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有效地实施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信息化课程资源以及有力的学习工具.这是我们每个教师所面临的新挑战。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结合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发现,在数学学科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有如下几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被称作是教育教学史上的第四次革命,是近年来电子学、通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飞跃发展所带来的结果。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借助于声、光、动画、色彩等手段,  相似文献   

3.
周丹 《教育现代化》2005,(12):109-109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课标还强调要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走进了中学语文课堂。我们这里讲的信息技术就是现代信息技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运用使语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变革。伴随着这一系列变革,语文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创造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成为文化科学知识的研究者、促进者。  相似文献   

4.
课题研究方向 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形势,加大教育科研的力度,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我们成立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整合的研究”课题组,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1.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建设的整合,2、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整合,3.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有机整合。通过以上研究,使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内容的建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服务于学习方式的改变,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成为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逐步走进了教学当中.并且日益显现出其强大的作用。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声音、影像、动画为一体的特征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杨树辉 《天津教育》2013,(13):108-10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已经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教师应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规律及数学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笔试从教师的“会用”、“致用”和“用好”这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正迅速介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成为传播教育信息的重要工具。它改变了教育的方式、方法、体系,为学习者创立了更优越的学习环境,使教育的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它给传统的学校教育带来猛烈的冲击,给建立新型的教育方式提供契机,给教育功能的全方位扩展创造条件,有学者称之为“第四次教育革命”。这次革命改变了传统教育的面貌,创造了信息社会的新教育观念,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快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出21世纪国际竞争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文章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以兽医药理学课程为例,通过改变学生学习方法、转变教师教学角色、优化课程考核评价等途径,构建兽医药理学课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热点问题。在现代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的内容及方式也随着改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笔者试从三方面探讨数学教学中如何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语文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的重大影响,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迅速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并为教育提供了更多、更优的技术支持。尤其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学校的广泛普及,改变着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和学生观,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使现代学校教学在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等方面实现了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在科技发展日益迅猛的今天,作为教师,教会学生求知是义不容辞的,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教师从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转型为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一位教师是否优秀,已经不是看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能否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那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今天就必须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是一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像来优化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手段.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改变了学生被动参与与机械记忆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兴趣更浓,参与的主动性更强,思维更活跃.实现了以教师教为中心到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转变,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乐中求知。  相似文献   

15.
张友 《考试周刊》2010,(14):16-16
随着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人类开始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海涛 《四川教育》2009,(11):34-34
“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数学教学中正确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教师要“会用”、“致用”和“用好”。  相似文献   

17.
远程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提高和强化远程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和素养.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将使远程教育中双向教学活动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张宏 《湖南教育》2010,(1):54-54
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笔者由此引发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现代教育技术集图像、声音、图表、文字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直观、形象、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此,作为教育的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