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内涵是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产品品牌与消费者长期密切的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广告传播和产品营销的目的。整合营销传播旨在通过信息流通,调动最广泛的受众群体关注媒体传播、产生需求欲望、最终促进视听,其实质是将产品由“硬卖”转变为诱导式的“软卖”。这里的关键词是“整合”,即强调媒体将可资利用的各种营销传播方  相似文献   

2.
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简称IMC,它是由美国学者唐·舒尔茨于1993年提出的一个理念。唐·舒尔茨强调整合营销是“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模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  相似文献   

3.
周嘉琳 《新闻世界》2013,(1):100-102
本文分别以5W模式和AIDA模式对互联网时代品牌传播以及消费者反应阶段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基于AIDA模式的消费者反应阶段模式,强调互联网中消费者主动进行信息整合、信息获取以及信息传出的过程,同时在消费者行为产生之后,多了反馈这一环节,反馈内容会成为信息参与到其他消费者的反应过程中。除此之外,消费者还会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再判断,重新进入注意或兴趣阶段。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问卷调查,笔者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并且分析了消费者对于互联网品牌信息的行为与态度,由此提出,互联网中品牌传播应注意整合营销、口碑营销以及精准营销,针对消费者反应的各个阶段进行互动、精准、整合营销的品牌传播。  相似文献   

4.
陈慧谦  薛可 《新闻世界》2014,(1):106-108
整合营销传播从战略和执行、评估的层面将不同的品牌接触点整合起来。但是之前的研究一般侧重于企业与消费者沟通所产生的品牌互动,而比较少关注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品牌接触。本文对是什么影响消费者信息的分享展开分析,试图将口碑营销纳入到整合营销传播的计划、执行与评估中。  相似文献   

5.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于上世纪90年代起源于美国,主张把企业的一切营销与传播活动,如广告、促销、公关、包装、产品开发等进行一元化的整合重组,让消费者从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对某品牌的一致信息,以增强品牌诉求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张玉蓉 《东南传播》2014,(12):64-65
电视节目作为一特殊的产品,要长久地抓住观众,也需要制定一整套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将一切与节目相关的活动一元化,包括节目的品牌打造、广告宣传、微博互动,以及品牌延伸,向观众传递一种"声音",并在建立观众心中相对稳定、统一的印象的过程。本文从媒介本身而言,以《爸爸去哪儿》为例,探讨媒介产品整合营销的媒介策略,从而得出媒介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李诗乐 《新闻世界》2014,(9):190-192
在整合营销时代,如何有效利用微博进行品牌传播成为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当面对不熟识或不知道的品牌信息时,消费者微博使用动机与其品牌学习动机、行为间存在不同程度相关关系,并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本文还针对不同微博使用动机的用户群,提出了相应的品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8.
整合营销传播力求把企业的营销活动,如媒体、促销、公关、直销、品牌设计、包装、产品开发等工作进行整合重组,让消费者能从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对企业品牌的同一信息,传递同一种声音以增强品牌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李翔 《青年记者》2016,(15):99-100
上世纪9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提倡将品牌原本多元化和分散性的营销传播方式,如广告、公共关系、促销、直销、CI、包装等进行一元化整合,使品牌关系利益人在不同的接触点获得一致的品牌信息,加深对品牌形象的整体化认知。因此,整合营销传播也可看作整合接触点传播,所有能对品牌关系利益人进行品牌信息传播的营销传播方式都可称为接触点。会展作为一种有组织的、在特定主题化时空下的营销传播方式,也是品牌非常重要的接触点,该接触点承载着大量的品牌信息,是消费者和供应商、采购商、经销商等其他品牌关系利益人进行购买或者合作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高校整合品牌传播的基本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时代高校客户有了信息传播的自主权,高校整合品牌传播如何更新思路?笔者借鉴整合营销传播的方法提出了五个基本步骤:识别高校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的目标;评估学生、潜在学生、关系利益人;规划整合营销传播的信息以及激励;分别研究短期、长期的投资回报率;IMC方案执行后的小结与持续规划。  相似文献   

