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小说观念作为古典小说观念的终结和现代小说观念的萌芽,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维新运动前主要是继承传统,又在鄙视小说为"闲书"中出现一些新变化;伴随维新运动的酝酿与来临,小说渐渐受到较多的重视,社会功能得到关注与强调;资产阶级改良者大力提倡小说,着眼于抬高小说的社会地位,力争让小说进入文学殿堂.之后,鸳鸯蝴蝶派强调娱乐消遣功能的小说观念,表现出对传统小说观念的继承与回归.  相似文献   

2.
《百川书志》是明代高儒所著的私家藏书书目,收录了大量的小说和戏曲。高儒是中国第一位在书目中收录通俗小说的藏书家,他的小说观念对探寻通俗小说观念的演变和小说地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百川书志》中小说著录情况去分析高儒的小说观念的特色,并从他的家世背景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探求其小说观念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王蒙复出的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王蒙对小说创作发表了一系列的讲话与文章,其中关于小说结构的问题所占比重较大,形成了他的小说结构观。其主要观点是:进行小说创作要十分重视结构问题;小说结构包括篇章结构、线索结构、人物结构、情节结构、心理活动结构等;小说结构要突破创新、丰富扩展、多元并存、自由放松;是社会生活的变化决定了小说形式、结构的变化。由此体现出王蒙复出初期的整个小说创作观是主张杂色、丰富、鲜活地表现生活的小说创作观,体现出其世界观、哲学观的主导方面是突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中的辩证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在社会上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地利用网络,在利用网络学习的同时,参与并丰富了网络信息化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对信息化资源进行建设引起了社会普遍的关注与重视,对于信息化资  相似文献   

5.
明末清初小说作家明确提出“木铎醒世”的小说观念并反复阐述强调.其内涵主要包括存雅道、为世型、劝作善三个方面.明末清初小说作家群体对“木铎醒世”小说观念的极力强调,是小说史上前所未有的,他们对小说社会功用的重视和对时事的密切关注,深刻地影响了晚清时期的小说观念和小说创作,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史上是值得注意的一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作为先锋派的余华,他小说中的人物不再是单纯的指涉符号,作家的着眼点不是塑造人物形象,而是借这种形象传递自己的观念,即余华对世界、对人性的认知。论文就此对余华小说中涉及到的成人观念和非成人观念做了概念上的界定。然后分三点展示这两种观念在他小说中的具体表现。一是成人观念与非成人观念的初次冲撞;二是成人观念对未成人观念的侵入,展示小说中无处不在的成人对孩童的倾轧。三是孩童对成人观念的顺从,因为成人观念的侵入而导致孩童间一种以欺诈暴力为主的观念的盛行。最后部分,苦海尽头的一抹亮光。实际上是论述他创作观念转型后作品中成人与非成人观念的转变,作品比前期多了些生活的温情。  相似文献   

7.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已引起社会重视.它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问题.其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建设专业素养高的教师队伍,打造高效课堂,丰富作业形式等;同时,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8.
《太原大学学报》2019,(3):40-44
变形小说充斥着大量的虚实关系。现实与虚拟两个时空并存于变形小说,后者是对前者的模拟与再现,常存讽刺意味;遭遇者是异类与现实的媒介物,作者借助他推动情节发展,读者借由他认知异类世界;作者多用谐隐手法描绘异类,暗示其本相,带有文字游戏的色彩。《东阳夜怪录》作为此类小说的集大成者,继承和发展了变形小说的虚实观念与叙事手法,情节设置合理,人物塑造丰富,极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宋懋澄是明代后期杰出的文言小说作家,也是首位将稗说收入文集的文人。所作多篇都成为小说史、戏曲史上具有原创意义的佳作,这与他对稗官家言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宋懋澄小说的深层内涵与独特魅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情痴与情殇;好异与任侠;淑世与愤世。作者具有独特的创作观念,即选择典型题材抒写晚明社会各阶层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并将自己的批判意识贯穿其间,达到纪实性与创造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毕飞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是一篇非常精湛的小说,短短几千字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小说用最小的故事反映最普遍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及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劣根性:看客心理,引起了作者深切的忧虑。而母爱的出现,也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理想的期待之情。  相似文献   

