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看到贵刊《2000年第1期<新闻三昧>读者意见调查表》后,我不由得产生了想与《新闻三昧》交流并向《新闻三昧》问好的想法及念头。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我为《新闻三昧》这种做法叫好!《新闻三昧》从栏目设置到文章内容,都办得很好。总的来看,它内容丰富、新鲜、活泼,时效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2.
从一个业余通讯员到一名专职记者,这是我从去年5月正式结识《新闻三昧》后走过的路。我要首先向《新闻三昧》道声“谢谢”。去年5月以前,我对自己的出路和新闻爱好产生困惑。是《新闻三昧》刊登的通讯员成才故事感染了我,我把自己的心声、体会写成文后寄给《新闻三昧》。刊发后,我有一种游子找到家的感觉。工作上的不快、人生中的失意随风而逝。在《新闻三昧》老师的扶植下,我先后在该刊发表文章15篇,其中《基层通讯困境面面观》还荣获该刊1999年度  相似文献   

3.
我是从2001年开始订阅《新闻三昧》的,作为《新闻三昧》一名新读者。我为贵刊这样开门办刊、请读者参与办刊的作风感到由衷的高兴。下面,我仅就办好这份广大新闻工作者和爱好者(通讯员)最喜爱的刊物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您好!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机关工作之后,结识了《新闻三昧》杂志。初次见面,感觉良好!但有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向他人请教也无结果,遂贸然写信,请教贵刊,望予指点,谢谢!我的问题是:“三昧”来源何处?“三昧”与“三味”有何区别?“新闻三昧”这个刊名有什么寓意?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新闻爱好者》编辑部: 首先感谢贵刊。经过一年的接触,我深感受益匪浅。因为工作需要,经常看到一些报刊,但给我印象深刻,让我置于枕边案头的就只有贵刊和《新闻三昧》了。 我经常仔细研读《业务研究》专栏,这不仅是工作所需,更是因为这个栏目确实像个大课堂。这一年来,近 50篇文章,让我有找到了名师的感觉。我还浏览《通讯员园地》栏目,在这个栏目中,可以看到许多孜孜以求的基层通讯员的酸甜苦辣,许多文章如感同身受。不知贵刊是否聘请山东的通讯员,我愿参与交流。鉴于对贵刊的一些零碎认识,我还想给贵刊提点小建议。我报 20…  相似文献   

6.
《新闻三昧》编辑:收到第四期杂志,认真填了“读者调查问卷”以后,觉得还有一些话没说完。贵刊作为一份业务刊物,我觉得首先应是为《工人日报》服务的业务刊物。通过阅读贵刊我感到,其栏目设置还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点。《工人日报》作为全国第二大报,发行量高达百万之巨,在这些订户中,  相似文献   

7.
在辞旧迎新之际,我想借贵刊一角,谈谈我与《新闻三昧》十年的深情,以表笔者对它的一番感激之情。当然也感谢编辑教师为我们办了这么一本好杂志,且越办越好。生活中的“朋友”。我是199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新闻三昧》相识的,读文科又喜好文字的我一下子跟《新闻三昧》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我们再没有分离过。我视它为“老师”,更把它当作生活中最亲密的“朋友”。尽管这十年来我搬了好几  相似文献   

8.
赵金萍 《新闻三昧》2008,(12):36-37
常读《新闻三昧》,刊物中多有脍炙人口之作,反复阅读,获益甚丰。但终不知新闻三昧指的是哪“三昧”,只知道《西游记》中有个红孩儿持有三昧真火,烧的孙大圣无法招架。新闻三昧也许指的是新闻真谛吧!我也想谈谈对新闻三昧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我是企业报的一名总编辑,也称得上是一位老报人,由于工作的需要,多年来,我手头一直订有十几份省和中央的新闻理论刊物,但我最喜爱读而且获益最多的还是《新闻三昧》。因此。从1984年《新闻三昧》创刊以来,每年我都要装订成册,直到1996年底,在我的书柜里保存着一套完整无缺的《新闻三昧》。今年,我退休后,仍然订阅了一份《新闻三昧》。从我办报多年的实践中,我深深感到《新闻三昧》是办得最好的一份新闻理论刊物。《新闻三昧》好就好在指导性很  相似文献   

10.
我的心声     
《新闻记者》杂志上的许多文章贴近实际 ,有可读性。因此 ,我甘愿自费订阅《新闻记者》。出于对贵刊的喜爱 ,一吐我的心声。心声之一 :是否能搞一些读者调查和信息反馈活动 ,把读者对杂志的意见和要求及时转至编辑部 ,以推动杂志质量再上新台阶。心声之二 :是否能进一步打造名牌栏目 ,对在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进行评奖 ,这样不但有益于提高杂志的亲和力 ,而且有利于扩大杂志的影响。心声之三 :望能推出一些文章 ,让读者了解新闻形成的操作过程我的心声@沈哲文  相似文献   

