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一、各种补给类型河流的水情变化河水的来源,叫做河流补给。河流补给是决定河流水文特征的重要因素。河流的补给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雨水补给大气降水中的雨水,是河流补给最重要的形式。这类河流补给迅速而集中,具有不连续性。其流量过程线随着降雨量的增减而涨落,一般呈现锯齿形尖峰。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补给靠雨水。据估计,我国东部河流的年径流量,雨水补给占70%~90%。因受降水量的多少、降水的季节分配和降水的年际变化的影响,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往往具有径流季节性变化明显和径流量不稳定的特点。如: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径流…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有关地图表明黄河入海口在历史上有重大变迁。“我国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图(P_2)标明黄河入海口在现今山东境内;“商朝形势”(P_5)、“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P_(15))、“西汉疆域”(P_(30))等图标明从商至西汉,河水(黄河)的入海口在现今河北境内;“东汉疆域”图(P_(32))标明河水(黄河)入海口在现今山东境内,一直延续到三国、隋、唐、五代十国、北宋时期,只是其名称在隋唐时正式标明为“黄河”。“宋金对峙形势示意”图(P_(109))标明,黄河夺淮水下游入海(在今江苏境内),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前期;“太平天  相似文献   

3.
河流径流的变化包括年变化和季节变化。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取决于降水和气温的变化,特别取决于河流弪流水源补给的形式。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补给形式、地貌形态等方面的差异,所以,河流径流的年变化和季节变化也有明显的差异。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大气降水一般占河流径流量的60~70%,局部地  相似文献   

4.
河流径流的变化 (季节变化、年际变化 ) ,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来源。河流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根据其进入途径的不同 ,将河流的补给类型可分成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五种形式。不同的补给形式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也影响到河流径流呈现出不同的水情变化。一、河流的雨水补给雨水补给是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 ,也是世界上大多数河流径流量最重要的来源。雨水补给一般多发生在夏秋两季 ,个别发生在冬季。由于降雨本身是间断的 ,降雨对河流的补给也是不连续的。另外 ,由于降雨的集中性 ,特别…  相似文献   

5.
河川径流受气候、下热面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每年的径流量都不相同,有丰水年、有的平水年和小水年。这种径流量的不同年份之间的变化被称为径流年际文化。径流的变化实际上是水量平衡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变化的人小上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条件。河流的补给可以分为雨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几种。其中,以雨水补给为上。河流、径流的年际变化随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而变。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雨水补给可占河川年径流黄的60~80%,少数地区可达8()%~%%。河流的水情变化几乎完全受降雨的控制。由于夏季风不稳…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河水补给的主要类型;根据河流径流量变化判断主要补给类型;理解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原因。过程与方法:读图分析、比较归纳、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不同地区的河流主要补给方式不同;同一条河流不同河段、不同季节补给方式也可能不同。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展示2013年11月赣江水位下降的网页。师:上课前我们先来浏览赣江水位下降的网页,河床裸露、干裂,这还是江西第一大河,长江重要支流赣江  相似文献   

7.
P为三角形ABC内一点,点P关于△ABC的边AB、BC、CA的对称点分别为P_1、P_2、P_3,我们称△P_1P_2P_3为点对称三角形(如图1).将点对称△P_1P_2P_3与原△ABC结合起来研究,可以得到下面有趣的性质. 性质1 P_1P_2=PB(2(1-cos2B)(1/2)); P_2P_3=PC(2(1-cos2C)(1/2)); P_3P_1=PA(2(1-cos2A)(1/2)). 性质2 ∠P_1P_2P_3=∠BPC-∠A; ∠P_2P_3P_1=∠CPA-∠B; ∠P_3P_1P_2=∠APB-∠C  相似文献   

8.
1.读我国西南地区降水图(图1),完成下列问题:(1)简要描述该地区降水分布的特点?(2)从农业类型看,甲属于______业;乙属于__________业,造成两地农业类型分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3)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在甲地遇到的最主要的技术问题是:A.地质构造复杂B.低压缺氧C.多年冻土D.风沙危害(4)丙河水源补给以__________为主,其径流量大小与____________变化有关。(5)分析乙地降水偏多的原因?(6)简述丙河沿岸修建铁路的主要原因及意义?2.读台湾地形图、台湾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2)和沿北回归线某要素变化图(图3),完成下列问题:(1)…  相似文献   

