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看过这样一个漫画:《儿子要去参加劳动》,漫画里妈妈左手拿着扫帚,边走边用右手给儿子扇着扇子,爸爸紧随其后,毛巾,脸盆,饮料一应俱全。“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经受一点磨难。幼儿园中可以听到幼儿做操、穿衣喊累,就连吃饭也懒懒地趴在桌上,走过去问他,他会说吃饭太累了,因为要自己拿小勺。孩子如此的表现,责任应先从家长身上找。首先家长应让孩子从小就学自己拿勺子吃饭,自己穿脱衣服、穿脱鞋袜、刷牙洗脸、洗脚收拾小床、整理自己的玩具书籍等,知道物归原处。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  相似文献   

2.
一、进行素质教育也是家长的任务提到素质教育,有的家长认为那是学校的事,与做父母的无关。你学校进行你的素质教育,我的家庭教育从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今后我该怎么教育还怎么教育。也有的认为,学校一强调素质就不抓孩子的文化学习了。学校不抓学习,我就请家庭教师对孩子进行文化学习辅导。  相似文献   

3.
提倡素质教育。千百万吃够了“应试教育”弊端之苦的莘莘学子以及关爱着他们的亿万家长们,对于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的这场教育改革,其心情怕更好似大旱之禾苗望雨露与云霓了。提倡素质教育,加大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已是势之所趋,情之所迫。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中应该增强哪些,削弱哪些?这恐怕更是需要诸多有识之士去研究、去思考的,也是这场教育改革中更加困难和要下大力气去做、去探讨、去实践的事。难度肯定不小。这难度首先在于人们认识上的障碍。我曾见过不少有名望的学校…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育》2011,(10):8-8
很多家长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小学之前该不该教孩子一些知识?教了怕孩子累,不教怕孩子跟不上小学的进程。我觉得孩子还是应该以玩为主,但是家长可以多花点心思,让孩子在玩中学到知识。  相似文献   

5.
李光 《家长》2003,(Z2)
在众多的独生子女中,多数孩子活泼好动、能言敢为,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孩子胆小怕事,到人多的场合或见到陌生人时,便扭扭捏捏、拘谨、不自然,从不主动叫人;在学校从不愿与别人交往,不敢举手发言,即使有正当的理由也不敢向老师提出意见和要求,受到误解时不敢解释澄清事实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胆怯。胆怯是儿童个性发展不健全的一种表现,是儿童时期常见的问题。胆怯的形成固然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主要是由于后天不恰当的教育及周围环境影响造成的。比如,有的家长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出去怕风吹,怕太阳晒,所以过度限制孩子的活…  相似文献   

6.
《云南教育》2004,(35):38
第一步,激励:学校不是一座凝固的被人评判的建筑,而是产生思想、产生人才的“摇篮”。以往的“应试教育”多是挑错的教育,批评的教育。人们缺少的是欣赏的眼光,激励的言语。家长不会欣赏、激励自己的孩子(怕被说溺爱);教师不愿欣赏、激励自己的学生(怕骄傲、闯祸);学校不敢欣赏、激励自己的教师(怕陶醉、自满)。这种错误思想不利当代开拓、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  相似文献   

7.
许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说谎的问题,据调查,绝大多数儿童都说过谎。说谎是不诚实的前奏,但并非每个说谎的孩子都具有道德品质问题。有的孩子犯了错误、办了错事或做了父母不允许做的事,因为怕挨批评、受惩罚而不敢跟父母说实话;有的孩子为了获得别人的羡慕、家长的称赞...  相似文献   

8.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首要任务,而且是校外教育工作的灵魂。有人片面的认为加强素质教育是针对学校应试教育的,而校外教育本身已是当然的素质教育。殊不知应试教育的方法也悄然在经济利益的促动下搬到了校外教育,搞什么美术、音乐等名堂的考试培训班, 有些教师和家长严重背离素质教育 的原则,让学生被动地参加一些不 适宜或不愿意参加的学习活动;也 有一些教师和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参 赛获奖、上电视,并以此作为素质教 育的成果加以宣扬。究其原因是没有抓到校外教育的本质。那么,怎样抓住校外教育的本质特征,发挥素质教育在校外…  相似文献   

9.
长春市一位家长来信说:我孩子上小学五年级,成绩还可以,就是胆子小。上课不敢举手发言,怕说不好;学校开运动会不敢报名参加,怕得最后一名让人笑话;有不懂的地方不敢问老师,怕老师说他;节日演出不敢参加,怕出洋相;就是与我们外出,有时叫他去问路都不敢,怕被拒绝……真不知该怎么办。A胆量是逐渐形成的,胆子小原因是多方面的。往往是我们自己做错了,却还没有意识到。比如孩子小的时候,有时哭闹,有时不听话,有的家长就用杜撰出来的可怕事物恐吓孩子,孩子可能当时不哭闹了,可给孩子留下了恐怖的印象。有的家长对孩子犯错,动辄训斥、批评,使得孩…  相似文献   

10.
情景之一在办公室,经常看到一些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一遇到学生的问题或错误,动不动就打电话用命令式的口气把家长叫到学校来,也不管家长是否有时间来。在这些老师看来,叫家长来学校是最好的办法。在叫家长时,也不管家长是不是有时间与精力。如果家长没事还好,如果家长有自己的事,只好丢下自己的事来学校挨批。家长不敢得罪老师啊,怕老师不管自己的孩子,怕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打击报复,怕老师说“你们家长对孩子都不管,我老师还管什么呢?”更有些老师跟家长说话的态度,就像家长跟他有仇,一幅盛气凌人的架势,用训斥的口气,用命令的口气让家长…  相似文献   

