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东高青陈庄M35所出■簋,器主之名不能确释,当依字形定名为■而非"引",■的身份是齐国的高级贵族,可能是卿的级别,疑与天子命卿制度有关。铭文所见齐师当为齐国之军队,其辖属权也归齐国国君所有,而非周王朝所有,西周金文中所见的诸国军队为周王室所派官员职掌,多为联合作战时的统一指挥问题而非诸侯国军队归周王室辖属之证据。周王命■司掌齐师可能与周王烹杀齐哀公相关,其细节史籍记录不详,故只能做推断之辞。  相似文献   

2.
亨利七世上台后,努力恢复被内战削弱的王权。他成功地改善了王室的财政状况。使王权在经济上摆脱了对贵族的依赖;他完善了以御前会议为中心的行政体系。加强了国王对议会的控制,既提高了行政效率,又保证了令由己出;此外,他多次改革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使王权能更有效地深入到地方。亨利七世使英王的权成显著加强,堪称英国的第一位“新君主”。  相似文献   

3.
Addison 《考试》2013,(1):57-59
众所周知,中国封建时代的贵族制度虽然是历朝历代略有不同,但大致可以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爵,爵位以上一般是王室成员,根据不同级别有亲王、郡王等等。近年讲述英国历史的电视剧和电影越来越多(比如那部美轮美奂的《都铎王朝》),大家一定也对英国贵族有所耳闻,今天主页委员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英国贵族等级。在说爵位之前呢,先嘚吧下大家都熟悉的皇室成员。国王和女王分别称作King和Queen,这个大家都知道啦。再往下就是王储,称为Crown-prince,在英国呢有专门的称谓是Prince of  相似文献   

4.
从修道生活试析中世纪英国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世纪英国,大部分修道妇女都出身贵族家庭,因而分析妇女修道生活可以透视当时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本文通过对盎格鲁-撒克逊前期、盎格鲁-撒克逊后期和诺曼征服之后三个时期妇女修道生活的分析比较,发现盎格鲁-撒克逊前期英国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当高。但是后两个时期她们的社会地位整体降低了,而下层贵族妇女的地位又明显低于以王室妇女为首的上层贵族妇女。  相似文献   

5.
1560-1640年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英国社会阶层状况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伊丽莎白仪式时期的王室政府积极引导,重新梳理这一时期的社会关系,出台积极稳妥的社会政策,平衡各阶层的经济-社会地位,由此,社会秩序基本保持稳定的态势。但早期斯图亚特时期的增加贵族数量、新设贵族爵位和出售爵位官职的社会政策,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从而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6.
高二文理分科后,我们几个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成立了一个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合作探究。以下是我们在历史必修Ⅰ第三单元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疑惑与收获,呈现出来与大家分享。一、英国上议院:光辉与权力不复从课本中我们对英国两院制中的下议院有所了解,但对其上议院却知之甚少。英国上议院起源于13世纪末的御前会议,议员包括王室后裔、世袭贵族、终身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及教主,无任期限制,贵族多是保  相似文献   

7.
匍盉出土于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作器者匍是应国贵族。铭文记录了王室大臣青公遣使慰问应国大臣匍之事。铭文内容与军事行动相关,说明在某些情况下,王朝大臣可以派使者直接与诸侯国的大臣接触。匍盉铭文是西周王室与诸侯交往的记录,反映了西周宾客之礼的内容,但还不能成为西周时期诸侯遣使互聘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所谓两党制,是指“一个国家内由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通过竞选控制议会多数或赢得总统职位轮流执政”。两党制最早产生于英国。该国十七世纪七十年代末,围绕斯图亚特复辟王朝查理二世的王位继承问题,国会内部形成了“托利党”和“辉格党”南大派别。托利党代表同王室有联系的土地贵族和高级教士的利益。辉格党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十八世纪辉格党与托利党在议会中轮流执政,  相似文献   

9.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民族特征,其中英国人以高贵和实用著称。这种精神在近两百年的英国下午茶文化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一杯味道浓郁、颜色深沉的英国红茶曾经让无数的王室贵族为之倾倒,更为英国红茶文化增添了一种迷人的色彩。从饮茶文化的发源来讲,最早于下午喝茶的民族,理应是一向以茶文化著称的古代中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下午茶发展为一种既定习俗的文化方式,则是英国人。下午茶文化的产生、茶会上享用的内容、过程及礼仪无不渗透着这个民族的实用精神和高贵精神。  相似文献   

