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药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通过对中药命名的初步研究,我们总结出中药的命名理据,包括:空间理据、时间理据、形象理据、颜色理据、味觉理据、功用理据、药用理据、文化理据、综合理据等。  相似文献   

2.
对俄汉语植物名称构词理据进行研究,将植物名称构词理据分为直接理据性和间接理据性。两种构词理据建立在以下特征基础上:外形理据、地点理据、功用理据、生态理据、时间理据。同时,对俄汉植物名称等值构词理据进行阐述,其中包括10对直接理据名称、12对间接理据名称。俄汉语中名称理据的等值现象反映了语言与客观现实,与人类思维规律及其他心理过程之间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语言理据研究》全书共十一章,分别从理据和理据研究、理据的内部形式、理据性和任意性、语言系统内部的句法理据研究、语言系统外部的句法理据研究、理据的分类、探究语文理据的基本方法、探究文化理据的基本方法、理据的基本特性、理据研究的普遍性意义、理据学视角下的若干汉语现象等角度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了语言的理据.该书在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绩.  相似文献   

4.
汉语"马"词群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非常丰富的一个词群,对其进行造词理据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剖析"马"词群的造词法。在这些造词理据中,单纯词使用的是同源性造词理据和模拟性造词理据;合成词表现出来的是直接性理据、相似性理据和相关性理据;熟语中,成语的造词理据是典故性,惯用语的造词理据是相似性,歇后语的造词理据是相似性,谚语的造词理据是相似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以“屌丝”为例,分析流行称谓语的理据。流行称谓语的理据可以分为词内理据和词外理据,根据来源的不同词内理据,可以分为: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词外理据可以分为: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两种。本文主要侧重社会心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规则大多是有理据的,理据有语内理据和语外理据之分,语内、语外理据又各自包含多种理据。英语教师有必要建立理据思维,探索理据形成机制,并在教学中适当揭示语言规则的理据,以增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增强其对语言的悟性。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词汇中,大量词语的意义和形式、语义和语音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这种现象被称为词的理据。英语词汇理据可分为语音理据、语义理据、语法理据、形态理据和逻辑理据等。对英语词汇理据进行多元探讨,有助于英语词汇的深度习得。  相似文献   

8.
词语的理据是指事物命名的根据,反映出词语的表达形式和词义之间具有的某种内在联系。从宏观的角度划分,词语的理据有语音理据、构成理据、语义理据、文字理据、历史文化理据等类型;如果从事物命名所依据的角度来划分,还可划分出更具体细致的理据类型,如类属理据、方所理据、功能理据、事件理据、直感理据等。词汇的理据教学法是指将词汇理据研究的成果或思想应用于词汇教学中,形成一定的教学方法。运用词汇的理据教学法能弥补长期以来词汇教学的缺陷和不足:可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掌握词语的用法;能为课堂教学增添生动性、形象性、具体性及趣味性;大大提高词汇的记忆效果;而且在文化导入上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比英汉语言的主要词汇理据(语音理据、文字理据、形态理据和语义理据)的不同,初步探讨了词的理据中所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词语的理据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英国语义学家乌尔曼对词的理据性分析为理论依据,即语音理据、形态理据和语义理据,并根据英汉语言的特点,从这三方面比较分析了英汉语言词语的理据性,说明了英汉语言词语的理据程度都较高。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语数字的虚指意义实质上就是英汉语数字的修辞意义,而数字的夸张性修辞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主要从模糊语义学的理论角度出发,通过对比英汉语中数字夸张的各自表达方式,在探讨语用功能的同时试图挖掘隐藏在这些不同数字后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2.
黄犬奔马句是修辞学工拙论的经典句,对黄犬奔马句的语义进行分析,可以从各句中论元的论旨角色的区分,了解句子的信息分布结构,还可以通过焦点与预设、焦点的三分结构和λ演算得出黄犬奔马句多种语义解释。这些语义分析体现了焦点对汉语句子语义解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字谜和汉字修辞都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特色。字谜中的汉字修辞表现形式主要有:字形修辞、字音修辞、字义修辞。字谜在字形、字音、字义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修辞性能,对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具有神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重复在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除此之外汉语还有着丰富的叠词。这与汉语的语音文字特点、思维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而在英语中,语篇衔接手段以替代为主,重复多用于修辞和强调作用。汉语中合理的重复在英译时照搬原文往往容易出现冗余现象。汉语除去显性重复外,还包含着大量的隐性重复,若不充分考虑深层意义,翻译成英语时很容易产生冗余,降低译文的可读性。在汉英翻译时要注意两种语言重复现象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一定的翻译技巧避免冗余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 ,决定了语言结构上的差异和语言运用上的特色。汉语修辞与汉语语法一样 ,深受汉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和制约 ,具体表现为 :汉民族具象性、比附性思维方式使汉语修辞体现出生动形象的特征 ;汉民族重整体、直观感悟的思维方式使汉语修辞体现出简约含蓄的特征 ;汉民族求同一、重和谐的思维方式使汉语修辞体现出整齐匀称的特征 ;汉民族讲对立、求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使汉语修辞体现出错综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广大汉语教学工作者应重视修辞学在新疆少数民族高职汉语教学中的作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交际及语用能力有一定的益处。本文从修辞学渗透到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和修辞学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两方面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中,数词除了表示数目这一功能意义外,还有十分丰富的修辞意义和文化意义。数代是一种广为运用的修辞方式,其产生有着深刻的语言文化、心理文化和修辞文化根源,它是一种活泼机变的修辞方法,能与很多辞格兼用,具有很强的美学功能。  相似文献   

18.
电影《白毛女》对歌剧的改编,既赋予了作品更多的理想色彩,致力于提高作品主题的思想高度,同时也强化了电影的政治语义。而影片政治语义的强化,并未失去民间文本所固有的叙事魅力,反而以影像的方式强化了原作的民间话语修辞。影片把民间修辞与影像叙事进行了较为完美的融合,以对比意味强烈的蒙太奇手段来强调和渲染冲突,在这种视觉表象上,能较清晰地看到中国传统民间"比兴"手法的痕迹。同时影片进行了"虚实结合"的探索,把现实性和假定性"揉合"起来,使这一舶来的电影艺术与中国传统的民间传奇较为完美地融为一体,完成了从民间传奇到红色经典的跨越。  相似文献   

19.
宋代诗话与同时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后期诗论,在立足言意关系之辨,对诗歌技巧的关注,依经立义,对天赋诗人及其自然风格的推崇,随意性与系统性并存的表述等诸多方面都形成对等与呼应。而同是技巧论,基于或以为意义难以言说,主张立象尽意,或以为意义可以言说,主张修辞显义的不同的民族诗学传统,前者以追求意境、意象、妙悟、韵味等为内涵的意象诗论,与后者以追求贝蒂阿、白雅尼,玛阿尼等为内涵的修辞诗论,又最终走向另类异质,由此形成诗歌技巧论另类异质的意象诗论体系与修辞诗论体系。中阿诗论技巧论共同的“诗心”与“文心”及其民族特质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20.
文章立足于语文分析,从表层到深层,从显性到隐性,对《金瓶梅》书名所蕴含的修辞寓意进行深入挖掘,提炼、概括出书名的四层修辞寓意:第一层,点提小说中的三个重要女性的名字——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第二层,暗喻女主角的悲剧命运;第三层,象征西门庆及其家庭荣华的短暂;第四层,以“反讽”笔法映照《金瓶梅》世界的灰暗与卑污。这四层寓意,逐层延展,互相关联,共生于同一个语义场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