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实验装置 2 实验步骤与现象 2.1 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2.2 在三口瓶中装入11ml干燥的苯和0.25g铁屑,分液漏斗中装入大约5ml液溴,左边贮水瓶内盛装约20ml水,右边干燥管中装入适量的碱石灰.  相似文献   

2.
1 改进的目的一次装入溴和苯 ,多次重复实验 ,避免溴蒸气污染教室空气 ;易于控制反应 ,操作方便 ,现象鲜明。2 实验装置3 操作与现象3 1 在实验准备室里根据实验次数 ,按每次实验约 1ml苯 0 5ml液溴 ,向a中先加苯再加溴 ,然后盖上瓶塞。3 2 课堂演示前 ,在烧杯c中加入 2 0 %的NaOH溶液。在分液漏斗b中加入少量从机床下捡来的螺旋状的铁屑 ,塞上带分液漏斗a和导管的双孔胶塞。在d中加入四氯化碳 ,e中加入水 ,在f中放入浸有浓氨水的棉团 ,然后将A、B、C连结起来。3 3 关闭b的活塞 ,慢慢打开a的活塞让少量的溴与苯…  相似文献   

3.
运用贮气瓶贮存气体,在课堂中可进行边讲边实验,我们在甲烷、乙烯、乙炔的性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一种简易的贮气瓶的组装和使用方法。用广口瓶、分液漏斗、三孔橡胶塞、橡胶管、弹簧夹等常用器材,就可组装成如图1所示的简易贮气瓶。图1 简易贮气瓶   图2 代用的分液漏斗贮气时,在瓶中装满水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然后将导管A的弹簧夹打开,使其跟气体发生器连接,气体由导管A进入瓶内,水由导管B排出,待瓶内的水面降至一定程度,停止进气(注意:导管B在瓶内不能脱离水面)。凡难溶于水,且通常条件下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如甲…  相似文献   

4.
3 操作,3.1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在A、F中放人少量水,使水面浸没漏斗颈下端和导管口,打开弹簧夹c、d、e,关闭弹簧夹a、b,在E下部稍加热,若在A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F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表示装置不漏气。  相似文献   

5.
1 原理 N2+3H2铁触媒(→←)△2NH3 2 装置 (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3 操作 3.1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在A、F中放入少量水,使水面浸没漏斗颈下端和导管口,打开弹簧夹c、d、e,关闭弹簧夹a、b,在E下部稍加热,若在A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F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表示装置不漏气.  相似文献   

6.
苯跟溴的取代反应实验新法福建省石狮市石光中学(362700)蔡尧坤一、实验用品:500毫升圆底烧瓶、60毫升分液漏斗、500毫升烧杯、U形管、干燥管、T形导管、导管、橡皮管、橡皮塞(涂上石蜡)、玻璃棒、止水夹(3个)、铁架台(附铁夹2个)。苯、澳、铁...  相似文献   

7.
苯与溴的取代反应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实验装置1.Y型管2 .铁丝3 .蘸有苯液的棉球4.苯与溴的混合液5 .铁屑6.AgNO3溶液   2 实验步骤与现象(1)取一细铁丝 ,一端系一棉花球 ,棉球大小以塞入Y型管内不留空隙为宜不要太紧。另一端固定在橡胶塞上。铁丝在Y型管内的长度以使橡胶塞塞入Y型管后棉球恰好塞入A端管口为宜。然后将棉球蘸取苯液至基本饱和。(2 )在Y型管B端倒入 3~ 5mLAgNO3溶液 ,用长胶头滴管在A端注入 2mL苯和 1mL溴 ,加入少量铁屑 ,然后将带有棉球的塞子塞紧Y型管口。几秒钟后可以看到苯与溴反应 ,放热使液体沸腾 ,在管内产生大量白雾 ,在…  相似文献   

8.
2.将分液漏斗中苯和液溴的混和液缓慢滴入试管中,使反应液保持微沸。 3.向玻璃管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浅黄色沉淀;上移双孔硬纸板,则可见导管口有白雾。 4.通过分液漏斗向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试  相似文献   

