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丹容 《青年记者》2009,(12):43-44
时政新闻是一座“富矿”,各大媒体均视之为最重要的新闻资源。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党报的时政报道成为说空话和套话的程序性报道。时政新闻的创新,往往被称为“带着镣铐跳舞”。如何跳出传统的时政报道思维,以崭新的视角和手法,让时政报道好看、耐看,各地党报一直都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党报肩负的使命是传达党委及政府的声音,解读重大政策等,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办好党报的时政新闻,党报的时政报道如何能够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3.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为重要的题材之一.做好时政新闻是党报编辑的必修课.在如今的媒体竞争中,时政新闻恰恰是党报的"杀手锏".从新闻来源上讲,党报具有某种性质上的"资源垄断性",这也是党报时政新闻权威性的来源.  相似文献   

4.
正时政新闻是地方党报的"当家菜",公众要想及时了解本地的大事,捷径之一就是从地方党报的时政报道中"察言观色"。但是当前一些地方党报的时政报道面孔严肃、结构单一、言语空泛,缺乏新闻的趣味性和生动性,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济源日报》2013年精心策划推出的"济源向新加坡学习什么"时政系列报道,以其生动性、贴近性、互动性、持续性,营造出了济源人民争相"以新加坡为标杆、向新加坡学习"的浓厚氛围,达到  相似文献   

5.
时政新闻是地市党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配合党和政府不同时期各项中心工作的"常规武器".但是,目前,党报的时政新闻报道仍然存在着诸多"冷、硬、浅、陋"的现象,在领导活动、会议新闻及各种工作性、成就性报道中充斥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浓厚的说教味儿.如何才能让党的方针、政策、思路更好地"入"读者的眼,"进"读者的心,做到领导放心市民满意?笔者认为,时政新闻的报道要强化民生化表达,以普通百姓的需求为着眼点,发挥党报优势,实现由一般的贴近向有高度、有深度贴近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在新兴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深度融合是方向,党媒时政报道如何守正创新,成为党报转型顺势而为的重要引擎。多年新闻实践表明,党报要有"大时政"视野,以思想高度为根本,深耕内容是王道,保持强大政治定力,充分挖掘隐性新闻,扛起党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1]的使命和责任,让党报发出更加铿锵有力的"主流声音",让时政报道更具影响力、传播力,更"吸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党报创新"三统一"意义、目标和载体等方面剖析了新闻改革路径,并对党报新闻改革必须解决好时政报道难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时政报道,是各级党委机关报的特色和优势。从一定意义上讲,经营好时政新闻尤其是重大时政报道,是党报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党报决胜媒体市场的“杀手锏”。时政新闻大有可为,那么,如何有更大的作为呢?这是当下摆在城市党报面前的一个大命题。  相似文献   

9.
时政新闻报道,是党报权威性、指导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党报的一大传统优势。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转变时政报道方式,以时政报道方式转变加快党报宣传方式转变,让时政新闻更加可亲、可读  相似文献   

10.
对于党报来说,报道时政新闻是职责所在,如何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势报道时政新闻,从而让读者喜欢看、读得懂,是我们党报编辑记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让时政新闻成为党报的“当家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宁 《编辑之友》2012,(3):68-70
时政新闻对于党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传媒生态环境的变化,党报时政新闻创新一直以来是报界和学界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媒体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党报的生存受到考验,作为党报主要新闻资源,时政新闻的改革创新也越来越急切.须立足报刊媒体,根据党报时政新闻的特点,在操作技术上创新,本文主要从找准落点、抓住透点、营造亮点三个角度对党报时政新闻创新做出分析,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党报作为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喉舌”,既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又要做好时政新闻报道的民生化表达。本文首先分析当前党报时政新闻报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详细阐述了党报进行时政新闻民生化表达和报道的策略,最后作出总结。  相似文献   

13.
时政活动报道是党报记者的基本功,也是其他报道形式的基础.然而,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并不很受读者欢迎,不少读者甚至觉得时政新闻没意思.如何改进时政新闻,使之既严肃又活泼,既有政策性、思想性和文化品位,又有可听性、可视性,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时政报道是党报宣传报道的重头戏,是确保党报功能作用有效发挥的基础品牌。当前,随着新闻媒介的多样化发展,群众获取新闻信息越发便捷,渠道也越发广阔,这就给地市级党报的时政报道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作为一名时政新闻记者,通过总结几年来工作在新闻一线吸取的教训和积累的经验,对于如何做好纸质媒体的时政报道工作,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时政报道是每一家党报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每年的人大、政协会议,各家党报都全力以赴报道。但由于"两会"程序性报道比较多,因而许多党报的"两会"报道不仅没有发掘出新闻富矿的应有价值,反而流于程式化,枯燥无味,苍白无力。近几年,《伊犁日报》在时政报道特别是在"两会"的报道中,把着力点放到创新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得到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政领导、"两会"代表和委员及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相似文献   

16.
时政报道是党报、党刊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也是党报、党刊增强权威性、指导性和公信力的主打“产品”。然而,时政新闻多属于硬性新闻,时政报道的约束相对较多,难以创新,其老套陈旧的表现手法,枯燥乏味的新闻语言,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削弱了时政报道自有的影响力,一直为许多受众所诟病。  相似文献   

17.
大连日报编委会于2009年提出了民生时政报道观的办报理念。今年3月1日,大连日报正式启动新一轮报改,在民生时政报道观的指导下,开始了这场生动的新闻实践,赢得读者广泛好评。民生时政报道观的核心思想是时政新闻是党报的基本内容,而民生问题是时政新闻的重要关注点。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因此,党报必须在时政报道中注重民生元素,关注民众关注,具体而鲜明地报  相似文献   

18.
时政新闻报道作为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反映政治属性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时政新闻纪律要求严格、自主空间比较小,目前许多省级党报的时政新闻报道,写作方式固定、报道模式单一,存在端着架子、不接地气等问题,再加上传统的报道模式也无法满足年轻读者的需求。本文介绍了省级党报时政新闻报道的必要性和现状,从五个方面对省级党报时政报道提出创新路径,以期为今后时政新闻报道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京沪穗宁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水平参差不齐,特点也不尽一致,通过研究可发现一些共性和特征.比如晚报比党报更重视国际新闻,党报比晚报更依赖新华社稿件,党报更多报道时政类和涉华类国际新闻,党报和晚报使用"软稿"的比例均有增加之势;同时,一些地方媒体国际新闻报道还存在娱乐化、低俗化和同质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时政新闻是对于国家政策导向的宣传和大政方针的报道,其政治性、政策性及服务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当前,面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如何让人们在互联网上看了时政新闻发布后,还要再去翻开党报看报道?如何更好地发挥党报优势,为读者提供理性、建设性的深度分析?如何在工作实践中创新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形式,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探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