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尼采对瓦格纳的评价经历了由前期肯定性评价到后期否定性评价的巨大转变,从而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在尼采对瓦格纳的前期肯定性评价中,尼采认为瓦格纳是唯一的醒者,唯一思考着真理和现实的人;是世界的一位简化者,等等。而在尼采对瓦格纳的后期否定性评价中,尼采则认为瓦格纳是一个典型的颓废者;是一个暴君,等等。  相似文献   

2.
尼采对瓦格纳的评价经历了由前期肯定性评价到后期否定性评价的巨大转变,从而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在尼采对瓦格纳的前期肯定性评价中,尼采认为瓦格纳是唯一的醒,唯一思考着真理和现实的人;是世界的一位简化,等等,而在尼采对瓦格纳的后期否定性评价中,尼采则认为瓦格纳是一个典型的颓废,是一个暴君,等等。  相似文献   

3.
"如何认识否定性事实"是一个哲学难题。在梅农的对象理论中,否定性事实是虚存的。罗素和维特根斯坦在早期都认为否定性事实是存在的,然而这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面对这些争议,巴克和杰戈从"因果关系"、"构成关系"、"感知性"这三个方面论证了否定性事实和肯定性事实一样也是存在的。但是,巴克和杰戈却忽视了这两类事实的一个重要关联:否定性事实是依附于肯定性事实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德国思想家、音乐家瓦格纳的艺术哲学思想在从叔本华哲学到尼采哲学的转变中产生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理查德?瓦格纳是行为上的唯意志论者和思想上的悲观主义者,瓦格纳的世界观强化了近代普遍主义哲学,或者说是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哲学.瓦格纳的一生都在进行着音乐与哲学相碰撞、相结合这么一个命题,并将这种理念贯穿在他的音乐作品中.题材和内容,精神追求和表现手法上的矛盾,构成了瓦格纳音乐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5.
尼采早期认为艺术具有至高无上之价值;中期彻底否定了前期艺术价值观,认为艺术有害清醒的、自立自主的人生,提出科学将取代艺术;而后期重新肯定艺术具有至高无上之价值.尼采艺术价值观的变迁与他对理想人生、真理、文化、人类未来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余秋雨散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秋雨散研究大体可分三个阶段:肯定性评价阶段,否定性评价阶段,“余秋雨现象批判”阶段。对其肯定性评价有誉之上天之嫌,对其否定性评价有按之入地之弊,而在余秋雨现象批判阶段则纠缠更多的是意气之争。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批评家们共同努力下,定会对余秋雨散思想价值与美学价值有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给其人其一个应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友朋如阶     
尼采对瓦格纳的友谊充满矛盾。首先是依恋。瓦格纳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戏剧家,比尼采年长,参加过1848年革命并流亡国外15年,性格洒脱、豪放。而尼采幼年丧父,一直跟着母亲,在阴柔的家庭气氛中长大,对父爱的隐隐渴求,对男子汉作风模仿的需要,使年轻的尼采一度和瓦走得很近,获得过快乐的时光。其次是愤恨。瓦格纳有专横、自私的一面。一次,尼采把音乐家勃拉姆斯的乐谱放在瓦的乐谱架上,瓦看见了,暴怒地把乐谱扔掉,吼道:“你不要朝三暮四!”尼采想和音乐家门德尔松的一个亲戚去意大利旅行,也因为瓦格纳嫉妒门德尔松家族而被迫取消。(瓦格纳早…  相似文献   

8.
现代评价理念提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倡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尽量从正面引导。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正面的肯定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评价准确,常常不得不从反面做出否定性评价。用“不”评价,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心情,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因此,否定性评价的操作要难于肯定性评价。但只要教师把握教学机智,处理巧妙,运用否定性评价取得的效果丝毫不亚于肯定性评价。一、否定中含肯定当学生在参与学习得出错误的结论时,教师应该尽量从这一结论中挖掘有效因素并加以肯定,或从另一个…  相似文献   

9.
尼采哲学有一个从德国浪漫派向德国古典人文主义的发展过程。尼采的哲学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854—1876年;第二个时期为1876—1881年8月;第三个时期为1881—1889年。尼采哲学的第一个时期为浪漫主义时期,这一时期,在叔本华和瓦格纳的影响下,尼采着力于德意志精神与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结合;第二阶段是尼采的实证主义时期;1881年8月,尼采相同者永恒复返思想的产生是尼采思想成熟的根本标志,也标志着尼采第三阶段哲学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张典 《培训与研究》2008,25(11):33-36
尼采哲学有一个从德国浪漫派向德国古典人文主义的发展过程。尼采的哲学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854—1876年;第二个时期为1876—1881年8月;第三个时期为1881—1889年。尼采哲学的第一个时期为浪漫主义时期,这一时期,在叔本华和瓦格纳的影响下,尼采着力于德意志精神与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结合;第二阶段是尼采的实证主义时期;1881年8月,尼采相同者永恒复返思想的产生是尼采思想成熟的根本标志,也标志着尼采第三阶段哲学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
如何评价学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研究的重要课题,《课程标准》中指出,学校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学习的进步与不足,用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评价学生,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并提出建议.从这个意义上说,评价可以说是下一次学习活动的启动.就评价的性质而言,可以分为肯定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一般来说,否定性的评价在操作上难度较大,既要指出学生的不足,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正确使用激励性评语,促使学生不断进步.现结合教学实际,就否定性评价谈几点操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课堂评价指的是教师对于课堂中学生的回答、作业等表现做出的评价,它包括肯定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一直以来,我们都提倡教师在课堂中要以肯定性评价为主,这主要是因为肯定性评价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正面引导需要教师把握好"度",如果没有把握好"度",一堂课当中肯定性评价运用泛滥,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大大降低,学习动力也会减退。  相似文献   

