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学莎 《科教文汇》2009,(15):22-2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通识教育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当前各研究型大学纷纷加强通识教育的课程改革,探析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哈佛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在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方面最具代表性的高校之一,本文通过对比两校在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总结经验,为我国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程教学现状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参考滨州学院实际案例,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和进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滨州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课程改革措施。本文对提高滨州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程的教学进行研究,以塔里木大学的实际案例为参考,通过对塔里木大学心理健康通识课的教学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对于促进塔里木大学心理健康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通识教育改革是哈佛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助推器,2007年的《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工作组报告》承载着哈佛新的教育理念。文章概述了哈佛此次教育改革情况,并结合西藏高校实际从培养目标、师资与教学、通识与专业融合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以期对西藏高校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唐春  夏睿 《科教文汇》2010,(29):40-41
通识教育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环节。当前高等师范院校通识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应在借鉴国外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对通识教育的改革力度,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规范管理等方面入手,探索出一种适应我国师范大学发展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郭瑛 《科教文汇》2009,(11):127-128
当前,全国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推行通识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大学英语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通识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却费时低效,难以发挥其通识教育的功能。本文试图从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出发,探讨如何进行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等全方位的改革来促进通识教育的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到底是什么,每个人对此都有不同的认识,至今在学术界对通识教育还没有规范性的表述,对通识教育课程构建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本文从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在高职院校面临的困难出发,阐述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及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综合分析、案例研究及文献调查等方法,提出要围绕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来设置通识课程,突出通识教育及其课程的内容与特色,以及要以通识核心课程为主并确保通识教育课程的难度,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与界限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要建立合理而科学的课程体系结构,以便能更好地克服通识课程结构比例失调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者认识到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以来,高等教育领域便掀起了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各高校开始梳理、建设大学通识课程,实施通识教育.但近几年来,通识教育的进展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为改善这一现状,我们必须找到影响新建本科院校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教师教学能力:教师教学认知能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师教学调控能力、教师教学评价能力、教师教学表达能力、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等是影响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应本着通识教育的原则,注意专业领域内知识的宽泛性,在专业课程教学作业环节渗透通识教育内容,并以开放作业形式体现出来。从而达到传授课程知识、提高设计能力、提升美感、拓展知识的多重效果,真正实现通识能力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培养目的。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考量要求。  相似文献   

12.
自19世纪,帕卡德(A. S. 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到了各个学科。本文以独立院校为样本,讨论现如今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在通识教育视角下,各大独立院校应该如果做好大学英语教学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民族院校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及特殊的地理环境优势,实行"三学期制"改革,邀请一些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优质师资来校讲课,提升教学水平,达到资源共享。并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招生就业面向情况,将科学教育专科专业课程按照"三大模块七小模块"设置,即:通识课程模块(通识Ⅰ 通识Ⅱ 通识Ⅲ) 学科专业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 专业发展课 专业方向课) 职业课程模块(含实习)。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的融入到教学中,对高校的通识教学课程的冲击非常的大,面对网路中丰富的通识类教育教学资源高校该如何取舍,本文将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为例,探索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嵌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的新实践;混合式教学是数字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重构教育教学形态的新探索。两者相融互促成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趋势。通识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通过课程思政和混合式教学相融合,提高通识课程建设质量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以“战略推演”通识课程为例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分析通识选修课课程思政的实践难题和混合式教学在课程思政中的应用价值,从内容设计、组织实施、考评反馈等方面探索出通识选修课程混合式教学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四化+四关”创新路径,实现品德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体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6.
沙红芳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3):190-190,296
通识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综合判断能力的完整的人,而大学英语教学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因此英语教学的内容和课程设置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周建锋 《科技广场》2009,(12):79-81
本文从通识教育理念、通识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要求、课程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对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指出了大陆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8.
罗云 《科教文汇》2014,(12):83-84
高等院校通识课的教学考核方式和评价是通识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动漫与服饰文化“课程教学实践及改革为例,通过对教学现状、考核方法及教学对象的分析,探索一种能够提高通识课教学效果的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19.
罗云 《科教文汇》2014,(4):83-84
高等院校通识课的教学考核方式和评价是通识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动漫与服饰文化"课程教学实践及改革为例,通过对教学现状、考核方法及教学对象的分析,探索一种能够提高通识课教学效果的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20.
推进通识教育的核心任务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本文以通识教育课程——汽车文化基础的建设为例,分析了开设本课程所涉及的学科,说明了其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