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读者看报,首先要看标题。标题标得好的确能使文章生辉,吸引读者。制作标题,是一项政治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工作。怍为地区一级的地方小报,其读者对象是工农群众和基层干部,因此标题的制作必须通俗化。朴实自然,通俗易懂的标题,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下面我就新闻标题通俗化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新闻标题在报纸版面上有着特殊的作用。人们形象地把标题比喻为“新闻的眼睛”、“报纸的门面”、“读者接受新闻信息的必经通途”。标题的好坏,直接体现了编辑的水平,影响到新闻的宣传效果,反映出报纸质量的高低。因此,努力提高标题制作的水平,是每个编辑人员应予重视的业务课题。对于地方小报来说,标题更显得非常重要。小报文章小、篇幅短,要使短短的几百字的新闻容纳更多的信息,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就不得不借重标题这方“宝地”做文章,根据小报的特定读者对象,制出通俗易懂、准确鲜明、生动活泼的标题来概括新闻内容,表达编辑思想,使我们的读者一看标题便觉听之有声、视之有形、品之有味、触之有感、闻之有香,引导他们兴趣盎然地读完报纸,受到启发、教育。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探讨了标题制作中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标题与导语的关系;题文关系;艺术化与通俗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主要读者是农民的小报,在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的新形势下,怎样把宣传搞得尽可能通俗化,使所宣传的科技知识,既适合农民的需要,很有用,又让农民看得懂,愿意看,这是小报小办的努力方向之一。我们小报提出办好科技专栏,应该努力做到“文化低的看得懂,不识字的听得懂”。开辟科技专栏两年多以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地方小报如何开发“信息源”,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愿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摆在地方小报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从实践中感到,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开发。立足本地。这是地方小报的最大优势。小报版面容量有限,无法包罗万象,特别是周二、周三刊的地方小报,更是无法与大报、日报竞争。但在收集和发布地方信息方面,其它报纸就不可能比当地小报来得方便及时。从这个角度去看,地方小报虽有版面小、周期长、视野窄等劣势,但其不可多得的“地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我们接收信息、阅读信息的方式,新旧媒体新闻标题正在互相影响,旧媒体标题制作为新媒体提供了基础,新媒体对旧媒体的标题制作进行着浸润与改变。本文以报纸标题和微信标题为例,对新旧媒体标题制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地方小报如何开发“信息源”,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愿望,努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摆在各级地方小报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在这方面,我们根据本报的探索和实践,谈几点体会。一曰立足本地。这是地方小报的最大优势。瞬息之间,世界上产生的信息何其繁多,作为地方小报在“大”与“多”上是无法与大报、日报竞争的。但获  相似文献   

8.
正新闻标题制作是当前采编业务中的一项薄弱环节,提升标题制作水平,也是增强把握导向能力、服务大局意识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新闻标题是报纸的眼睛,好的标题最能直观地反映一份报纸的风格和水准。近年来,无论是党报还是都市类报纸,都对提高标题制作水平越来越重视,在如何让标题更加出彩、抓人眼球上采取了很多措施,也见到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毋庸讳言,我们目前的标题制作水平离读者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地方报纸标题制作水平不高,不仅表现在好标题少、平庸的标题多,而且大量的标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通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长",二是  相似文献   

9.
地方小报如何开发“信息源”,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愿望,努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摆在各级地方小报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在这方面,我们根据本报的探索和实践,谈几点体会。一曰立足本地。这是地方小报的最大优势。瞬息之间,世界上产生的信息何其繁多,作为地方小报在“大”与“多”上是无法与大报、日报竞争的。但获  相似文献   

10.
成效显著、成绩斐然、活力大增、长足发展、硕果累累、再铸辉煌、登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翻开报纸 ,瞅瞅消息的标题 ,这些词语人们很是眼熟 ,真可谓一不留神就能碰到。这些词语 ,感情色彩浓厚 ,文字言简意赅。孤零零地看这些词语里的某一“个体”的话 ,用来叙写某单位事业有成、某地兴企有方 ,也许没有什么不妥。但是 ,南方北方 ,大报小报 ,若大家别无选择 ,一哄而起 ,一拥而上 ,就显得用来制作新闻标题的中国语言太贫乏了。若一家报纸 ,不论是写春华还是写秋实 ,一年四季 ,长年累月 ,不厌其烦地老用这些词句制作标题 ,就使这种单一的新…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新闻标题的拟定 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一般是先把新闻的中心内容用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来,然后再根据标题字数的限制加以取合来制作.  相似文献   

