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理智] 古罗马西塞罗说智者受理智的指导;常人受经验的指导:愚昧受需要的指导:而野兽受直觉的指导。——《写作语典》-P601 [光明] 黑格尔“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2.
思之 《家长》2011,(12):35-36
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是符合心理学原理的。从本质上讲,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在和其他事物的对比中存在的: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明;没有苦,就没有甜;没有丑,就没有美……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形成对比感,会有利于事物的差异或共同点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从而被感知者有效感知,这叫做“对比效应”。  相似文献   

3.
劳伦斯小说中的“黑暗”象征意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拟从“黑暗”与人们的生活、情感及情绪的变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黑暗”与光明、生命的连结等诸方面,阐述“黑暗”这种象征在D·H·劳伦斯小说中所包含的深刻意蕴。了解了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劳伦斯的小说的深刻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光明和黑暗     
一个人来了来为光明作证那些为黑暗作证的人却早就来了一个人来了来为光明作证为黑暗作证的人却来了无数个对不起我当然按照数量来判断但我并不坚持他们就是黑暗他们不是黑暗但他们引起了黑暗他们不是黑暗但他们妨碍了光明【解读】这首诗选用了一系列在语义和情感上相互对立的词语 ,诗歌的意义就在语词构成的内在张力和语义的悖反中生发出来。“黑暗”和“光明”是贯穿本诗始终的一组相反相成的词语 ,反复出现 ,作为人生世相的阴影及其对立物的喻称 ,是本诗题旨关键所在。诗歌前三节还反复使用了另外几组对立性词语。第一节中分别对应于“光…  相似文献   

5.
生活是美好的,暂时的困难咬牙忍住——仿佛蝉,为了一周的光明,可以在地下最多忍受长达十七年的黑暗。“天亮”不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心中不死的信念。如果你硬要说“天亮”就是“光明”,我也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6.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抒情诗式的童话。这美丽的童话世界,会使你感受到诗一般的境界,体味到其中汩汩流淌着的爱。这篇童话的情节发展比较简单:一位盲孩子生活在黑暗里,他的日子过得很寂寞;“影子”的陪伴,给他带来了温暖,让他快乐;来自萤火虫的爱、影子的爱、以及太阳、月亮的爱,使他获得了光明。在这篇童话里,爱和光明的照耀可以战胜黑暗和不幸,创造奇迹,让人间变成天堂。困境中的盲孩子并没有被黑暗压倒,对生活的热爱,使他即使眼睛瞎了,还那么地喜欢大自然:眼睛看不见了,就去听、去触摸、去嗅身边的世界———心中有爱,困境就扼杀不了他…  相似文献   

7.
黑与白     
俗话说黑白分明。曾记得在小学测试中反义词填空:“黑”的反义词是什么,于是不假思索地填上“白”,后面便会打上一个红红的大钩。黑白永远泾渭分明。可是,也曾想过,为什么人们说黑暗孕育着光明呢,而在人们心中白也就是光明的象征,可太阳上也常出现黑子。  相似文献   

8.
春有没有来?     
春有没有来?我带着疑问来到田野……我问小草:春有没有来?小草说:来了来了,是她给了我力量,让我冲出黑暗,见到光明。  相似文献   

9.
好奇怪,我居然想要当“小偷”。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对我来说是一份美好的职业。为什么?因为我成为“小偷”,会偷走黑暗,让那些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人们与光明同行,让人们的心灵更纯净;我会偷走地球上所有的垃圾,做个环保“小偷”,让地球重新找回以往的风采。  相似文献   

10.
另一种绚烂     
在盲聋童生活的黑暗世界里包含了各种绚丽的色彩,万簌俱寂正是一首最动听的歌,而残缺的美比圆满更加震撼人心……原来一直以为盲人生活在黑暗中。进入盲校才知道,对先天性全盲学生而言,黑暗是那样难以捉摸———因为他们根本不曾领略过光明,从来没有看到过五彩缤纷的世界,从来没有看到过父母甚至自己的模样,这样的世界会是什么景象?我不愿想像不敢想像也无法想像。那一次,不知怎么的我们就聊起了颜色。“老师,太阳就只能是红色的吗?”我有点无奈:“你说呢?”“我觉得朝阳碧绿,充满了生机和希望;夕阳惨白,安静中略带一丝忧郁。”我随口应…  相似文献   