11.
建构非遗品牌不仅能发挥非遗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的经济效益,更能促进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以黔东南雷山为例,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角度分析乡村非遗品牌构建的策略。在整合所有非遗资源,初步树立品牌形象的基础上,雷山通过加强品牌叙事、联通与整合传播渠道、场景造势来推动消费者与品牌建立良好关系。值得注意的是,雷山乡村非遗品牌的持续发展还应关注非遗产品的开发层次性、拓宽品牌叙事空间、提升品牌叙事能力、强化品牌营销策划。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营销传播是以物为中心 ,而整合营销传播是以人为中心 ,作为整合营销传播重要环节的广告也不例外。广告传播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从消费者开始 ,然后再回到品牌。本文通过对大量广告案例的剖析 ,说明了广告创意中的人文关怀元素对实现良好说服效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如何产生别出心裁的、能够"吸引"受众眼球的、契合企业品牌的、能与产品销量挂钩的传播策划,是广告主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新技术的变革带来了基于网络的整合营销的蓬勃发展,消费者生活形态出现的移动性和多样化,也导致  相似文献   

14.
将整合营销传播的战略管理理念、文化与品牌的特质以及传播活动,进行系统规划有机结合,通过整合沟通,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山东卫视特有的功能和品牌感情价值,形成综合的良好认同感受和忠诚,是山东卫视品牌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以健身场馆为核心平台,确立一个整合营销传播的架构,将营销目标或广告目的归拢在这个体系中,作整体的运作考量与执行。行销障碍1.如何解决品牌认知失调与产品知晓度不足的问题?妮维雅虽是国际知名品牌,但其旗下产品众多,本产品是一个新的功能性品类,与以往消费者对其专  相似文献   

16.
整合营销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悦 《新闻世界》2012,(5):198-199
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是一种营销传播策划的概念,简称IMC,兴起于商品经济发达的美国,它是一种实战性极强的操作性理论。其意义是企业以消费者为导向,通过多种传播渠道以及手段为企业传达统一的、一致的信息,从而使目标群体对企业有一个清晰的、一致的认识。而IMC所定义的目标群体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包括与企业所有相关的利益协同者。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营销传播是以商品——物为中心,而整合营销传播则以人为中心。作为整合营销传播重要环节的广告,当然也要“以人为中心”,从消费者开始,然后再回到品牌。人情、人性与人文关怀以人为中心,就广告而言,就是在创意与表现中以人为本,要求创意人员发现消费者的需求: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从而在商品与人(消费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就是说广告要充满温暖人心的人情、人性和人文关怀,富于心理冲击力,令人产生共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以“物-商品”为中心的缺乏人情、人性与人文关怀的广告几乎“俯拾皆是”。  相似文献   

18.
(一)绿色营销组合提升传播效果绿色营销概念初见于肯.华特(2004)的著作之中,它以环境保护作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共同追求:产品以爱护环境为终极目的,并且反映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责任伦理,追求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并为下一代的生活环境而负责。营销讲求企业与消费者沟通,以整合营销传播进行有效的绿色营销组合,通过媒体传递绿色信息,结合各种传播方式,包括广告、与客户直接沟通、促销、公关等等,提升企业的整体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由美国学者丹·E·舒尔茨教授等在其<整合营销传播>一书中首次提出并作了定义:"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业务战略过程,它是指制定、优化、执行并评价协调的、可测度的、有说服力的品牌传播计划,这些活动的受众包括消费者、顾客、潜在顾客、内部和外部受众及其他目标."根据这一理论,本文将着重分析信息化技术作用于报纸与读者的沟通环节(communication)所激生的营销手段.作为营销方的报社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对读者进行深入了解,并在营销过程中更加注重读者的反应,尽可能多的掌握有关读者的信息,获得有效的回应.  相似文献   

20.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就是利用整合营销策略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传播统一、双向沟通,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从而达到1+1>2的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