9.
从总体结构、框架结构、微观结构和参见结构四个方面对《现代汉语词典》双语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了该词典在这四个结构上的总体特征,并举例说明了该词典的结构特色。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该词典的特色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新编《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二册(必修)》附录三课外习题第五章第13题是:“理想变压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如果副线圈处于开路状态,则原线圈的输入功率等于____;如果副线圈上的负载电阻减小,则原线圈从电源获取的功率将____(增加、不变、减少)。”该习题参考答案是:零,增加。原线圈从电源获取的功率将增加,这个问题可进一步讨论。原线圈消耗功率P_原随负载电阻R变化情况,可转为分析副线圈消耗功率P_副随负载电阻R的变化(理想变压器有P_原=P_副)。在图1所示电路中,设交流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力(?)和r。从变压器副线圈的输出端向左边看回来,得到一个与图1实际电路等效的电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第二学期期末复习重点,在“古代汉语学习要点提示”(三)(四)中已作了较明确的提示。在这里仅作某些必要的补充、说明。 一、复习重点与要求 首先,有两个重要内容是“提示”未能涉及的,今补充如下: (1)词义分析举例(参见《古代汉语辅导》30—32页):“引申义”上下两个单元,应把重点放在(下)。其中“钱、斯、围、伪、须、隐、振”  相似文献   

12.
<正> 高中《生物》(必修本)(人教社1990年版)P_(74)图23“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如下: 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1、组织细胞 2、血浆 3.组织液 4、淋巴 从上图某些箭头所指的方向可以看出:血中的部分物质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直接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这样,使学生错误地认为:血中的物质除了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以外,还有一部分物质可以直接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把准《标准》,用活"生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有3点和"生活化"有关: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关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参见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的教案和《体育教学》杂志实案选登栏目的教案,其教学目标都从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生活化教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一、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1.流量的大小。2 .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3.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4 .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二、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1.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2 .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则刚好相反。3.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系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4 .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5.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气温低,冰川不…  相似文献   

15.
论述性试题是近年来高考中常见的一类试题。试题在问题背景上通常是应用性的,并常常提供一些新的知识信息;在试题答案上通常需要较多的文字(或图表等), 考生在解答时不仅需表述思维的结果,而且需要表述思维的过程;在能力要求上通常是较高层次的、综合的(参见本刊2006年第2期《例析高考生物论述题的主要特征》一文)。如何解答好论述性试题呢?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4年12月15日)(《中华工商时报》)三峡工程位置图@刘小青  相似文献   

17.
<正>《中学数学》曾经刊载了《中考也考高等数学》一文,作者对2008年杭州市一道中考数学试题作出解答及点评,令读者深受启发.笔者再提供两种解法,仅供大家参考.原题(2008年杭州)如图1,记抛物线y=-x~2+1的图象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为A,将线段OA分成n等份,设分点分别为P_1,P_2,…,P_(n-1).过每个分点作x轴的垂线,分别与抛物线交于点Q_1,Q_2,…,Q_(n-1),再记直角三角形OP_1Q_1,P_1P_2Q_2,…的面积分别为S_1,S_2,…,这  相似文献   

18.
拜读贵刊2003年第2期《数学课结尾的艺术》一文,深为龚祖华老师多样式的课堂教学结尾形式所叹服。但对第二种形式“讨论或结尾”中所举例子的正确性不敢苟同,现就个人的观点与龚老师商榷:文中举例为:比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结尾时,提出问题:把一块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橡皮泥,切成相等的两块,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学生通过讨论并动手操作后得出了四种答案:(1)沿着6厘米的棱的方向切开,如图(1)(1)表面积增加6×4=24(平方厘米);(2)沿着5厘米的棱的方向切开,如图(2)(2)摇摇表面积增加6×5=30(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19.
贵刊今年第二期所载《六年制小语第二、四册——难分析汉字的结构、笔画、笔顺举例》(下称《举例》)是一份难得的好资料.小语课本中确有一些字的结构、笔顺难以分析,历来就是有争议的,亟须有统一意见.《举例》的作者为此花了个少心血,无疑是做了一件很有益的工作,其实用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学习了《举例》,我深感获益不浅.不过,我也觉得《举例》似乎还有不足之处,特提出来,就教于作者和编者.1.有几个字的笔顺“说明”明显有误:(1)剩:左边部分《举例》规定的笔顺是:①撇②横③竖(以上无误——笔者注)④撇⑤点⑥竖⑦横⑧提⑨撇⑩竖弯钩(④和⑤应改为⑨⑩,⑥⑦⑧⑨⑩相应改为④⑤⑥⑦⑧——笔者说明)(2)柳:⑤撇⑥竖提⑦撇⑧竖折钩(应为横折  相似文献   

20.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几何》第三册P_(121)介绍了切割线定理及推论,本人对推论进行探究可得如下的一个重要推论。推论:如图1,已知⊙O的半径为R,过⊙O外一点作割线PAB,则PA·PB=PO~2-R~2 (*) 证明:延长PO交⊙O于E,则PE=PO R,PF=PO-R 由切割线定理的推论,得: PA·PB=PF·PE=(PO-R)(P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