏“”律动”结合,让培智学生在唱唱跳跳的活动中感受音乐的美,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变得活泼开朗,  相似文献   

16.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心智各方面都不太成熟,需要通过音乐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为了实现音乐教学的最大价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律动教学模式,将音乐学习与身体动作结合起来,通过富有韵律的肢体动作去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17.
小格桑     
基本动作一、抬踏步:第一拍左脚原地跳起,右脚自然向前吸起。第二拍右脚踏地。第三、四拍换脚做。双手从左经上至右划一圈。二、换脚点地步:第一、二拍左脚微屈膝,右脚跟于左脚前点地,上身向右稍前倾,左手在头上,手心向前,右手在身旁,手心向下。第三、四拍右脚踏地成正步,双腿伸直,双手下垂。三、踏踢步:第一拍踏右脚,双手摆到身前。第二拍踏左  相似文献   

18.
“唱游”教学例谈王元运(永丰县潭城中心小学)国家教委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指出:“小学低年级的音乐包括唱游,一年级的唱游可以多安排一些课时。”乍听唱游,似乎有些陌生。何谓“唱游”?顾名思义,就是唱歌加游戏,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集体舞,即...  相似文献   

19.
“形意模仿教学”是综合节奏训练、练功、唱游以及音乐欣赏等,并将其融为一体的音乐教学法。例如:在教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音乐课本中《划小船》一课时,首先我根据《划小船》的歌曲内容,设计出律动(划船的动作),课堂上学生看见我边唱边做划船的动作(由于低年级学生的个性具有好功、活跃的特点),自发地对我的动作和声音模仿了起来。通过学生对“划船”形态的模仿,很自然就将学生带入划船的情景中。从而感受到了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低段唱游课,是学生体验、表现、接受音乐的最佳形式,也是陶冶学生性情、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手段。成功的唱游课教学,往往具有以下艺术特点:一、以情感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来源于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表现。在唱游课教学中,音乐教师要特别注重一个"情"字,范唱要娓娓动听、声情并茂,充分体现出歌曲的艺术韵味;律动示范要使动作、面容、眼神饱含激情,充分体现出舞蹈动作特有的情感力度;要以忘我的投入力求声、形、情俱佳,做到以情感人,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其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之中。二、以德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