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成就报道是“政绩新闻”,反映较多的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得意之作”,也是地方党委、政府稳定人心、鼓舞斗志的“稳心之作”和“鼓劲之作”,所以一直是新闻媒体的“规定动作”。作为以服务民生、服务读者为己任的晚报类报纸,如何在成就报道中既让政府满意,又让读者满意,确立成就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亲性、可信陛,做到既能“顶天”又能“立地”,是各家晚报类报纸需要认真探索、研究的重要题目。  相似文献   

2.
程波 《视听纵横》2007,(3):58-59
对于中国的电视媒体来说,成就报道始终占据着联播类新闻节目的重要版面,做好成就报道既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也主流电视媒体喉舌功能的重要体现。今年各省的党代会和党的十七大将相继召开,创新成就报道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翻开地市级党报,我们会发现,版面上每天都有大量的当地时政类报道。它是报纸内容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版面上占据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和相当的容量。但是,无论是读者,还是报人,大家共同的感受是,时下的时政报道十分枯燥乏味,成为读者和报纸的共同负担。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它不单单是浪费了大量的纸张和新闻工作者的劳动,更重要的是影响传播效果,使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4.
不少地市党报虽然在成就性报道上投入了精兵强将,花费了很大精力,拿出重要的版面,但是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或是做了无用功,甚至给大众以“吹牛”的印象。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因为一味地强调了成就性报道的“宏观”视角和“大跨度”,而缺失了新闻事实;读者看到的成就性报道,多的是材料味极重的总结性叙述,  相似文献   

5.
过去我们搞成就报道,通常的做法是把几年来的工作,或分成几条战线,或分成几个领域,或是按照地域划分,站到一定的高度,围绕一个主题,组成一个系列,从不同的侧面写出数篇洋洋洒洒、气势恢弘的文章,报纸一登,随后换来一大堆各级领导的批示和表扬,最后落了个满堂红。那么,我们的报道读者到底爱不爱看、报道的成就老百姓认可不认可,换句话说,就是宣传效果起到了没有,这些问题常常被忽略。成就报道只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同,才能起到鼓舞士气、增强信心的作用,才能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效果。如果老百姓认为媒体的成就宣传与他们的实际感受差距较大,那么,我们的报道就会起一定的副作用,使读者产生逆反心理。如何进一步增强读者对成就报道的信任度和认同感呢?一、成就报道要遵循新闻规律,坚持用事实说话。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只有讲真话的报道才是最有说服力的。与写事件新闻不一样,成就报道常常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过去一个时期或者几年来的工作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写出发展,写出进步,进而达到鼓舞士气、树立信心的目的。搞成就报道通常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那么,在取材时态度一定要严肃认真,仔细甄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抽出其筋骨,否则,由此写出的报道就会失真,就...  相似文献   

6.
屠悦 《新闻传播》2009,(12):103-103
讣闻报道作为美国一种常见的报道体裁.深受读者喜爱,同时也是一种运作相对比较成熟的报道形式,在报纸版面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事实上,早在19世纪初美国报纸就已经形成了讣闻报道的传统.目前大多数区域性和全国性的综合性报纸一般每天都会有一到两个报道已故人物的版面.而且往往安排在A叠或B叠这样较重要的新闻版中刊出,如《纽约时报》的讣闻版就放在最为重要的A叠20版左右。  相似文献   

7.
娱乐报道,现在越来越成为各家报纸吸引读者的重要版面,一次再次的改版扩版,纯文学副刊不断缩减,娱乐版面却还有日渐增加之势。有的报纸甚至加办娱乐周刊。北京、上海、广州这些报业特别发达的大都市报纸,面向大众探寻市场化的道路,均把增大娱乐新闻的报道量作为吸引读者、扩大发行量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等娱乐新闻版面都在 2— 3个版面,这应该说是报纸走市场化道路改革中的新尝试。然而纵观时下有些报纸的娱乐新闻,明星绯闻满版飞,低俗调…  相似文献   

8.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传统报纸特别是各级党报来说,由于自身承载着极其多的会议报道任务,通过改进会议报道,让读者喜欢会议新闻,让会议上不是新闻的东西从报纸版面上消失,把真正的新闻呈现在读者面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经济尚不发达而急于前行的国家里,成就是人们关心的报道热点,成就报道是新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意义非同一般。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成就报道在整个新闻报道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国内的读者、听  相似文献   

10.
新华社作为党的耳目喉舌,成就报道每年甚至每天都在做。成就报道的好坏,是检验我们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标准。《建设小康谱新篇——评述中国发展十大跨越(上)》、《建设小康谱新篇——感受百姓生活十大变迁(下)》,作为新华社迎接十六大报道的开篇之作,揭示了13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9月15日播发后,稿件不但覆盖了40多家省级以上的报纸版面,而且占领了十几家省级以上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时段。  相似文献   