12.
盐阜大众报是江苏省唯一的地区小报,创刊于1943年。在革命战争时期,报纸办得较有特色,主要表现在大众化、通俗化上,深受军民的爱戴。自去年1月复刊后,我们继承小报大众化、通俗化的优良传统,在一年中发表了48篇“说唱新闻”,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何为“说唱新闻”?概括地说,就是说唱的形式,新闻的内容,它是介于说唱文艺与新闻之间的一种“边缘文体”。采用这种报道形式,别具一格,使当地农村文化水平较低的社员群众乐于接受。请看:“一段荒圩二亩四,半年收入九百几。谁叫荒  相似文献   

13.
地方小报如何开发“信息源”,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愿望、努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摆在各级地方小报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严峻的课题。在这方面,我们根据本报的探索和实践,感到可以从三个“立足”上去开发。一曰立足本地。这是地方小报的最大优势。瞬息之间,世界上产生的信息何其繁多,以报纸有限的版面  相似文献   

14.
如何办好地方小报的副刊?我们认为,要办好小报副刊,必须坚持“三个为主”,即以本地读者为主、以本地题材为主、以本地作者为主的编辑方针。以本地读者为主。这是我们办好小报的立足点。一张地方小报,如果脱离本地读者,它就失去了自己的立足点。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我们的副刊努力做到靠本地的读者“近”些再“近”些。大理被国务院定为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之后,本  相似文献   

15.
大气与凝练     
对“大气”二字的认识是基于我们“产经新闻版”的整体风格来考虑的。产经新闻版版面风格凝重洗练,简洁明朗,标题的字号也要比其他版面的标题大一些。因此,我们不可能做一些“花花草草”的标题,也不可能像一些小报那样在标题上玩“噱头”,否则,不仅会失去自己的个性,也会“因题害义”。  相似文献   

16.
唐晓安 《新闻前哨》2001,(12):37-38
读报看题,题好一半文。标题在报纸上的作用不言而喻。如今有关标题的制作技艺的各种论述,不时可见。许多论述值得我们去借鉴,但真正要使标题制作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笔者认为,那是一种努力的方向,只可追求不可强求。对于大多数从业者来说,还得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纵观当前报刊上种种标题现象,下气力从下面三个方面做好,我想这是制作标题时应具备的基本功。 一、正确认识准确、简洁、生动的关系。 制作新闻标题,首先要求准确,其次是简洁,再者是生动。 1、准确。准确是新闻标题的生命,也是制作出好的新闻标题的基础。判断…  相似文献   

17.
标题和文言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学遗产。许许多多名篇佳作,清辞秀句,可供我们写作时借鉴。毛泽东同志曾经谈到学习语言的三种途径,其中向古人学习有生命力的语言便是一个重要方面。仅以制作标题而言,能够十分熨贴地选取一些文言警句、文言句式和文言虚词,既可精炼标题,又能使标题蕴含丰富,收  相似文献   

18.
一、妥善驾驭词汇制作标题词汇,也叫“语汇”。它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制作标题,离不开词汇。从实践来看,驾驶词汇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标题制作水平的高低。①同义词的标题。将同指一事物的两个或多个近义、等义的词交替使用,使标题富有变化,有利于增强表现力。例如《人民日报》1979年9月7日的一则标题:  相似文献   

19.
消息与通讯,是报纸上两类十分重要的新闻体裁。我们常说的新闻标题,大都是指这两类新闻的标题。因而,我们讲新闻标题的制作,也就不可不研究这两类文体的标题特色。通讯的标题与消息的标题的制作,除有其共性之外,又有不同的特色。二者相比,大体说来有这样的一些差别:第一,从标题的内涵上看,消息标题要具体实在,通讯标题则多以点到为止,引而不发见长。由于消息的任务,主要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及时而迅速地把发生的新闻事实报告给读者,因而它的标题多属于概事表意明确实在的实题,即便是虚实结合题,也首先要立足于概事表意的明…  相似文献   

20.
新闻标题最忌千题一律,没有“个性”的标题当然不会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此篇谈谈富有地方色彩的新闻标题制作。地方特色鲜明的标题是具体而可感的,它能够避免标题制作空泛或大而无当的毛病,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