11.
鲁杰 《顽皮娃娃》2008,(15):I0009-I0010
纠纷现象:越是在一起玩的小朋友越窖易发生纠纷。 孩子间相互争吵、打架是家长最头疼的事。孩子们不见面时想得不得了,刚见面时亲得不得了,可没过多长时间就打起来,同龄的孩子打,年龄差很多的也要打。家长呢,一方面怕争吵时打架,伤害孩子;另一方面怕伤了和气,所以往往以训斥自己的孩子而结束争吵。  相似文献   

12.
平日里,家长和教师都比较忙.教师家访次数有限,和家长单独交流的机会不多.开家长会时,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家长,不方便与家长深入地交谈.曾听到有的家长抱怨:"白天怕教师在上课不敢贸然打电话,晚上怕影响教师休息还是不敢‘下手',一天下来总找不到适合的时间与教师沟通交流."有一些家长常年在外,教师家访几乎碰不到他们,而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恰是这部分家长最担忧的问题.在家校沟通中,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智慧.  相似文献   

13.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近年来教育界关注的热点。所谓应试教育,即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地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相对应试教育而言,是教育的一大进步。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位教师、一个年级、一所学校、一个局部地区教育部门所能完成的。因此,它不单单是学校的事,也不单单是家长的事,而应由学校、家庭、社会互相配合,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随着竞争的加剧,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几乎所有的家长为了提升孩子的素质及综合能力而不惜高投入,不仅孩子累,自己也累,最终的效果还未必好.看看现实生活中,多少家长为了让孩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大包大揽,帮孩子收拾书包、穿衣服,连喝开水都要帮孩子倒,怕孩子烫着,还有不顾孩子的意愿帮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辅导班,不顾孩子繁重的作业还要给孩子额外布置相当多的家庭作业,还要抱怨孩子不知父母的付出. 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家长教育方式的问题?我女儿目前在交大附中初-10班就读,孩子入学大半年来,适应良好,各个方面发展均衡,受到很多任课老师的赞扬.作为家长,我一方面感到很自豪,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反思、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上怕掉”,使孩子除了学习,什么也不关心,什么也不会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现象的存在,给学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必须对学生进行“吃苦教育”、“劳动教育”,教育学生养成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良好品质。我们提倡“吃苦教育”和“劳动教育”,不是叫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更不是叫孩子吃大苦,受大累。而是要把他们从温室里“赶”出来,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受一受挫折,经一经磨难,从而知道稼穑之苦和生活的艰辛,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怎样使孩…  相似文献   

16.
当前,素质教育已汇成滚滚的时代洪流,冲击着学校,冲击着广大教师和学生。但考察基础教育的实际状况,推行素质教育的阻力仍然不小,“难点”很多。“难点”之一:“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荣因许多家长盼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考虑孩子的差异,一味只想让孩子上中专、考大学,家长的思想直接影响到学校,于是学校便片面追求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由此可见,推行素质教育,首先要广造舆论,不只要解放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同时也要让家长们更新成才观念和择业观念。“难点”之二:评估制度存在自端教育主管部门评估学校,学校评估教师,教师评估…  相似文献   

17.
教育文萃     
说的是素质教育 抓的是应试教育 邬志辉在《教育参考》 2001年第 1期撰文指出,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采取的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一方面要“应试”,另一方面还要“应素质教育”,即应付素质教育。所以在实践中出现上午应试教育、下午素质教育,课内应试教育、课外素质教育,一般学校素质教育、重点学校应试教育,白天学校素质教育、晚上家里应试教育等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搞来搞去,人人都在高喊素质教育,可人人都自觉和不自觉地践行着应试教育。在我看来,把所…  相似文献   

18.
<正>“你们孩子都自己睡了吗?我家的总不敢,还是个男孩,这可咋办!”“我家小杰也是,小班时就自己睡了,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天天怕东怕西的,睡觉都不让关灯。”晚接园时,几个大班幼儿家长的闲聊引起了老师的重视。恐惧是我们的基本情绪之一,恐惧并不意味着孩子胆小。如果家长对幼儿恐惧情绪存在误解,对幼儿害怕黑暗、不敢一个人睡这件事过度反应,会导致幼儿对自我的不接纳以及对恐惧情绪的压抑。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建什么样的“立交桥”“立交桥”的提出是由于“独木桥”的存在。“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确实为害甚大:为了过“独木桥”,少年儿童从小就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喘不过气,书包越来越沉,睡眠越来越不足;农村的家长看到孩子升学无望,就连初中也不让上完,辍学去干活;中小学校的教学不能不跟着“中考”、“高考”指挥棒转,“应试教育”屡禁不止,“素质教育”举步维艰。在社会和家长压力下,甚至出现了“轰轰烈烈宣传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好应试教育”的现象。更有甚者,还出现了家庭悲剧,出现了“择校”造成的不正之风。于是,大家…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中国的家长是最累的,尤其是现在这些独生子女的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为孩子的一生谋划:要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进最好的小学,入重点中学,考名牌大学,做最体面的工作……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往往使家长们迷失自我,要么对孩子百般迁就,要么对孩子疾言厉色,使家庭教育走入误区,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困难。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和家长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沟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再富也要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从这句国人皆知的口号中,可以看出我们发展教育的决心。作为一个教师,每每在报刊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