11.
章顺湖 《军事记者》2007,(11):17-17
成就性报道是党报正面宣传的重要内容,要使这类报道真正为读者所喜闻乐见,就必须以报道视角的多元化、灵活化,争取成就性报道宣传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的报纸版面中,财经新闻报道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财经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渗透进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该怎样抓住财经新闻报道的要素,让报道更鲜活、更贴近,更被挑剔的读者认可,进而影响或指导他们的经济行为呢?《哈尔滨日报·新  相似文献   

13.
时事报道是地方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读者认识中国、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但随着社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第四媒体”——网络新闻对报纸形成了有力的挑战,对时事报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何提高时事的可读性,让读者愿意看,喜欢看,这可是摆在时事编辑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代的变化,报纸自身的局限,都需要我们在为读者选择信息时,不仅要强调可读性,而且要具有易读性、必读性,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里,有限的版面上,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和老百姓关心的热点新闻。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党的喉舌,党报理所当然地要对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措施及其效果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成就报道,包括阶段性成果、全局性成果等,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党报贯穿于始终的。在当今报业竞争激烈、报纸日益强调新闻性的情况下,党报对成就报道的报道方式也逐步采取遵循新闻规律的做法,力争使党委政府所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通过可亲可近的形式而为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15.
一2000年是我国胜利完成“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刚刚过去的5年里,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新闻工作者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报道“九五”成就,总结成功经验,对于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9、10月份,人民日报以及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主要报纸集中报道了“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由于各家报纸的读者对象不同,围绕成就展开的“九五”报道异彩纷呈。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九五”成就报道大气凝重:评论员文章《伟大的…  相似文献   

16.
成就报道历来为媒体所重视。每逢重大节庆或年终岁尾,成就报道都是极为重要的战役性任务。 《解放军报》在组织“九五”成就的战役性报道中,确立了“突出主线,贴近读者”的报道思路,形成了“一点带两面”的报道方式。“一点”是把“从‘九五’成就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超领导能力”作为重点,在要闻版上连续组织了10篇述评;“两面”是从两个方面在贴近读者上做文章,一是从军报特点出发,在一版  相似文献   

17.
美国报纸讣闻报道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珍 《今传媒》2006,(6):25-26
讣闻报道在西方是报纸的重要内容,报社和读者都十分重视讣闻版。《纽约时报》老记者理查德的《报纸档案》一书中说:“讣闻报道是《纽约时报》最重要的报道内容之一,公众对这类报道有着非同寻常的兴趣。因此编辑们对此高度重视,有时连发行人也会亲自过问。讣闻报道的写作,或长或短,实际上都是对死者生平及形象的描述,它们所组成的版面往往是《纽约时报》中最引人入胜的版面。”①美国讣闻报道不仅受到极大重视,也随着美国社会和美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既有重要人物也有普通人的故事,从报道对象范…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01,(3):48-48
2000年,本报四川工人日报把"维权"作为本报的特色,作为全报社上上下下的重要工作和关注的焦点,加大了报道力度。通过不懈努力,本报的"维权"报道逐步深入,"维权"领域逐渐拓展,"维权"报道工作日趋规范。在维护职工和工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同时,报纸质量得到了提高,报纸在读者中的影响日益扩大。以"维权"报道抢占市场,以"维权"报道求得发展──这是我们从报业竞争的现状,以及本报作为省总机关报的性质,也是从我们近几年来的"维权"报道实践中得到的一个重要启迪,也是本报提高报纸质量的一个突破口。加大"维权"报道力度,加强"维权"报…  相似文献   

19.
成就报道,一直是党报新闻报道的主旋律和重头戏。综观近年的成就报道,存在着偏重宏大叙事与深入人心不够的矛盾、语言“高端大气”与事实“细节不足”的矛盾、宏观“站位很高”与新闻“贴近性不强”的矛盾。如何让成就报道这种“硬”新闻变“软”,增加对读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成就报道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经贸合作的日益扩大,国内读者也越来越迫切地希望了解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满足读者对国际时事的需求,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报纸开始加大了国际时事报道的比重。这是笔者去年在新华社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地方报时事报道年会上得到的突出印象。要搞好国际时事报道,首要条件是给国际时事提供较多的版面。对此,地方报的老总们在考虑整张报纸的版面设置时,应予以充分重视。没有适当的版面,再多再好的国际新闻没有地方登,时事编辑们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种情况也正是目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