11.
《农垦日报》为通讯员订阅《新闻三昧》黑龙江《农垦日报》今年上半年又增订100份《新闻三昧》,用以奖励优秀通讯员。据调查,《新闻三昧》在《农垦日报》的通讯员中有较好的信誉,所以,这一举措深得通讯员的拥护。现在通讯员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一些好新闻、好报道也不断在各级报纸上出现。《平顶山矿工报》连续三年订阅《新闻三昧》超300份河南《平顶山矿工报》今年订阅《新闻三昧》达34l份,这是该  相似文献   

12.
首先,我代表报社分党组和编委会向参加这次会议的各位《新闻三昧》特邀编委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新闻三昧》的大力支持!《新闻三昧》今天在企业报中能有较大的影响,是与在座编委们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的,正是由于你们的支持,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办好《新闻三昧》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提点意见     
《新闻三昧》编辑部:你们好!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收到2001年第二期《新闻三昧》后,一口气读完了,获益匪浅。特别是看了38页崔玉滨先生的获奖漫画《内部表决》非常赞赏。不愧为获奖作品,构思独特、巧妙,内涵深远,令人拍案叫绝!不作太多的脸部渲染,正如崔先生所说的,还可让某些人物自己对号入座。细细看来,发现有些美中不足。时“题眼”袖口的描绘,我提点儿不成熟的意见:袖口里的四只手中,有三只骨节粗大,皮肤黝黑,老茧丛  相似文献   

14.
我在2001年幕四期上看到《读者调查问卷》后,立即将自我感受照实填写后寄给贵刊。这本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可出乎意料的是,我竟然收到贵刊所赠2000年《新闻三昧》合订本;之后,又在杂志第七期上看到我被评为“热心读者”的消息,这既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的厚爱。  相似文献   

15.
我给新闻刊物写稿,以《新闻三昧》最早。起初是由于报社一位老师的推荐,我手头有了一本《新闻三昧》。至于《新闻三昧》编辑部里的人,我是一个也不认识。我边学边写,尝试着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整理成文字,投给《新闻三昧》。在等待了半年多时间、数十次投稿之后,我的文章终于变成了铅字。当然,在这些被发表的铅字中,有好多是经过编辑老师给修改过的。兴奋之余,我将发表过的文章与原稿进行对照,看编辑老师是如何给修改的,以便从中汲取营养,然后再进行总结。之后再写稿,再投稿,用稿率慢慢地也就提高了。  相似文献   

16.
今年元月20日,我高兴地站上了“好新闻”领奖台。我写的《宾川儿童情意深》被铁道部第五工程局《铁道开发报》评为“机筑杯新闻大赛”好新闻三等奖。说起来这还是《新闻三昧》的功劳哩!请允许我说一声,感谢您,《新闻三昧》。去年三月初,我收到了我们宣传部订的《新闻三昧》之后,便向往常一样先翻阅“新闻夜大”专栏,一篇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矿工,也是一名基层通讯员,每当接到许多报章杂志时,首先拿起的是由《工人日报》主办的《新闻三昧》,为什么呢?因为,她是我写作的启蒙老师。笔者初次写稿,不得要领。一位搞宣传工作的好友赠给我一本《新闻三昧》,内中栏目既有《采访生活》、《编读往来》、《传媒天地》,还有《新闻内幕》、《业务研究》、《充电乐园》……新颖别致、丰富多彩,文章给人以启示,且各具特色。打学了《三昧》以后,她教给我写稿的基本常识,帮助我提高了写稿的能力,使我在几次参加征文活动中得奖。之后,我试着写了《从喜宴上抓出新闻来》被《新闻三昧》采用。从此,我按期收到这份刊物后,就像老师来到我身  相似文献   

18.
做为一名业余撰稿人,我很爱看《新闻三昧》。这本刊物对新闻写作爱好者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有些文章读了就能在采访中加以应用,故贵刊深受大家好评。在此我也想提点建议,《新闻三昧》应进一步在编校方面严加把关,杜绝一些不该出现的差错。试举例如下:①第5期第19页左倒数第6行“马止”应为“马上”,右倒数第15行“回签”应为“回答”;②第6期目录专栏“采方生活”应为“采访生活”;③第7期5页上左第一自然段第三行“毛泽同志”当为“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19.
我看《工人日报》2000年7月1日第四版,有首题为《镰刀斧头的辉煌》的诗,该诗中将“锤头”误为“斧头”。于是,我即写一意见寄给《新闻三昧》。不几天,该刊编辑即打长途电话给我说:“你的意见正确,表示谢谢!欢迎多提意见,帮助办好《工人日报》……”随后在当年第9期刊出我的意见,题为《是“锤头”而非“斧头”》。《新闻三昧》上辟有一栏目名为《三昧书屋》。我认为“三昧书屋”应为“三味书屋”才正确。因为“三  相似文献   

20.
深深的感谢     
我是《新闻三昧》的忠实读者,也是《新闻三昧》的老订户。每期杂志从遥远的北京邮到我们贵州山区,送到我的手里,常常是一个晚上一字不漏地把它看完。然后再挑选对我业余爬格子有指导、帮助的文章琢磨细看,以求增长知识和学习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每年下来,我又把每月一份的《新闻三昧》整整齐齐地装订成册,配上漂亮的封面保存起来。茶余饭后常拿出来翻看揣摩,几年下来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