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知道吗?     
正元素周期表有尽头吗?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原子。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元素按照与原子核内质子数相等的"原子序数"加以区别。1869年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把当时已知的60多种元素按照质量和化学性质排出顺序,这便是最早的元素周期表。他还在元素周期表上给尚未发现的元素留出了空白。随后,科学家们不断发现新元素,元素周期表的空白不  相似文献   

2.
难解的疑团原子好比万花筒,里面变化多端,其中一种变化叫做β衰变,意思是从某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自动地抛射出β(貝搭)粒子后,轉变为別的元素的原子核。这种β粒子也就是电子或正电子(带正电荷的电子)。原子核里主要是质子和中子,沒有电子和正电子,那么β粒子是怎么出来的呢?原来,中子可以轉化为带正电荷的质子,并放出电子。质子可以轉化为不带电荷的中子,并放出正电子。这种自动轉化就叫衰变,衰变式子写出如下:中子→质子+电子  相似文献   

3.
广阔无边的多元宇宙几乎所有的物理学家都承认量子理论的合理性。量子理论认为构成现实世界的基本物质,如质子,电子,以及其它的亚原子粒子都是无形的。这些粒子的运动既像粒子又像波,它们从虚无中来,又消失在虚无里。物理学家们甚至试图远程搬运原子,也就是不经过直接接  相似文献   

4.
自从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以来,不断地有新元素被发现,然后被填充到元素周期表中,如果能找到最新的元素周期表,我们会看到新元素已经排到了第118号,这个新元素叫Uuo。1998年6月7日,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LBL)正式向外公开发表,成功地制成原子序号为118和116的人工元素。LBL的研究小组采用质量数为208的铅作为靶,将质量数为86的氪加速对铅靶进行碰撞,首先产生第118号元素,在不足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内,放出质子和中子各2个,形成第116号元素。在历经11天的实…  相似文献   

5.
八十多年以前,人们对于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元素,已经知道了五、六十种。但是,对于这些元素彼此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还有那些没有被发现的元素,就不很了解了。化学家们纷纷在寻找着新的元素。1875年,一位法国化学家布阿保特朗利用光谱分析的方法,发现了一种新  相似文献   

6.
合成化学家像堆积木的儿童,在实验室中创造出许多形状奇特的分子。这些“人造分子”往往有重要的、特殊的化学性质可以被化学家们利用。就理论的观点看,各种异常构造也是对化学键结的一种考验,使人们能对化学键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合成化学家们常以和“人造分子”形状相似的物体来  相似文献   

7.
谢培智 《百科知识》2000,(12):16-17
氢是最简单的元素,其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而且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元素。太阳系的大多数星球都是由氢构成的,按质量计,氢约占太阳系所有星球(太阳除外)总质量的90%以上,其中大约一半是以金属氢的形态存在,可以说太阳系  相似文献   

8.
《大众科技》2008,(10):8-8
美国波士顿学院化学家利用两种资源丰富且相当廉价的元素,成功地制出了扁平的四边形纳米网。他们表示,用纳米级导线生成的柔性网表面积的增大,对改善导线网在电子和能源方面的应用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最空的和最重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在核的周围环绕着的电子构成的:各种元素的原子核含有一定数量的微粒。在所有各种原子中,最简单的是氢原子。在氢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同时原子核里面只有一个微粒。这个微粒便是质子。在氢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围绕着原子核旋转的是电子。一个氢原子的直径大约是0.000,000,01厘米。这就是说:一亿个氢原子排  相似文献   

10.
美国波士顿学院化学家利用两种资源丰富且相当廉价的元素,成功地制出了扁平的四边形纳米网.他们表示,用纳米级导线生成的柔性网表面积的增大,对改善导线网在电子和能源方面的应用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宇宙中的正、负电荷数量居然不一样多。电在世界上几乎无处不在,我们刚开始接触物理的时候就学过,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这些电来自于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质子带正电,而电子带负电。原子中质子所带正电荷和电子的负电荷是相互抵消的,所以一般物体整体上不显电性。但摩擦之后,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跑到另一个物体,使得两者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相似文献   