9.
苯的溴代反应是苯的重要性质之一。它证明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能被别的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在有催化剂 Fe存在情况下 ,苯与溴能产生下列反应。C6 H6 Br2Fe C6 H5 Br H Bra.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b.实验准备。1取 2 5 m m× 2 0 0 mm具支试管改装成反应管 ,底部制一约绿豆大小的洞 ,在洞口放少量石棉 ,用吸铁石吸取 3~ 4g铁屑 ,放入具支试管 ,在烧瓶中装入稀氢氧化钠溶液 ,液面以低于具支试管底部1~ 2 cm为宜。2左锥形瓶内装有 CCl4,右锥形瓶中放入少量蒸馏水 ,并使导管口接近液面。3在分液漏斗中 ,先注入约 8m L 的苯 ,再取一支长细…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自然第五册《空气占据空间》中的实验3,往漏斗中灌水,水不进去的实验。在实际操作时,常因漏气而失败,在反复选择材料中,我采取了以下实验,终于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一、材料:洗干净的废弃盐水瓶(带塞)、20ml注射器、输液用针尖。二.制作方法:1.把注射器的活塞取下后,插入盐水瓶的皮塞作漏斗。2.把输液用针尖也插入皮塞(两个孔隔开—些)。三、演示过程:1.先用手把针尖底端堵住,然后往注射器管子即漏斗里倒水,可以看到水不会流到盐水瓶里去。2.如果把手松开,可以看到,水从管子即漏斗流了下来。上述实验绝对不会…  相似文献   

11.
1.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简称:查) 说明: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而后用两手紧贴容器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并且松手后导管内慢慢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较好。2.从试管口向试管中装入锌粒(简称:装)说明:锌粒用镊子夹取,装入试管时做到“一横二放三慢竖”。3.由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稀硫酸或稀盐酸(简称“注)说明: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到液面以下,防止反应产生的氢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4.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简称:定)5.检验氢气的纯度(简称:验)说明: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是收集一试管氢气,试管…  相似文献   

12.
1 化学药品和仪器浓盐酸、高锰酸钾、2 5mm细铁丝、NaOH溶液 ;三颈瓶、分液漏斗、导管、烧杯、酒精灯、橡皮塞、玻璃棒等。2 实验装置图图 13 实验步骤3 1 在三颈瓶中加半药匙高锰酸钾 ,打开a处止水夹 ,b处塞上橡皮塞 ,然后慢慢滴入浓盐酸 ,立即反应产生氯气 ,直至瓶内充满氯气 (此步可以课前完成 ) ;3 2 夹上止水夹 ,将一束细铁丝扎在带橡皮塞的玻璃棒上 ,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 ,并迅速拔开b处橡皮塞 ,伸入三颈瓶中。4 实验现象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 ,发出黄色火焰 ,产生大量棕黄色烟。5 优点5 1 装置简单 ,操作方便 ,集…  相似文献   

13.
取洁净干燥试管一支,并配上带导管的塞子,将导管蘸上浓氨水,然后,在试管里加入约1毫升的苯和2滴液态溴,同时加入少量铁屑作催化剂,用带导管的瓶塞塞紧试管口,常温下,很快可以看到从导管口冒出白烟(由溴化氢气  相似文献   

14.
1 改进的目的 一次装入溴和苯,多次重复实验,避免溴蒸气污染教室空气;易于控制反应,操作方便,现象鲜明. 2 实验装置 3 操作与现象 3.1 在实验准备室里根据实验次数,按每次实验约1ml苯0.5ml液溴,向a中先加苯再加溴,然后盖上瓶塞.  相似文献   

15.
苯与溴的取代反应是学生在学习芳烃过程中接触到的第一个重要的反应,按照现行高中化学课本(必修)第二册第105页陕验4-14)去演示,我认为存在两点不足:第一,若取用苯和液溴的量很少,则在右端导管口附近看到的白雾很少,甚至看不到;第二,若取用本和液溴的量较大,由于药品是一次性加入,且反应在加入铁粉的瞬间即能发生,放出的热量使澳形成蒸汽外逸,且有少量的澳蒸汽通过导管进入右侧的锥型瓶中,影响对HBr的检验.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可对该实验进行如下改进.一.实验装置改单孔橡皮塞为双孔橡皮塞,在另一孔中插入一支较长的胶…  相似文献   