11.
小说是人们最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古今中外的小说名著曾给人以美妙的享受,但若有人猛一问:小说是会么?也许会使人茫然。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说它简单,是因为它似乎不言自明,连小学生就能分辨出什么是小说,什么不是;说它复杂,是因为人们对它的本质的探讨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这里我们要谈的是捷克当代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它代表了本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一种新的小说理论思潮。 米兰·昆德拉一向以小说家著称,他的名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曾引起中国读者的强烈兴趣,而他小说创作上的成功与他的小说观念密不可分。他那别有见地的小说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的宗教观有着较丰富的近代政治、文化蕴涵。它批判了传统的宗教鬼神观念;指出政治重于宗教,而“宗教富于道德”,故又主张“以教补政”。它还拿宗教和科学对比,认定“科学自然较优”。作为革命家的孙中山,较多地吸收了基督教义中济世救众等积极内容,并从基督教重视主义宣传得到革命信仰为何普及的启示。而作为基督徒的孙中山,又给世俗革命点染了一些神秘的思想色斑  相似文献   

13.
这里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哈代小说的命运观念。一是其命运观念的来源:他小时候受到来自母亲及祖母方面的重要影响,儿时的种种记忆对他日后的创作影响深远;二是哈代所受的文学教育中,古希腊悲剧占有重要地位,尽管他作品中的命运观与古希腊的悲剧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二者同样具有的浓郁悲剧色彩、人物命运的无可逃脱、浓重的宿命感等等,却都让读者感受到悲戚、痛楚与难以言传的无可奈何和命运极端的不合理;三是追寻哈代小说悲剧命运观念的社会原因:当时的社会黑暗、贫富悬殊,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农村,使无数贫苦农民破产,坠入万劫不复的苦难深渊。无法改变的社会现实使得哈代不由得去相信命运,那强大的社会恶势力使他成为一个悲观的宿命论者。  相似文献   

14.
唐代是道教辉煌的时期,唐代传奇小说家将其文化底蕴融入文学创作,成就了唐传奇独特的文学内容与表达形式。尤其是道教文化底蕴中的神仙信仰、伦理道德观念和重视女性思想,深深影响了唐传奇的创作,促进了唐代传奇小说走向高峰。没有道教,就没有唐传奇丰富婉转的内容;没有唐传奇,唐代的小说发展无疑会滞后。  相似文献   

15.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存在众多犯罪问题。犯罪问题的由来不是无源之水:作家自身被赦免的囚徒身份,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当时俄国由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为他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另外,基于宗教信仰的原罪观念为作家创作提供了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6.
贾平凹一直在尝试着西方小说观念的本土化和古代小说观念的现代化,以散点透视式的聊天体去表述生活的日常性、琐碎性、原生态,以日常琐事、奇闻异事的破碎性、神秘性构建他的整体的意象世界,站在乡土立场进行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他的艺术个性造就了他,但也阻碍了他对自身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全书的灵魂。他法力无边,最令人羡慕的是他的七十二般变化,随心所欲,无所不能。自《西游记》诞生至今,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也经历了极为丰富的变化。他机智诙谐,妙语连珠;性格散漫,无拘无束;没有等级观念,见了玉帝、佛祖也不是毕恭毕敬。他忠诚、明辨是非、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他还是个急脾气,做事毛躁、  相似文献   

18.
“元小说”的概念最早诞生于西方,20世纪80年代“元小说”创作兴起并引起重视。“元小说”以暴露虚构,告知小说构成,作家自由出入“历史”,突出作者主体地位等为其重要特点。在我国,马原等先锋作家是其先行实践者。他们的创作,丰富了我国当代文学实践,并为文坛带来了一些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王蒙是意识流小说的第一代作家,给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冲破了传统小说观念,为小说创作在艺术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突破了传统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方式,而把反映现实生活的焦点集聚在人物心理内象的直接袒露上,以有限的篇幅充分展示主人公在特定的环境中涌现出的复杂丰富的内心活动,意识的自然流动,在人物处理、艺术表现上都有创新贡献。  相似文献   

20.
由于英国用大炮轰开了清朝闭锁的国门,外国列强纷纷进入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东西方文化冲突日趋激烈,传统帝制和支撑它的意识形态解体,传统小说和与之相关联的小说观念也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在作品性质上,由传统的视小说为"闲书",转变为以小说为启蒙民众的"通俗教育之利器"和学校"教科书";在知识归属上,由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的子部诸子之一类,改属于文、理、工、农、医等现代学科的文科之文学类;在作品内容上,从强调"羽翼正史",以故事情节吸引观众,到主张"今社会之见本"和"理想世界之描写",以塑造美的形象"陶融人之性灵";在文体分类上,从士人小说观念与民间小说观念的疏离,到明确区分民间小说的不同类型,即从统称一切通俗文学和讲唱文艺之小说,到注意区分小说的散文与韵文和书面与口头,从而使小说、戏曲、小唱三种文体得以独立.正是这些进展,传统小说观念逐渐获得了现代小说观念的丰富内涵,于是,近代小说观念成为传统小说观念向现代小说观念演进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