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刘伟  蔡传亮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12):113-114,118
本文针对我国男子篮球发展缓慢的现状,提出我国男子篮球竞技理念落后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篮球竞技理念存在的误区:1)训练指导思想不完善;2)国际化学习对象不明确;3)篮球发展趋势认识不足。探讨了制约我国篮球竞技理念实现国际化发展的因素:1)经济因素;2)管理因素;3)竞技环境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了我国男子篮球竞技理念国际化发展的对策,旨在促进我国篮球竞技理念的完善和发展,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男子篮球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中国男子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做了整理与分析,结合08年北京奥运会、12年伦敦奥运会和第16届土耳其世锦赛中中国男篮与其对阵球队的各方面球员技术指标,了解当前中国男子竞技篮球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找出适用于目前中国男子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为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我国男篮竞技水平,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观察等方法,对第27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的失利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篮球管理层对目前亚洲篮球运动的发展变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自身定位不够准确;中国男篮在与亚洲一流强队交锋时,在身体对抗、体能、技战术打法等方面已无任何优势;对聘请外教和中国男篮技战术风格的关系缺乏统一的思考;现行的篮球管理体制和竞赛体制不利于中国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篮球后辈人才的培养体制过于单一等方面是中国男篮此届亚锦赛失利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重新审视和定位中国篮球的发展等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情况,认为世界男子篮球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多极化"发展态势,欧洲诸强显示出明显的集群优势,"整体篮球"是推动当今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主流。中国男篮应借鉴先进经验,发扬传统风格,并在技、战术细节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秩和比综合分析法( RSR法)等,对参加2015年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的前12名球队的攻防能力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攻端,中国队、菲律宾队、伊朗队、黎巴嫩队、韩国队、约旦队进攻RSR值在0.79~0.60之间,隶属B级水平,属于进攻实力相对强的球队;在防守端,伊朗表现出色,防守RSR值为0.83,隶属A级水平。与亚洲劲旅的对比中,凸显中国男篮身体对抗差、篮板球意识不强、战术配合生疏等问题。建议中国男篮保持当前体能水平的同时,应进一步挖掘篮球专项体能与技战术、对抗和准确之间的关联,提高篮球专项体能训练的科技含量,拓宽篮球专项体能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与竞技篮球运动不一致的理念,用文化学的视角研究其具体对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有利于为中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一种思路。研究认为:(1)"天人协调"、"和与中"、"崇德利用"思想各有与竞技篮球相冲突的,从而阻碍竞技篮球发展的方面。(2)"天人协调"、"和与中"、"崇德利用"对竞技篮球的消极影响具体体现在整体观、中庸观、道德观中,分别反映在与竞技篮球的创新的内在发展要求、对抗本质、竞技精神的背离上。  相似文献   

7.
以比赛实况录像资料为研究对像,运用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6场比赛的失误情况与对手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认为:虽然中国队取得第15名的成绩,完成了出征前制定的比赛任务,但通过对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比赛资料发现中国男篮在失误方面与对手存在明显差距,传接球失误最为致命,占总时务的一半,失误已成为阻碍中国男篮实现历史性突破的重要因素。建议中国男篮应加强篮球基本技战术训练,提高攻防质量,减少失误次数,缩小同世界篮球强队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地跟队调研,采取科学的数理统计及计算,研究了我国平均年龄为17-20岁的青年队篮球运动员与CUBA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营养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为促进现阶段条件下青年篮球运动员的健康水平及竞技能力的提高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历届世界最高水平男子篮球比赛(即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世界篮球锦标赛男子比赛)前3名中欧洲球队的成绩与美洲球队成绩的比较分析,把欧洲男子篮球运动的发展分为4个时期,并讨论各个发展时期的特点,进一步重点剖析欧洲男篮崛起的原因,并阐述其发展对世界男篮竞技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录像观察并结合国际篮联官方网站统计了前8强的72场比赛和中国队的6场比赛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中国男篮和世界列强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为其在以后的训练与竞赛中提供理论参考,使我国篮球的竞技水平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外男子篮球队在犯规特征方面的比较,反映出中国队在犯规次数上主要集中在主力运动员身上,而国外球队的犯规次数却集中在替补运动员身上。在犯规时间上,中国队运动员犯规的高峰期主要在第3、4节,而国外球队运动员犯规的高峰期则出现在第1、2节。在犯规地点上,国外球队运动员有明显向全场扩大的趋势,而中国队运动员犯规的密集区却集中在篮下周围区域。在犯规性质上,国外球队主要体现在阻挡犯规和推人犯规方面,中国队主要体现在拉人和撞人犯规上。4项指标的对比,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CBA联赛外援引进与管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海燕 《体育学刊》2005,12(4):115-117
通过对我国历届CBA联赛中外援的引进及对其管理的研究,指出目前CBA引援的方式不够完善、管理模式不够完善,对外援不合理的使用影响我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并提出完善引援模式和建立合理的外援管理与使用制度,以期对我们今后CBA外援的引进和管理有所借鉴,同时指出应加强我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观摩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CBA联赛的外籍球员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得出外籍球员的引进促进了我国篮球竞技水平的提高以及与世界篮球运动接轨,加快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步伐,促进了篮球文化的交流,但还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值得我们去审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第28届奥运会中、外男篮进攻节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控制篮球比赛中的进攻节奏,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然而,在进攻中应该如何控制节奏,仍是我们目前研究和争论的焦点。通过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国外男篮所进行的6场比赛,从进攻时间的控制和速度的变化上看中、外男篮在进攻节奏上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引起节奏变化的原因,从中找出我国男篮在进攻战术运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男子篮球优秀中锋竞技实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正确认识国家男子篮球队中锋运动员同世界中锋运动员在竞技实力上的优势与不 足,通过世界篮球大赛的技术统计数据,并结合录像观察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及整理,进而提出 了迅速提高我国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设想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临场技术统计、现场观察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参加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我国后卫队员在身体形态和技术指标与世界优秀后卫队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身体形态还是各项技术指标上,我国男篮后卫都与世界优秀后卫存在一定差距,并找出我国男篮后卫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男子篮球优秀后卫的培养和训练比赛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28届奥运会中外男篮快攻能力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快攻次数、快攻得分以及快攻成功率上都和与赛队存在明显的差距。通过观察比赛录像,分析了差距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篮球核心后卫的培养与训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适应当前世界篮球的“高速、对抗、高空争夺”更加激烈的发展趋势,尽快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我国篮球界近年来实行了多项重大改革.随着俱乐部制的实行,外援引进和国内人才流动以及竞赛制度和方法的改革,我国篮球运动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进步.队员无论身高,技术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核心后卫队员虽注意了身高的选材,但技术与国外强队比较仍然差距较大,从训练来看仍有很大潜力可挖掘.核心后卫是贯彻执行作战方案、鼓舞斗志、团结全队夺取比赛胜利的组织和指挥者,对比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核心后卫的培养与训练,应当更加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1997-2012年(1997-1998赛季至2011-2012赛季)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外籍教练员的数量变化和执教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得出:15年间我国职业男子篮球俱乐部聘请外籍教练员的人数总体上呈双倒"U"型变化;影响外籍教练员在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中执教的影响因素包括:外籍教练员执教理念、文化背景和执教背景的差异,以及存在短期执教行为和对中国篮球缺乏熟悉和了解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于篮球运动员有氧训练方法尚无统一观点。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有氧训练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分类与总结,结合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以探讨符合篮球运动员需求的耐力素质训练方法,使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训练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