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龚田夫 《百科知识》2007,(11S):48-50
1824年圣诞节,一位德国乡村牧师送给儿子一本由耶瑞编写的《世界历史》,这是本带插图的通俗读物。儿子叫谢里曼,当时刚满7岁。书中在讲述古希腊历史的内容里,引用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关于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在插图中,被攻陷的特洛伊城燃起了熊熊烈火。  相似文献   

2.
1543年,出生在布鲁塞尔的一位名叫维萨里的医生出版了一本解剖学著作《人体结构》,这部著作使他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解剖学家之一。原因在于维萨里在这部著作中加入了丰富的插图,这些精美的木刻插图据说出自荷兰著名画家提香的工作室。在4个多世纪之后,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埃里克·赫勒决定做一件类似的事情。埃里克·赫勒是量子理论的专家,而他要用  相似文献   

3.
杨渊艺  王林清 《科教文汇》2011,(14):138-139
注释是翻译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翻译功能补偿的一种手段。张谷若先生的译作中注释数量多、精确度高,无疑是文学译品中的上乘之作。本文将结合张谷若的译作《无名的裘德》中的注释特点,来探讨翻译时必须加注的原因以及加注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叶立刚 《内江科技》2006,27(6):44-44,49
通过具体译例说明社会文化语境因素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文化词汇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文学翻译必须考虑社会文化语境因素,这对译出高质量译作非常重要,并提出了一些关于源语与目的语语境产生差别时的语境增补方式。  相似文献   

5.
傅兰雅的化学翻译的原则和理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Hao 《中国科技史料》2000,21(4):297-306
当傅兰雅翻译科学术语的时候,他不仅考虑到翻译是否能被接受的问题,而且顾及到中国人自大的心态,特别的一点是,他对中国文字的信念,他认为,中国文字跟其它文字一样都会成长,变成科学的语言。他的元素和有机化合物名词的都是当时比较特殊的名词。对中国人而言,它们都是一种陌生的名词,然而对傅兰雅而言,它们却象征中文科学术语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无法破译的炼金术宝典1912年,美国珍本书商威尔弗里德·伏尼契来到罗马郊区的一座古老别墅,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装满古旧图书的箱子,伏尼契打开箱子一一翻阅,结果被其中一部有着陌生文字和怪异插图的古本手稿吸引了。手稿内的文字书写非常优美,插图则是先用线条勾勒,然后进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有一部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它颇为详尽地记录了明代中后期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状况,并且附有生动翔实的插图,是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重要文献资料。它的作者就是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县北乡人,生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他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世代读书当官。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宋应星和他哥哥宋应同时考中举人,他名列第三。后多次京试未中,于崇祯七年(1634年)出任分宜县教谕,此任期间,他编著了《天工开物》,崇祯十年(1637年)刊印。《天工开物》一书,共分上…  相似文献   

8.
戴茗柯 《今日科苑》2006,(11):81-81
汉英两种语肓都承载着深厚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翻译是两种文化的转换。只有翻译与文化自然融合,才能达到民族间的真正交流。翻译是建立在了解两个民族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加以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来实现的。这些方法包括直泽、意译、直译加意译、注释、音译加注释等。  相似文献   

9.
曾经觉得,注释是那般重要。记得有一次,一位年轻的朋友在编辑一位美国著名汉学家有关中国文化的专著时,将书后十几万字的注释全部删去,令我那么心疼。我对他说,作者在那些注释里面凝结的心血,并不比他行文中的少啊。没有了注释,这本书将不再完美。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插图教学是重要的内容。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就都配有插图,对每一篇课文的都形象表达,做到了图文并茂。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以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插图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深化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本论文研究小学语文课采用插图教学方法的作用,提出插图教学"三部曲"的落实策略。  相似文献   

11.
彭志瑛 《科教文汇》2011,(35):122-124
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码转换类型,具有语言浓缩和对白性格化的特点。字幕翻译中,文化预设表现为电影对白与文化现实之间的关联,有效解读源语对白的文化预设是成功字幕翻译的前提。当源语和目的语共有某种文化预设,译者采用"形意对应"的编码方式,以保持源语对白的异域特色;当两种语言不共享某种文化预设时,译者采用打破重组,创意缩合的编码方式,如明示与阐释、替换与重构、增补与删减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秀华 《科教文汇》2010,(24):129-129,134
本论文主要是关于初中生物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经验总结。针对农村中学电教设备、挂图、模型配备不完善,班额大、学生人数多的特点,充分利用课本插图,促进生物教学,总结六条经验(:1)利用插图,认识生物;(2)利用插图,理解知识(;3)利用插图,复习巩固(;4)利用插图,指导实验(;5)利用插图,渗透德育;(6)利用插图,指导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13.
康德是哲学研究的重点,康德的翻译是哲学研究翻译的重点。韩林合教授推出《纯粹理性批判》新译,并进行了大量注释,这对于康德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韩老师的学术研究风格及国内学界康德翻译的情况,希望能引起国内学者对康德哲学研究及其翻译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网站的对外宣传作用日益重要,但遍观众多网站,其汉英翻译方面均存在不少问题。文章从旅游网站汉英翻译"内外有别"的必要性说起,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旅游网站汉英翻译时译者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即基本信息传递原则,文化信息增补原则和审美信息转换原则。  相似文献   

15.
宋炜 《科教文汇》2020,(5):183-184,192
长篇推理小说《砂器》是松本清张的代表作之一。1980年由电影《砂器》的上映进入中国,现在有曹修林版、孙明德·江崇永·章吴一版和赵德远版这三个汉译版本。基于翻译目的论,分析三个不同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可以发现,直译策略加注释有利于保留异文化效果,意译策略则有助于缩小文化差异带来的阅读困难。  相似文献   

16.
地学类科技期刊插图的绘制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书刊插图是地学类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插图设计又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内陆地震》插图绘制的制图实践。结合对兄弟期刊插图的分析,本文简述了地学类科技期刊插图的设计原则和绘制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个将人体解剖引入医学教学的是博洛尼亚大学的蒙迪诺(Mondino de Liuzzi ca.1270-1326),他于1316年写成的《人体解剖》(Anathomia corporis humani)是一本近代意义的解剖学著作,内中包含许多插图,然而直到1478年此书的印刷本才在帕多瓦出现。在维萨留斯的《人体构造》出版之前,蒙迪诺的著作一直是欧洲各大学医科流行的解剖学标准教科书。主要由于蒙迪诺的影响,解剖学在意大利的一些大学获得相当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建瑶  王晓 《科教文汇》2008,(25):244-245
鲁迅一位有创新思想的翻译家。他提倡直译和保存原作的风姿,是早期提出“异化”翻译策略的翻译家之一。他最初采取“意译”翻译策略,后变为“直译”,最后创新性的提出了“异化”的翻译观。鲁迅继承和发展了各翻译流派的翻译思想,丰富了我国的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9.
杨国民 《大众科技》2007,(8):205-208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网站的对外宣传作用日益重要,但遍观众多网站,其汉英翻译方面均存在不少问题.文章从旅游网站汉英翻译"内外有别"的必要性说起,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旅游网站汉英翻译时译者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即基本信息传递原则,文化信息增补原则和审美信息转换原则.  相似文献   

20.
申荣 《知识窗》2012,(7X):53-53
<正>创设英语情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一、通过插图和卡片来创设情境插图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示语言,语言又能够理性地描述插图。如在教学句型"How is the weather"时,教师可以展示一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