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的一门科学,离不开化学反应,而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所以一切的化学反应过程均存在物料守恒(即质量守恒、粒子个数守恒、元素守恒);化合物及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相等(即电子守恒).  相似文献   

2.
<正>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的量是高考化学中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两部分内容往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物质获得(或吸引)的电子数等于另一种物质失去(或偏离)的电子数,即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物质的量守恒.为此,我们要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正确运用好得失电子守恒方法,就能够掌握题目的解题技巧.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基本概念例1(2013年郑州模拟)把图2中的物质补充到图1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未配平),对该氧化还原反应型离子方程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3.
电子得失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应用电子守恒法大大简化了计算的过程量,提高了计算的效率.对历年高考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分析,总结了以下5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无论是一个反应还是多个反应,都应遵循电子得失守恒,把握这一点,常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下面就几种常见的反应形式作一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孙琮和 《中国教师》2010,(Z1):362-362
<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特征为化合价的变化。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时,必然有电子的转移,且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即电子守恒。根据这一原理,既可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又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快速计算。在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计算中,分析问题的着眼点,解决问题的落脚点,都是——电子守恒。因此,灵活应用电子守恒,能达到速解,巧解,事半功倍之效果。  相似文献   

6.
任何化学反应过程中都存在着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所谓"守恒法"解题就是以某种守恒作为依据,寻找某种恒等关系解题的基本思路.其特点是可以避开某些繁琐的中间过程,避免书写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守恒法解题的关键是寻找守恒关系,列代数方程式求未知数.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物质获得(或吸引)的电子数等于另一种物质失去(或偏离)的电子数,即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守恒.利用得失电子守恒来建立等式是快速解决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的基本方法.下面通过  相似文献   

7.
电子守恒法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电子守恒)的原则,建立等量关系,从而进行求解.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应用电子守恒法,可抓住关键,避繁就简,化难为易,巧妙求解.  相似文献   

8.
在高考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比较典型的题型有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等.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得失电子守恒法”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所谓“得失电子守恒法”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剂获得的电子总数必然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  相似文献   

9.
[解题原理]运用守恒法解题就是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它包括质量守恒、某原子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电荷守恒等.  相似文献   

10.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同学在这个问题上碰壁。而做好此类题目的关键在于得失电子守恒.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和失去电子的数目相等建立等量关系,只要抓住这一点,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下面我们结合几个例题谈谈得失电子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氧化还愿反应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得失电子,遵循的规律是得失电子守恒,即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以此为切入点的化学计算又是学生学习掌握的难点.但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善于积累,缺乏总结,因而对电子守恒法的题型感到束手无策.笔者将通过典型例题的剖析,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知识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随机进入教学"思想,从得失电子守恒规律的基本认识与应用、在具有"中间态"的反应体系中的应用、在多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中的应用等层次和角度,设计与解决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随机进入",促其实现对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规律的深度学习,建立变化与守恒观念,培养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只要我们掌握一些特殊技巧,对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就能迎刃而解.配平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得失电子守恒;二是质量守恒.下面本文介绍一些特殊配平技巧.。  相似文献   

14.
还原剂失去电子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数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核心,也称为电子守恒原理。根据这一原理,既可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又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快速计算,现将电子守恒原理在氧化还原反应解题中的应用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化学计算中,学生如能巧妙运用守恒的思想,往往能够避繁就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所以一切化学反应都存在着物料守恒(质量守恒,粒子个数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相等(电子得失守恒,电量守恒),化合物及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电荷数相等(电荷数)守恒,因此它们呈电中性。以上三点就是守恒解题的依据和基本题型。  相似文献   

16.
守恒计算问题是指利用某种量的相等关系进行技巧计算的一类问题,如凡是有电子转移的化学过程都遵循电子守恒(得失相等),在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主要表现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里,氧化剂中有关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数与还原剂中有关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数相等;而在原电池、电解池(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中主要表现在同一"电池中",在同一时间内,通过正、负极(或阴、阳极)的电子数相等.电子转移守恒(简称"电子守恒")就是依据这种等量关系来解题的,它的一般解题方法是设一个未知量,解一元一次方程.  相似文献   

17.
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遵循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同学们对氧化剂、还原剂都只有一种物质的反应,感觉分析起来非常容易,但是遇到稍微复杂的反应,比如多重氧化还原的反应,同学们往往把握不了关键,不能正确地分析.若依据守恒规律,不仅整体电子得失守恒,而且局部  相似文献   

18.
所谓“守恒”就足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为依据;寻找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总数绝对值相等,复分解反应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离子化合物及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几个连续或平衡反应前后某种微粒的物质的量相等作为解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李晓峰 《数理化解题研究》2005,(11):64-64,F0003
一、守恒规律 1.得失电子守恒:对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电子有得必有失,即存在“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还原剂失电子的总数”.  相似文献   

20.
一、在化学平衡计算中巧用守恒法 守恒法解题无疑是教师和学生都已习惯了的一种解题方法.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物料守恒等等.如果将守恒法引入化学平衡计算,尤其是多步连续反应的化学平衡计算中,将大大减少出错的机会,提高解题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