12.
人类利用原子能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原子核中包藏着质子和中子。长期以来人们把质子看成是一种象电子那样的不可分的基本粒子。直到1964年,美国科学家盖尔漫提出夸克模型,认为质子是由3个夸克所组成。5年后,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的科学家,利用其3公里长的加速器所发出的高能电子,轰击质子靶,结果发现质子确实如盖尔曼  相似文献   

13.
正碘虽然属于非金属元素,但却闪耀着金属般的光芒;它虽然是固态物质,但却又很容易升华……碘的这些特殊性使其具有多种用途。人体必需的"智慧元素"碘元素是由法国化学家库尔特瓦发现的,后来由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将其命名为"碘"。碘的希腊文原意为"紫色",正好与其特征的颜色相吻合。碘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是比较少的,而且分布很不均匀,主要存在于海水、碘矿、地下卤水和油田卤水中,某些海藻可以从周围环境中富集大量的碘。最早是从海藻灰中提取碘的,后来还从硝石以及地下卤水中提  相似文献   

14.
早在1791年,英国化学家格雷戈尔就发现了钛,然而提取单质的钛却屡遭失败。因为钛在高温下会变得十分活泼,在提炼的过程中会和空气中的氧、氮、碳等元素发生反应,直到1910年美国化学家亨特才第一次提炼出纯度达99.9%的金属钛。而钛金属易于与其他元素结合并“紧紧抱住”的特性,也使钛合金具有了异常稳定的特质。  相似文献   

15.
麦堆不论由多少麦粒组成,都是麦子;铝不论由多少铝原子组成,它都是金属铝;一种元素不论由多少原子组成,它都是那种元素,不会变成别的元素;化学家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然而,化学家大错特错了。  相似文献   

16.
植物趣闻     
会放火的花 在南亚某国,曾审理过一宗闻所未闻的案件,当时,被带到法庭被告席上的“犯人”,竟是一束发出阵阵香气的、美丽而又可爱的鲜花!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南亚大森林区里,许多年来一直发生着神秘的纵火案,大火将一座又一座森林烧毁,而作案的人,始终无法捕获。后来,化学家们揭开了这个谜。 原来,在这些大森林区里,生长着一种名叫“看林人”的花,它属于杜鹃花科,金黄色,有着挺直的枝杆。在这种花的花朵和茎叶内,饱含着挥发性的物质,经化学家分析,这是一种极易起火的芳香油脂。当森林中空气干燥灼热时…  相似文献   

17.
第34号元素硒是在一百四十七年前由瑞典化学家貝齐里烏斯发現的。当时貝齐里烏斯正在研究一种生产硫酸的方法,一次他偶然发現在焙烧某一矿区运来的黄銅矿时,鉛室的墙上沉积出一层紅色的殘  相似文献   

18.
苏联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科学家,最近利用同步稳相加速器加速质子,(车车车)击原子核,使核的温度达到了比发光恒星的温度还要高数百亿度的高温,从而使核子力无法把质子和中子保持在原子核内,产生了原子核分裂的现象。苏联物理学家利用同步稳相加速器使氢原子核——质子,获得了能量为一百亿电子伏特的速度。物理学家还用了塗有厚厚一層敏感度极高的乳胶的特种底片,将基本粒子的踪迹记录下来。有一张相片把在加速器中加速到九十亿电子  相似文献   

19.
万能原料     
众所周知,世间绝大多数物质由不同能量的电子、质子、中子构成。也许有一天,会有某种技术可以将大的物质进行微粒子分解,比如说,将许多垃圾、污染物、废气等物质中的每个原子或分子、离子等进行微粒子分解,得到不同能量的电子、质子、中子等,甚至使它们都彻底分解为夸克,将这些分解出来的微粒作为万能原料先储存起来,再利用某种微粒子合成技术,将储存的万能原料任意制造出所需的物质,这样既保护环境,循环使用了资源,又十分方便、快捷,纯度可达100%!假若真的有了这些技术,那将会给人类创造出多么惊人的财富啊!  相似文献   

20.
1.用希格斯场只能解释宇宙中一小部分质量的来源。人们经常把希格斯子称为上帝粒子,说它让宇宙中的所有物质获得了质量。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希格斯场只给一些基本粒子比如夸克和电子提供了质量。我们可见的绝大部分宇宙是由非基本粒子组成的,比如质子和中子,这些粒子里包括了夸克,也包括了夸克等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能。我们知道,一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