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9月,师范毕业的我怀揣着对人生的美好憧憬,踏上了渴望已久的三尺讲台.   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所只有一排平房的乡村小学,破破烂烂地"粘附"在绿树环绕着的村庄"尾巴"上.学校只有十来个老师,大都是住在周围村庄的民办教师,全校唯独我这么一个从9币范学校毕业的教师.……  相似文献   

2.
杨瑞清的乡村教育童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进坐落在南京浦口区五里村的行知小学校 园,就像走进了一个美丽的梦境:那掩映在绿树之中的一幢幢灰瓦白墙具有鲜明徽派风格的教学大楼,淡雅素净,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息,与周围乡村的田园风光组合得那样和谐,使人一下子联想到王维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诗句。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林散之题写的“行知小学”的校名为这所乡村小学增添了几分文化色彩。孩子们正在宽敞明亮的  相似文献   

3.
乡下的事和城里的事不一样。乡村是我和姐姐及小伙伴们最自由最开心的地方。假期里我们在乡村可以无拘无束、忘掉时间地玩儿,而在城里却被管得紧紧的,到时间就得回家,就为这,我特喜欢乡村。  相似文献   

4.
司空图绿树连村暗,黄花出陌稀。远陂春草绿,犹有水禽飞。吟读此诗,无异于赏画。映入眼帘的是,诗人信手拈来的富于形象的具体景物:绿树、村庄、黄花、小径、塘陂、春草、水禽。这一切,经诗人轻轻几抹,错落于其间,点饰于画面,一帧乡村春浓的速写便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5.
乡村生活     
来到乡村,全身上下都感觉特别的自由,特别的自在。来到乡村,又有一种亲切感,因为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来到乡村以后,听见树上的蝉在叫,像是在举行歌手大赛,白胡子老爷爷坐在树下,津津有味地给他的孙子讲起那优美  相似文献   

6.
正在湖南,如果谁不知道"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只能说明他最近既不关注新闻,也不看电视,更不上网。"爸爸去哪儿"给无数父母和孩子编织了一个温暖的童话。在那里,他们跟随"星爸"和"星娃",无忧无虑地撒娇、卖萌,让孩子真实、自由地在乡间空气里生活,享受乡村生活的艰苦与放肆。然而回到现实,很多家庭的主题,立刻由"爸爸去哪儿"变成了"孩子考哪儿"。没有了明星爸爸,没有了自由假期,只有繁重学业负担与考哪个"好学校"的焦虑。摆在寻常人家那些大石头、大Kimi们面前的,不再是陌生的乡村和未知  相似文献   

7.
《少年月刊》2011,(18):37-39
你见过这么漂亮的茅草屋吗?绿树掩映,鲜花环绕,充满着浓郁的欧洲乡村情调……  相似文献   

8.
童真如一曲叮当作响的泉,在青山绿树间率真地流淌;童年如一只寻梦的白兰鸽,任自由和畅想在蓝天中放飞。这人生最美的孩提世界,无时无刻不吸引着郑霞执着的脚步、爱恋的目光……“爱孩子,所以爱当孩子王;爱当孩子王,所以就终身无悔地爱教育事业……”这是郑霞13年前初为人师时写下的一段话。没有理由,没有原因,一切只缘于一个字——“爱”。  相似文献   

9.
浓荫夏日长     
正喜欢树荫,莫过于夏季了,特别是在乡村。一片树荫,就是一片清凉。"绿树阴浓夏日长",夏日,是不能没有浓荫的。乡下人,都喜欢在自家的大门前栽几棵树,树大了,就遮下一片片的树荫。溽热的夏天,太阳高高地照着,火辣辣地炙烤着地面,一有闲暇,乡下人就会跑到树荫下纳凉。女人们闲不住,手中总是拿着要干  相似文献   

10.
<正>匡庐北麓,长江南岸,一所学校朗朗书声,与相伴的鹤问湖涛声形成交响。校园内楼房俨然,绿树掩映,芳草缀地,景色优美。这就是屡次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国家级示范学校"的江西九江市鹤湖学校。  相似文献   

11.
<正>这是一片明朗宁静的天空,在这里,雏鹰展翅,自由飞翔;这是一片培育英才的沃土,在这里,绿树红花,共享阳光雨露,茁壮成长!松山三小紧紧围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科学发展,全面树立大教育观,以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为突破口,以发挥文化环境育人功能为出发点,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以读书活动为载体,积极打造书香校园。曾经有人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  相似文献   

12.
作品赏析     
绿树,彩虹,蓝天、白云、太阳,本是儿童最常用的绘画符号,在这幅作品中,这些符号通通成了陪衬,北京奥运才是真正的主角。可以看到,整幅作品中多处出现"北京"、"2008"、"beijing"、"奥运会徽"、"奥运五环"这些奥运标识,它们自然、巧妙地融入了作品中,会徽装饰五颜六色的气球、五环装扮巍巍的长城,让人丝毫感觉不到突兀。而这一切,足以见得北京奥运已经深深印在孩子心里,成为他们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和表现的题材。天地人、黄土绿树长城、蓝天白云太阳,这幅作品中的一切都是那么和谐。没有精确、没有逼真,甚至有些人物的表情我们  相似文献   

13.
乡村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生活的根基,自改革开放后,传统乡村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开始走向式微,乡村也不再是"熟人社会",年轻的村民们开始外出打工。所以要建设新时代的乡村共同体,需要结合发展伦理学的要求,首先要实现发展的目标——美好生活,即维持生存、尊重和自由,其次还需要结合发展伦理学的战略原则——"拥有足够"以"改善生存"、"普遍团结"。将发展伦理学与乡村共同体的建设相结合,可以为今天的乡村建设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人爱称自己的国家是"世界的小红点"。这"小红点"上绿树掩映,到处鸟语花香。每条主干道的不同车道之间均以树木相隔,路口的环  相似文献   

15.
图片新闻     
《湖北教育》2013,(6):46-47
1在音乐教室里,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扶着把杆、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在科技室里,几个学生正饶有兴趣地组装飞机模型……这是郧县茶店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乡村少年宫"里开展的多姿多彩的活动。郧县茶店镇中心小学"乡村少年宫"建成后,学校就对"乡村少年宫"运行做了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6.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提纲挈领地描绘了理想乡村社会的图景,这一图景的建设离不开美术语言的表达和塑造。美术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可以助力乡村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塑造新时代乡村视觉符号,达到美化乡村环境,坚定乡村文化自信,丰富乡村治理手段,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阜宁县城北初级中学坐落在阜宁县城的射阳河畔,这是一所闻名遐迩的品牌学校。校园绿茵如毯、绿树成阴,享有"花园式学校"和"百佳校园"之美称。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乡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乡村教育问题的破解需要关注乡村教育本身,要在乡村教育"在场"以及"乡土空间""乡村文化"脉络中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在地化教育能够为分析乡村教育发展提供有益启示.基于在地化视角,当前,乡村教育面临乡村教育文化价值观念"失魂"、乡村学校建设与乡村生态脱节、乡村...  相似文献   

19.
曾经迷惘怎样的读写结合才是有效的?我们一年级的老师用独到的视野与敏锐的课感很好地阐释了这个问题。《识字3》这篇韵文由于押的是"ɑ"韵,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公园、绿树、红花、小桥流水、宝塔……"又由于文中所描述的"转椅、火车、山洞、滑梯、荡船、木马……"都是孩  相似文献   

20.
写作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美育的过程,即充实学生的生活,并把这"充实的生活"自由地外化的过程。要在写作教学中实现美育的目标,必须解决以下两大问题:充实学生的生活;对这"充实的生活"进行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