16.
高二化学课本第146页说:“用铁屑作催化剂,苯也能跟其它卤素起取代反应”,还说:把苯和少量溴放在烧瓶里,同时加入少量铁屑作催化剂……很快就会看到……白雾……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见实验4—14)。 实验证明是看不到这些明显反应现象的。原因是这个反应起催化作用的并不是铁而是三溴化铁。我们可以从实验和理论分析两方面证明和阐述这一点。 若将课本实验4—14作如下改动:先在烧瓶里加入少量铁屑,再加入少量溴,最后加入苯。摇动烧瓶使其混和均匀,不久反应很激烈。这说明先加入的Fe和Br_2作用生成了FeBr_3,它作为催化剂加快了苯环上的氢原子与溴原子的取代  相似文献   

17.
笔者对苯溴代反应进行了大量的试验 ,并参考了一些有关资料 ,使实验在便于课堂操作的前提下达到了时间短 (3~ 5分钟 )、效果好、污染少的要求 .现将实验要点介绍如下 ,供同行参考 .1 .仪器装置 .基本装置同课本 .圆底烧瓶规格以球体容积 1 0 0~ 2 0 0毫升为宜 .烧瓶底必须干燥 .与烧瓶口垂直部分导管长约 3 0厘米 ,并保持干燥 ,否则管口可能无白雾产生 .2 .药品及反应温度 .溴必须取用不含水的液溴 ,否则反应将难以发生 .苯的纯度对反应速率有较大影响 ,其同系物含量越高 ,反应越快 .苯与液溴的体积比 ,按恰好反应计算大约为 2∶1 ,但在此…  相似文献   

18.
a.改进的装置如图1所示。b.实验步骤。①给图1中的A,B,C,D中分别装入水、浸没过四氯化碳的棉花、滴有几滴2%硝酸银溶液的蒸馏水、10%的氢氧化钠溶液。②在自制的弯嘴滴管中加入0.5g还原铁粉,关闭止水夹m。③向烧瓶里倒入3mL苯,用自制的长尖嘴滴管吸取液溴1mL,将滴管插入到苯的液面下缓慢图1改进的装置溴、苯混合液浸有CCl4棉花铁粉mnABCD地放出,用后的滴管放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④立即在烧瓶上塞紧橡皮塞并轻轻振荡,使苯和溴混匀。然后按图1连接好装置,打开止水夹m,n。⑤挤压弯嘴滴管胶头,将铁粉吹…  相似文献   

19.
1 实验装置说明 :①为弯成螺旋状的铜丝 ,②和③为玻璃导管 ,中间用乳胶管连接 ,在乳胶管上有一止水夹K ,B试管中装有 1molNaOH溶液。2 操作过程2 1 照图 1所示装置安装。2 2 打开止水夹K由漏斗向装置中加入浓硝酸 ,直到浸没Cu丝为止 ,关闭止水夹K ,Cu与浓硝酸剧烈反应 ,产生红棕色的NO2 气体将浓硝酸压回漏斗 ,铜丝和浓硝酸脱离接触反应停止。让学生充分观察产生的红棕色的NO2 气体 ,断开玻璃管③ ,由漏斗口倒出浓硝酸 (倒酸液时打开K)。2 3 重新固定U型管连上玻璃管③由漏斗中加入 1∶3(体积比 )稀硝酸 ,稀硝酸将U型管中的…  相似文献   

20.
今介绍三种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贮气装置如下。第一种,装置如图一。贮气容器A是一只1000毫升的白小口瓶。(用白大口瓶更好,但瓶塞难配)。用一只500毫升的聚乙烯瓶B作为长颈漏斗,(也可用250毫升的分液漏斗代替。)贮气时先使A中盛满水,将气体经导气管通入,将A中的水压入B。(当B中液面太高时要设法移去一些水,以免溢出。)需要用气时,只要打开导气管,气体便能送出。(B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