11.
“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卑贱的情操,而是永不会被卑贱的情操所征服;真正的光明不是没有黑暗的时候,而是不会被黑暗所湮没。”因此,真正的教育者,不是没有失误,而是他总会从失误中汲取新的前进力量。  相似文献   

12.
感悟红尘     
“这个地方怎么不安盏灯?黑灯瞎火的,崴了脚可不是好事!”一个人在埋怨。另一人接口:“光明在你心中,没灯算什么!”随后的我猛地一怔:光明在我心中? 那段时间,我因为成绩不好而陷人黑暗,常觉得这个世界太让人失望,几乎把信心丧尽,只因为有了那句  相似文献   

13.
《新作文》2007,(4)
爱心无价。它像一颗启明星在生命的地平线上升起时,人们看到了希望。是它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是它将我们带进了一个新的光明世界。  相似文献   

14.
灯亮了     
黑暗中,灯亮了.灯给人光明,给人温暖.在一瞬间,灯让我们从黑暗到光明.安琪,我的挚友,你是我生命中的一盏灯. 那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夏日,天空乌云密布,空气闷热至极.忽然,一道道闪电,划破了乌云,撕裂了天空;一声声雷鸣,炸响在我们的耳边.教室里却异常安静,呼吸声清晰可闻,正在进行的是一场数学模拟考.“时间到!交卷!”监考老师坚定地说.“怎么办?还有一道题……”我的心吼着,推托着极不情愿交卷.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1月,笔者在香港访问了早已闻名世界的光明使者——莱斯里·凯博士(Dr.1eslie Kay)。他曾发明了水下鱼群超声波寻迹仪、金属内部超声波探测仪、心瓣膜疾患扫描仪等。早在1965年,他的“声波扫描新理论”就获得了“英国科学成就奖”。使我最感兴趣的是他研究和开发了能够使盲人用声音去“看”世界的凯氏超声波导盲仪(见题图)。它的功能就像手电筒能帮助人们在黑暗中看到前方物体一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小桔灯》的故事发生在抗战胜利前夕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那时抗战胜利的曙光已出现在地平线上。中国大地上,正酝酿一场光明与黑暗的大搏斗。文中所写“阴沉”的天气、“迷茫”的山景,“黑暗潮湿的山路”,既是自然景色的真实描绘,又暗指国民党统治下政治环境的黑暗。这样《小桔灯》所反映的旧中国的社会生活,恰与文章结尾和开头点明的新中国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7.
一位哲学家说过:“在纯粹的光明中与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都无法显露出来。”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常将细心与耐心过多地倾注在那些成绩与品行相对落后的学生身上,却忽视了生活在老师的表扬和同学尊敬的光环中的好学生,同样需要教师的谆谆教诲,师爱的时时滋润,帮助他们驱散“高处不胜寒”的惊恐与压抑,正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培植健康的心理与人格,学会理解,学会爱。本期的班主任手记就让老师来说一说优秀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在黑暗中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海伦·凯勒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再塑生命》这篇课文选白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课文的主线十分清晰,写莎莉文老师“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用中国常用的话来说就是“再生父母”。  相似文献   

19.
秦楠 《高中生之友》2023,(Z1):54-56
<正>20世纪30年代,中国处于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战火连绵,百姓流离失所。特殊的历史环境必然产生新的审美需求,在文学领域,浪漫主义诗潮悄然退却,现实主义诗潮逐渐兴起。许多诗人拿起手中的笔,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揭露社会的弊端,抨击现实的黑暗。其中,有一位诗人独具一格。他不仅采用批判的方式进行写作,而且手持精神火炬,呐喊着:“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他渴望光明、追逐光明、传播光明。他便是著名爱国诗人——艾青。  相似文献   

20.
人在黑暗中走的时间长了,便渴望得到一丝光明,也只有拥有了自己的光明,才能有信心走下去。四年前的一场火灾,让我彻底失去了我的光明——火灾在我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