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庆 《考试周刊》2009,(46):36-37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公民道德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是以良好的公民道德为支撑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需要有良好的公民思想道德为支撑,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新时期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重视道德教育,健全道德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创建道德环境,强化公民自身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然而,封建社会思想道德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我们应关注思想领域的发展动态,排除障碍,以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其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学更须致力于大学生精神的培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建设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大学生建设和谐社会的现代公民意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建设和谐社会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5.
范春英 《文教资料》2006,(24):73-74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荣辱观的积极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保障,是新时代公民的生活准则,是对全社会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提出的普遍性要求,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构建新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的是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道德失范,扬弃传统道德,发展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到胡锦涛提出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我国新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已基本形成。要在实践中使之转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必须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激励公民道德实践与追求;必须强化约束规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大力褒奖道德典范,培育公民“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7.
略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公民教育对于提升公民素质与能力进而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民教育的基本思路。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建设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公民这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公民教育,提升公民的素质与能力来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是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逐渐形成,并日益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网络文化对和谐社会的发展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网络文化视角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深刻理解和把握两者的辩证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思想道德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新主题,大学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生力军,良好的大学生公民教育将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支撑。明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涵,探讨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和实施途径等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八荣八耻"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一论述,对将来承担构建和谐社会重任的大学生来说更具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文化元素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精神道德等内涵,是我国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和努力,在适应中国国情和适应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国佛教界对教理、教义的阐释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和对国家方针政策理解的内容,为规范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做了许多有益工作。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今天,发挥佛教文化中的有益成份,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的本质是道德化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道德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道德为公平的社会及制度设计提供道德价值依据及道德支持;道德调节方式是政治法律制度等调节方式所不能替代的,道德调节能够从心理、思想上解决和谐社会的矛盾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道德对个体品质和德性的塑造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途径,同时道德还为经济发展提供合理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民间信仰对民众思想观念的影响是深层次和潜移默化的,于无形中塑造着历代世人的行为方式,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文化品类中占据重要位置。傩文化信仰作为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有丰富的内涵,有着深刻的思想、道德、伦理等价值,以包容随和的亲和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新时代仍旧发挥着多种社会功能,对消解民众的焦虑情绪、净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弘扬社会主义传统道德、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新形势下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从社会学的视角看,社会认同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目标,也是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能成为服务、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的原因所在;社会动员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功能,也是核心价值体系服务、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建立的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宗教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同时要求建设和谐的宗教,宗教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水平。因此,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宗教建设问题,不仅有利于引导宗教自身和谐建设,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和谐社会的提出赋予了和谐教育新的内涵和使命。现根据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运用管理学中的X-Y理论,把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出构建"和谐教育"模式及构建模式的原则,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获得"1+1〉2"的整体效应,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的涵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符合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广大青年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式。在大学生中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