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课堂如战场。战场是官兵“克敌致胜”的阵地,课堂则是师生战胜疑问、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政治课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但是,现在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其主要弊端是“一讲到底”、只讲不问;或者“一点不讲、满堂转”;方法单调,形式呆板,只采取“教师──学生”的单向传递,使学生完全失去商量、争辩的“自由”。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重视课堂提问。 政治课的课堂提问方法有多种。下面着重谈在正式讲课前、讲课中和讲课结束时的几种提问方法。 一、课前悬念法提问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和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的行为也应随之改变:备课应将视角引向生活,应更尊重学生;既不能脱离教材,也不能胡乱堆砌:对于学生的回答,表扬要恰到好处;教师讲课的着眼点应在于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过程中更应关注课堂上“意料之外”的事。每位教师都应凭借自己的优势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3.
说课说些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课”既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研究活动,又是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什么叫“说课”?“说课”就是指讲课教师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在一定场合说说某一教学课题打算怎样上,以及为什么打算这样上的教学分析。也就是说,“说课”是讲课教师对教学课题的设计与分析。“说课”是“讲课”的基础和保证。一般地,“说课”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讲课”质量的优劣。通过“说课”完全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说课”与“讲课”是有区别的:“说课”是一种课前行为;“讲课”是一种课堂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高校本科“历史教学论”课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少教师讲课时只侧重理论讲授。结果,或者由于枯燥,或者由于学生本身未体会到该课程的重要性,讲完课,学生很快忘了所学内容,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其实,“历史教学论”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在当今就业压力相当大、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师范生应聘时一般要过说课、试讲关,所以,掌握必要的教学艺术、进行说课和讲课训练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运用案例教学法授课则是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快速了解中学历史教学、提高自身教学素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谈讲课艺术时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讲课是一种演说,教学是一门表演艺术。如果一个教师上了讲台拘拘束束,吞吞吐吐,照本宣科,或者总是背向学生抄黑板,那就非叫人打瞌睡不可。一个好的教师要像演员那样,上了讲台就要进入“角色”。一方面用自己的话把书本上的东西讲出来;另一方面,你尽可以“手舞足蹈”、“眉飞色  相似文献   

6.
组织教学要恰到好处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运用得好坏,直接影响着每节课的成败。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但不是每节课都必须组织教学,需要与否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讲课前都要用几分钟的时间来组织...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教学中,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上,注重讲课形式,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至教师以“讲”代“教”,学生以“听”代“学”,背离开了“教学工作是教师教学生学习”的原则。本文是一高三物理复习课不同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作用对教学效果影响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学校每年每学期组织教师们到各校听优质课,甚至不惜财力派许多教师到各地去听观摩课,或者邀请全国有名望的教师来本地讲课、讲座。绝大多数教师讲课,课前精心准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也很合理,重点难点抓得准,知识讲解方面更是无懈可击。但有些课为什么会味同嚼蜡呢?原因就在于一些语文教师缺乏“精、气、神”。  相似文献   

9.
适度,通俗地说,就是适宜,适中,恰到好处。小学科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恰到好处,就需要认真研究科学教学的特征和规律,准确把握科学教学的“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讲求四个适宜,把握好“度”。  相似文献   

10.
我在加拿大进修期间,耳闻目睹,接触到一些新鲜事物,有不少感受,其中感触最深的是课堂教学方面。写出来供同行们参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很欢迎学生随时举手向老师提出问题。教师并不认为这样做会打断他的思路,影响了讲课的系统性或者使讲课进度受了影响,而认为这是听课者在积极地思维、和他很好地配合的表现,因而常常对其中一些提问题提得恰到好处、对他的讲课有所帮助的学生表示感谢,给以鼓励。在我和某些教师的交谈当中,也听到他们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1.
曹斌 《现代教育》2003,(5):84-84
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适当地运用提问往往起重要作用。讲课中适时适势提出巧妙问题,恰到好处地触及学生思维兴奋点,能起到提示思路,加深理解,巩固知识的功效,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也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但是教师在讲课时不能够照本宣科,要对教材做适当的处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提高课堂效果。构成教学过程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媒介作用,使得学生与教材之间取得了联系。教材本身是“死”的,固定不变的,而学生是“活”的,教材和学生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只有解决和处理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才能在学生和教材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系,而解决这种矛盾的最佳方法就是: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活化处理,恰到好处地把固定不变的教材变得“活”起来。使教材的单一性与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相统一,使教材内容的科学性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相吻合。这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下面浅谈一下活化物理教材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设计哪些环节,这要根据教材内容、课型和学生实际进行合理安排。新课改要求凸显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过多地占用课堂时间,要把时间还给学生。但现实是,很多教师还难以从“满堂灌”的传统教学习惯中走出来,即使讲课时间有所缩短,由于涉及环节过多,或者执行教学设计不力,也很容易形成“臃肿”现象。因此,对语文课堂教学环节进行“瘦身”,已经成为一些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习题评讲课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又能解决关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评讲课中用简炼、精辟的语言启迪思维,促进学生产生“顿悟”,此即谓之“点拨”。“点拨”是让学生走出难题迷宫的有效途径,是解题教学的一种艺术。如何在习题评讲课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本试从“点拨”的原则、策略和技巧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课堂上,众多教师不再呆板地站在讲台上讲课,而是走下了讲台。应该说,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是件好事。至少,教师走到了学生中间,便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以讲台作“阵地”、以讲桌作“扶手”的呈现“师道尊严”的教学,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然而,当我们在看过了许多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情景之后,就会觉得,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令人称道,也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让人忧虑。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课堂上要围绕教学内容说话,决不能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侃大山”,这已是教坛同仁的共识。但是,偶尔说上几句与讲课关系不大的话也很有必要。我们姑且将这种随意穿插在讲课之前或讲课之中,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甚密切的话称之为“即兴闲聊”。这种适时、适量、适当的“闲聊”,看似无用,其实确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积极效果。   一、帮教师摆脱困境,赢得信任   教学环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千变万化的,有时会突然出现令教师非常尴尬的局面,难以收场。这时,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来一段即兴闲聊,起到摆脱困境,化险为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疑,自主释疑,发挥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大胆质疑。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一人“独白”,学生自始至终当“听众”,不发问,不插话。课堂提问,大多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再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单凭这一方式,造成学生习惯于回答问题,而不善于发现问题,不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学史资质疑。我在历史教学中,打破“一言堂”的模式,允许学生举手打断教师的讲课,提出各种问题,或者专门留一段时间让学生发问。经过鼓励和启发,学生大多能从不同角…  相似文献   

18.
我们习惯上把教师上课说成“讲课”。而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身份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对象。于是,在这新形式下,对教师“讲课”的问题就有了争议。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教师主导作用时曾说:“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教师不宜以讲课本为专务,教师指示必须注意之点,今自为理解,被求之弗得或得之谬误,然后为之讲说。如是则教师真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亦免处于被动地位矣。”这里叶老明确指出“教师不宜以讲课本为专务”、“教师的指示”、“讲说”都应当是在学生“主动求知、主动练习”的基础之上进行和完成。  相似文献   

20.
教师干扰学生思维的因素去年,我市举行了生物课堂教学讲课比赛,笔者有幸担任了初中组的评委工作。听课中发现,我市广大初中生物教师积极进取,锐意改革,基本上摒弃了“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