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莹 《中国科技信息》2009,(14):269-270
一、引言 每种语言都是由具有一定意义的词和句子组成的.每一个词和句子最少含有一个意义,有些可能包括数种意义,这也是英语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歧义是英语中一个常见的现象.本文将丰要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无意歧义(unintentional ambiguity)和蓄意歧义(intentional ambiguity),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方面讨论这两种歧义造成的效果,并分别结合教学实践加以分析举例.这样的分类,能显示出语言消极的一面和创造性的积极的一面,在教学中区别对待无意歧义和蓄意歧义现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运用离不开语境,语境对于交际中话语的理解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语境因素的教学,可以解决歧义和语言模糊现象,培养语用和交际能力,训练学生的语境反应和重建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歧义是语言交际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引起歧义的原因主要是词性的转换和句法成分。本文主要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比分析语音、词汇、结构歧义等探讨歧义这一现象;结合教学实践,选取实用性强的语料做详细分析。有助于学习者扫除语言交际中的障碍,正确理解言语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茅千里 《科教文汇》2007,(10Z):90-91
歧义是语言交际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引起歧义的原因主要是词性的转换和句法成分。本文主要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比分析语音、词汇、结构歧义等探讨歧义这一现象;结合教学实践,选取实用性强的语料做详细分析。有助于学习者扫除语言交际中的障碍,正确理解言语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歧义又是语言交际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引起歧义的原因主要是词性的转换和句法成分.本文主要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比分析语音、词汇、结构歧义等探讨歧义这一现象;结合教学实践,选取实用性强的语料做详细分析.有助于学习者扫除语言交际中的障碍,正确理解言语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刘晓萌  杨兆维 《内江科技》2011,32(12):46-46
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我们不必极端地理解歧义的普遍性,但其在语言中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可以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无意歧义(unintentional ambiguity)和有意歧义(intentional ambiguity),本文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两种歧义现象的产生并在实例中具体探讨了如何避免无意歧义和如何巧妙运用有意歧义。  相似文献   

7.
田胥青 《今日科苑》2007,(4):109-109
歧义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存在于多种语言中,是语言的基本属性。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四方面对英语歧义现象作了分析探讨,有助于初学者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从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4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歧义现象,提出歧义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语言现象,歧义分析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蔡晓萍 《科教文汇》2008,(5):164-165
歧义,指的是语言中某个结构项含有两种以上不同的解释,从而导致人们对该结构项有两种以上的理解。歧义使得句子的意思不明确,模棱两可,成为语言交际中的障碍。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William Empson说过:“Ambiguity is the encmy we have to watch.”(歧义是我们必须戒备的敌人。)本文意在结合实例从句法层面对英语歧义句的产生原因进行剖析,并试图就如何克服这些歧义现象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歧义,指的是语言中某个结构项含有两种以上不同的解释,从而导致人们对该结构项有两种以上的理解。歧义使得句子的意思不明确,模棱两可,成为语言交际中的障碍。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William Empson说过:"Ambiguity isthe enemy we have to watch."(歧义是我们必须戒备的敌人。)本文意在结合实例从句法层面对英语歧义句的产生原因进行剖析,并试图就如何克服这些歧义现象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王慧 《科教文汇》2008,(30):245-246
歧义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通常可分为词汇歧义、句法歧义和语用歧义。语言性歧义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使用得当,歧义也能产生积极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12.
姚国树 《内江科技》2010,31(4):22-22,27
人们普遍认为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有助于理解英语语言中反映出的文化现象。在与来自英语国家的人们进行交往的时候。口译起着语言桥梁作用。为此,我们在英语口译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13.
王艳 《科教文汇》2009,(3):170-170
互动交际是英语语言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突破“单向交际”的局限,体现了平等和谐的交际氛围。学生的英语互动交际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逻辑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4.
互动交际是英语语言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突破"单向交际"的局限,体现了平等和谐的交际氛围。学生的英语互动交际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逻辑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5.
张哲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61-161,36
歧义现象是任何自然语言无法避免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英语语言幽默的重要基础和首要特征。巧妙地利用歧义是产生幽默的常见手段。从语音,词汇、语法结构和语言交际等四个层面结合《老友记》加以阐明歧义如何产生幽默效果。对歧义幽默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英语幽默,提高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歧义是语言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人产生误解,正确处理歧义现象对语言学习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璇 《科教文汇》2007,(12Z):105-105
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英语写作教学应强调学生的写作动机,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交际中逐步提高写作技能,以提高英语书面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李美能 《科教文汇》2009,(21):138-138
歧义是语言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人产生误解,正确处理歧义现象对语言学习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英语写作教学应强调学生的写作动机,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交际中逐步提高写作技能,以提高英语书面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庞琛 《现代情报》2005,25(10):188-19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过来又能作用于文化,发展文化。文化因素是教好英语,学好英语之非常重要的因素,语言是交际工具、是文化传播及传承的重要手段。语言扎根于文化之中,又受到文化的制约,语言的意义取决于语言赖以产生的文化、社会和历史环境。因此英语强化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其根本目的是把英语文化与世界各地本民族文化相交流。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目的,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