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儿时问过的许多“为什么”如今大都已经成了常识,其实现在所谓的“常识”有许多还是没有回答出来的“为什么”,尤其是那些关于我们自己神奇的身体的问题。什么时候我第一次意识到我的存在?什么时候我第一次做梦?什么时候我第一次听?什么时候我第一次看?割下的头还能存活吗?人体能预测地震吗?是否有一天我们可以用机器人来代  相似文献   

2.
看了这个题目有什么感觉?丽丽说了:“爱?还用学么?我爱乔丹,爱仔仔,爱小贝……那些漂亮的大帅哥我都爱!”男孩大军也说: “爱,不用学!长大就会了。我表哥就快结婚了,那就是爱呗!”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番禺中学的晓星同学问: 最近,我老是在报纸、杂志上看到“灰领”这个词。以前我只听说过“白领”“蓝领”,后来又好像有什么“金领”,现在又来了个“灰领”,可真把我搞糊涂了。这个“灰领”到底指的是哪一种人昵?它和“白领”“蓝领”“金领”那些“领”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4.
易拉罐沙球     
开学了,老师问我们:“你们暑假里有没有喝过可乐?”“喝过!”大家齐声说。“你们那些空易拉罐怎么处理的?”有的说:“扔了!”,有的说:“卖了!”“那你们想过没有,空易拉罐可以做一些有用的东西,可以让废物变成宝贝呢。”咦!我怎么没想到呢? 我想,空易拉罐可以做什么东西呢?回家后,无意中,我听见音乐声响起,“沙沙……”沙球的有节奏的响声更增加了乐曲的魅力。我  相似文献   

5.
在《奶奶的星星》里我写过:她学《国歌》一课时,把“吼声”念成“孔声”。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奶奶立刻不语。 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  相似文献   

6.
根据教学实践,每上完一堂课,我经常让学生反思:“这堂课我学会了什么?怎么学的?”“我明白了什么?”“我还有什么疑惑?”“我有什么好的建议?”。更侧重引导学生反思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如“我明白了什么”、  相似文献   

7.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宇,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那些花草当然有它们的名字,植物学上的名字,但是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人们通常称它们什么,我只能称它们为野花草。“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因为天气冷,它缩成一团,所以看起来更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小红花怎么会做梦?当然是诗人  相似文献   

8.
教育随笔     
陈丹 《教育艺术》2004,(10):41-42
一 当学生谈到对现在所学知识、科目为什么没有兴趣时,许多学生认为现在所学的知识今后没有用处。“为什么我们非要学习这些没有用的知识呢?”是学生经常爱抱怨的一句话。 现在的学生己不像我们读书时,老师教什么就好好学什么。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实用的眼光看世界。但由于年轻缺乏社会阅历,以及对自己和社会了解不够等原因,看得不够全面、正确。作为老师应该对他们这样的想法加以分析和引导,一旦学生没心思学习了,他就不会再做任何努力,而浪费宝贵的时光。我有时就反问学生:“那什么知识才有用?你是否只学这门知识就够了?每个人都考虑一下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对女儿说:“今天我要带你到一个霓虹灯洗澡的地方去玩。”“霓虹灯洗澡的地方?”女儿睁大眼睛,看着我,“那是什么地方?我怎么没听说过?”“没听说过不等于不存在嘛,”我卖着关子,逗引着她,“那可是大上海最最美丽的地方吆!不过现在暂时保密,反正到时你也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0.
中学的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不少学生视为畏途。有人甚至深恶而痛绝之,发出这样的诘问:现代社会,科技时代,还学那些“老古董”究竟有什么用?在经过了先后几次“文白之争”的讨论之后,中学语文界已基本达成了共识:文言文仍然需要学。现在不是学不学文言的问题,而是如何强化中  相似文献   

11.
去年夏季的一天,早该放学的女儿一直到天黑才回来。我正着急呢,女儿推门进来了,脸上略显疲惫而又神情严肃地说:“爸爸,我真担心……”我的心一沉,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问她:“担心什么?”“白色污染——一中门口那些卖饭的,把塑料袋,一次性饭盒扔得满地都是,我和万位宁放学后捡了半天也捡不完,怎么办?我真担心……”说到这里我明白了一切,看着女儿那紧  相似文献   

12.
本刊上期讨论“课程改革是否会带来学生水平下降”的时候,有位网友在论坛上跟贴说“我认为首先要明确的是学生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机械的、静止的知识不是越多越好!新课程提出要学那些有用和有价值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无用”?什么是“有用”?这似乎与时间期限的长短很有关系。让我来举三个例子说明那些短期看上去“无用”的知识,在长期的巨大有用性。第一个例子是关于理科的,是物理学的例子。佛来克斯纳是一位对美国教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当年  相似文献   