10.
《教育史研究》2009,(6):93-93
雷若欣在《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2期撰文指出,中世纪早期的修女院主要接收贵族妇女,在参与教育活动的初始阶段,修女院对文化传承做出的最大贡献莫过于抄写手稿、装帧书籍。十一世纪以前,修女院大多是由王室或大贵族建立起来的,到十二世纪,除王室与大贵族以外,一般小贵族也加入了捐建修女院的行列,使得修女院的数量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1.
姗姗 《少年文摘》2012,(10):25-29
猎狐这项古老的运动在英国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深受王室与贵族的喜爱。可是从2011年初开始,英国伊特维奇小镇的居民发现,原本胆小怕事的狐狸们竟反客为主,变得横行霸道起来。镇民们忍无可忍,决定大开杀戒。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个小女孩与一只小狐狸用纯真的友谊化解了这股戾气,撼动了长达三百年的猎狐传统  相似文献   

12.
按不同标准,可将英国中世纪城堡分为木制城堡、石制城堡、王室城堡、贵族城堡、山丘城堡、主楼城堡、同轴城堡、军事城堡和宫殿城堡等多种类型。这些城堡类型之间并非泾渭分明,更不是一成不变,城堡的不同类型及演变趋势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3.
姜太公是中国古史中一个变化多样的人物,英相关记载掺杂了许多神话传说的成分,人物形象在归周前后有着鲜明的变化.通过对姜太公活动的考证,发现姜太公本是商没落贵族出身,因不得志而入周,并攀附于姜姓来加强与周王室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传世文献当中有关西周王室及姬姓封国的婚姻资料较为稀少,而西周金文中丰富的女性称谓为研究姬姓婚姻提供了重要补充。经过梳理金文资料共得周王室16条娶妻、3条嫁女及59条与姬姓封国有关的婚姻资料。相关史料说明西周时期姬姓贵族频繁地与姜姓联姻,周王室和姬姓侯国的通婚对象基本以异姓诸侯为主,同时也有一些身份显赫的宗族。夷狄族群为融入华夏,积极地与姬姓联姻,而姬周贵族也将嫁娶异姓看作是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手段,姬姓与异族间的联姻促进了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5.
<正>英国名校伊顿公学,于1440年由英王亨利六世创办。它有"绅士摇篮"之称。这所学校,名为"公学",实际上是一所私立中等学校。创校之初,亨利六世之所以将它命名为"公学",原意是想让贫穷孩子也能进入该校读书。不料王室贵族子弟纷纷入学,形成一种高贵的气氛。英王室子弟,不少曾在伊顿公学攻读。查尔斯王子便是该校毕业生,英国有17位首相、36位得过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英国最高荣誉的英勇奖章)的达官贵人,都是该校的毕业生。近年来,伊顿公学赶上世界潮流,对数理和语言科颇为重视,有颇具规模的理化实验室及现代语言室,学生必须兼读一门外文。  相似文献   

16.
<正>话说提到英国,除了米字旗、日不落女王、福尔摩斯之外,另一项英国特产就是"公学"。古老的传统,严格的招生和管理制度,出类拔萃的教育能力,甚至单一的学生性别(只招收男生),英国的公学历来以培养王室贵族以及政经界精英为己任,而作为其中最富盛名的是坐落在伦敦附近温莎小镇的伊顿公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主要来"八一八"的学校了。  相似文献   

17.
国内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专家历来把霍布斯判定为代表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作者认为,霍布斯坚决反对英国革命,支持和歌颂封建专制王权,因此他决非代表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思想家。他之反对和批判天主教,不过是要以国王的文化专制主义取代教皇的文化专制主义,他要建立的是一个宗教与政治合一的集权专制主义国家,这决不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所期望的。  相似文献   

18.
中世纪英国的军事强买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英国的军事强买权是由王室采买权延伸而来的。军事采买活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采买官贪污受贿,成为中世纪英国宪政斗争的内容之一。14世纪中期以后,国王依靠商人供应军队后勤,军事采买活动趋于消失;王室采买权也历经变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被废除,作为它的衍生物的军事强买权也随之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相似文献   

19.
英国英语中与贵族相关的词语较多,这与英国独特的贵族体制密不可分。研究英国贵族及爵位的起源、教会贵族与世俗贵族的区别、贵族院的形成与构成、泾渭分明的贵族等级、广义与狭义贵族、贵族勋位与称谓可解读英国的贵族文化,同时有助于了解英语贵族词语的渊源。  相似文献   

20.
孔子曾以“天下无道”来批判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政治混乱,但是孔子崇尚的“礼乐征伐自周天子出”并不是要周天子独裁一切,而是强调尊重作为“国家元首”的周天子名分,同时孔子并没有反对和无视春秋时期崛起的“兴绝国,继灭世”的诸侯长领袖国内行政的权威.孔子认为:作为国家主权的代表和政权合法性之所在的王室与以施政能力为长的政府官员各有职责分工且相互配合,具体表现就是孔子对王室的要求主要在“德”,对政府官员的要求则主要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