13.
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人的情感内容归为两大类:一是肯定性情感,如爱、喜、乐等;一是否定性情感,如恨、怒、哀等。情感的形态多种多样,但由常情而论,情感有正常和反常两种基本形态。正常的情感,要求情感与情态,或者说情感的内容和情感的外形两者统一。例如,痛苦时流泪,高兴时大笑,便是正常的。反常则不然,在反常中,情感与情态不一致,甚至相逆悖。例如大恸而惨笑,肯定性情感表现出否定性情态形式,或者否定性情感却表现出肯定性情态形式。中学语文教材许多地方涉及到“反常情感”,笔者在这里把它们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对我们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4.
秦春花 《广西教育》2013,(33):75-75
在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基本上都是采取肯定性评价,而学生对于这样的评价司空见惯,起不到应有的评价效果。那么,在课堂中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巧妙运用评价呢?笔者有如下见解。一、运用转折性的评价语过分的肯定性评价会使学生得意忘形,过多的否定性评价又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当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时,教师要巧妙地运用评价艺术,让学生扬长避短,树立自信心。在英语教学中有这样的现象,往往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尼采的哲学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854-1876年,第二个阶段为1876-1881年8月,第三个阶段为1881年8月-1889年。尼采哲学的第一个阶段为浪漫主义时期,这一阶段,在叔本华和瓦格纳的影响下,尼采着力于德意志精神与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结合;第二阶段是尼采的实证主义时期;1881年8月起,相同者永恒复返思想的产生标志着尼采思想的成熟,也标志着尼采第三阶段哲学的开始。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事件观察法,观察了22名幼儿教师的日常教学评价行为,结果发现:(1)在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中,以否定性评价为主,在肯定性和否定性评价行为中,均以言语性评价为主;(2)教师的评价行为以"严肃""训斥""真棒""反问""微笑""皱眉"等较为简单、表面的评价居多;(3)大多数教师的个体评价对象比较固定;(4)评价的情感投入不到50%;(5)教师的评价行为基本是当众且远距离的.这一研究结果反映了幼儿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师的评价忽视幼儿自我和个性的发展,趋向于简单化表面化,可能存在"评价偏见"以及情感投入不足等.  相似文献   

17.
尼采将音乐视为艺术的最高形式,视为一切艺术的母胎。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完整地勾勒了音乐形态和音乐精神的演变历程。以音乐形态为着眼点,结合不同时期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关系的变化,可以将《悲剧的诞生》中音乐形态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民歌与抒情诗、酒神合唱歌队与悲剧,以及现代歌剧三个阶段,各个阶段音乐形态的演变反映了音乐精神兴盛衰微的变迁;而从尼采对瓦格纳音乐戏剧前后期态度的转变中,又可以见出尼采对重振音乐精神的不断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8.
围绕肯定性强调和否定性强调这一主题,进行一系列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反感《尼伯龙根之歌》原因有两个:一是他认为诗史没能展现一个真实可感的社会环境,因而不符合他的史诗理念;二是他误解西格弗里的原始英雄特性,他从自己的美学观出发,拒斥人物身上的怪诞特征。但黑格尔对《尼伯龙根之歌》的反感还有内容方面的原因。史诗中的原始英雄西格弗里的性格有着相当严重的自身缺陷,因而无法成为德国民族正面的英雄形象。西格弗里的形象在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中被重塑为一个激情的浪漫主义英雄,但瓦格纳又赋予他毁灭一切的意志力量,使他看起来更像《尼伯龙根之歌》中铁血般冷酷的哈根。瓦格纳对西格弗里的改造迎合了特定时代的德国青年的英雄崇拜心理,但它所带来的狂热激情却是有害的,因而哲人尼采警告说追随瓦格纳代价甚高。  相似文献   

20.
尼采认为形而上学设定了一个彼岸世界对此岸世界进行诽谤,因而形而上学的历史就是悲观主义的发展史。基于一种力的感性学尼采认为自己是唯一的快乐主义者,快乐的前提是要对于生命有一种悲剧意识:英雄人物的毁灭给我们带来灵魂的狂喜。悲剧肯定了一种“美学形而上学”,这也是理解“同一者的永恒轮回”的关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