14.
访谈中的男嘉宾小赵,26岁,毕业于民族大学声乐系。主持人问:"现在在做什么工作?月薪多少?花费多少?"小赵说:"在教街舞,月薪2000左右,每月花费大概六七千吧,有时还会多一些。"主持人又问:"现在是不是在接受家里的援助?"小赵说:"是的。考上大学后,母亲为支持我,把家里的房子卖了,然后做清洁工。"说到这儿,他哽咽了,"我父亲突发脑溢血,在等我拿钱回去救命。"主持人诧异地问:"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这么高的花费?""因为我租房子每月要花1900元,还要学钢琴,置办服装花费也大,还有些日常开销,差不多这个数吧。"  相似文献   

15.
曾听到家长的抱怨:“我问儿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儿子说就是玩,玩沙、玩积木、看花看树看动物。你们幼儿园到底学不学知识呀?”也曾听到妈妈们这样讨论:“我孩子总是不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就知道玩,啥也不会,从没听他唱歌或讲个故事。” 到底什么是孩子的学习?孩子该学些什么?孩子们应该怎样学习?这些一直是困扰着  相似文献   

16.
富商与乞丐     
富商住在城市的“富人区”中一所豪华别墅里,这些天总有一个二十几岁破衣烂衫的乞丐在这一带行乞,每次见到富商出来就冲他伸出脏兮兮的手讨钱。富商一连对他施舍了几次。这天乞丐又向他乞讨,富商就和他攀谈起来。“你知道吗?”十几年前我还只是个拾破烂的,跟你现在的情形差不多。”“是吗?”乞丐好奇地问:“那你是怎么发财的?”富商对乞丐讲了自己的致富经历。那些年家乡闹灾,他就进了城,靠拾破烂卖,勉强混个温饱。一天,闲着无聊,他对一个易拉罐发生了兴趣。拾一个易拉罐才能卖几分钱,如果把它熔化了作为金属材料卖,是不是能多卖些钱呢?于是…  相似文献   

17.
曾听到家长的抱怨:“我问儿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儿子说就是玩,玩沙、玩积木、看花看树看动物。你们幼儿园到底学不学知识呀?”也曾听到妈妈们这样讨论:“我孩子总是不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就知道玩,啥也不会,从没听他唱歌或讲个故事。”到底什么是孩子的学习?孩子该学些什么?孩子们应该怎样学习?这些一直是困扰着  相似文献   

18.
童年趣事     
小时候我懵懵懂懂的,做了许多有趣的事,现在大人经常提起,我觉得很好玩。那时在农村老家,大爷收鸽子卖。有一次,死了一只鸽子,炖了炖给我吃。鸽子肉嫩味美,我很想再吃。当大爷又收来鸽子的时候,我拍着笼子对鸽子说:“鸽子鸽子快点死,朔朔吃肉!”大爷听了哭笑不得。我才一岁多的时候,妈妈开了个副食品店。我看见别人一说买什么东西,妈妈就给他什么东西。一天我也学着别人的样子,说:“买东西!”妈妈笑着问我:“你买什么东西?”我小肚子一挺,理直气壮地说:“糕!”妈妈笑着把手一伸,说:“拿钱来。”我当时傻了,不知道买东西还要用钱。上幼儿园的…  相似文献   

19.
成长圆桌     
我读初二了,有时显得很自信,有时又很忧愁。我有个毛病: 要做作业时,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做呢?”想背书时,又会想:“背了有什么用?别人比你学得快,你再慢点又有什么关系?”想拾起信心重新再来时,又会想:“有什么用呢?反正学不好。”事实证明,我有信心的时候能把许多事情做  相似文献   

20.
现在倡导教学反思,有的老师说:“课后反思非得流于书面形式吗?实际上每个老师上完课后都有反思,只是没有以书面的形式写下来而已。有写的必要吗?”曾经,我也一度这样疑惑过。但猛然间,头脑里一闪,我仿佛又回到了刚毕业时傻乎乎的我……刚毕业时,年轻的我在教学的知识和经验上是青涩的,但在教学干劲上却洋溢着青春不服输的激情。每当我上完一节课回到办公室,有什么灵感,总是急急忙忙写到教本相应的地方,像是书的“批注”。记得刚毕业时的那个教本,我一直用了多年,不是因为勤俭节约,而是因为舍不得我的那些“批注”。那里面有我的教学得失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