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明 《基础教育参考》2014,(9):53-56,59
正幸福课堂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课堂。幸福课堂的实践操作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有待于教、有待于学的情感内容,就是"教幸福,学幸福";二是把幸福当作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把教与学的过程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来做,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幸福课堂实施  相似文献   

2.
对“幸福教育”这个概念可能产生两种理解,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有待教、有待学的情感内容,这样“幸福教育”就是“教幸福、学幸福”;二是把幸福当作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这样“幸福教育”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这两种理解都是可以成立的。但是,把幸福作为教育的内容,是一种较为肤浅、更加危险的理解,它有可能允许以不幸的方式进行“幸福”的教学工作,很容易使“幸福的内容”蜕变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把幸福作为教育过程的根本性情感性质,使幸福与教育在本质上统一起来,则是更为深刻、可靠的理解。当然,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在幸福的感受中进行幸福内容、幸福观的教育,“幸福教育”才能取得完整的意义。幸福教育是为“人”的幸福的,教育不是主要与教师或学生某一方“人”有关,它是师生双方的实践,所以没有教师方面“幸福地教”,也就无法真正给学生“教幸福”;反之,不能教学生幸福,教师实际上也不存在幸福地教。有一种说法:教育的过程是苦的,但果子是甜的。这如果不是骗人的,就是对幸福有误解。幸福既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目的与过程总是内在统一的。我们无法设想不幸的过程会突然推演出幸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从“有效课堂”、“幸福课堂”、“生本课堂”、“生命课堂”的高度来确定评价的各项指标,在评教与评学方面应突出评学;在教学与助学方面应侧重助学;在考核与诊断方面应倾向诊断;同时,“一方定论”应让位“多方商讨”;校本化评价应有一席之地:校本教学文化积淀和外来教学文化菁华应有机交融。  相似文献   

4.
“协进课堂”是化学新课改所期待的一种生态课堂模式,它变革了师与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把“学”真正置于了课堂的中心。文章从“自主先学、同伴互学、展示共学、点拨评学”四个方面阐述了协进课堂的操作要领。  相似文献   

5.
陈晓璋 《师道》2014,(4):27-28
生本教育理念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然而,“先做”、“先学”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如何操作呢?我认为,可以通过巧妙地设置前置性作业.引导学生先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快乐学习.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6.
“少教多学”,即为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具体地说,“少教”,即教师要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发展性地“教”;“多学”,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秉承“少教多学”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大提升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效益.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体现“少教多学”教学理念,创设优质课堂呢?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教学中,笔者不断地教学实践,发现“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是一条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先学”让学生觉得更有探究性、创造性,“后教”让教师教得更具针对性、效果性,做到“先学后教”,会大大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丰 《浙江教学研究》2010,(2):12-13,16
我们以“课堂学习与课堂指导”替代“课堂教学”一词,以强调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研学促教,引导教师真正研究学生,研究学习机制。课堂学习与课堂指导的操作要素有前置性学习任务、诊断性预习梳理、关键性递进问题、针对性必须作业和生成性学习指导。“简明而充分”是有效课堂的关键标志。  相似文献   

9.
声音     
正幸福课堂的内涵与实施策略《基础教育参考》,张明,2014年第9期幸福课堂是一种生态化课堂,它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以教师的有效引导为抓手,教学过程愉悦、灵动、唯美,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使学生既学到生活中有用的知识,又提升学习思维能力,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幸福课堂的实践操作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有待于教、有待于学的情感内容;二是把幸福当  相似文献   

10.
途径一:确定教、学、用一体的研修计划。就是以“教”为主线,以“学”为“教”的两翼,实行同步发展,形成相互作用的格局。从课前备教材、备学生到课堂讲授的一系列过程,就是“教”;再由此扩展为两翼:一翼是博览与教学有关的研究资料,另一翼是搜集研究名师处理本课的教学成果。这样一课一课地“教”,一课一课地“学”,日积月累,定有长进。  相似文献   

11.
丁霞 《英语教师》2024,(3):153-156
阐释“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分析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开展“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的意义。以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5 Topic 1 Section C Reading为例,探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提出教师应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中灵活、机动、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评价,确保“教、学、评”一体化实施。  相似文献   

12.
王瑶 《湖南教育》2023,(3):68-70
<正>何谓幸福课堂?简单来说,首先要让学生减轻负担、幸福地学,让教师轻装上阵、幸福地教;其次要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幸福发展奠基,让教师感受职业的价值。沅江市玉潭学校语文组秉承这样的目标,以“三备两研”推动课堂教学,打造语文幸福课堂。  相似文献   

13.
推广“先学后教”,追求“少教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学后教”是对“先教后学”的传统课堂进行结构性变革的根本举措。现代系统科学告诉我们,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先学后教”的课堂结构,从“教”与“学”双边及其相互关系上,具有“先教后学”的传统课堂所没有的特质:学生的“学”具有反思性,老师的“教”具有针对性,“教”与“学”双边具有互动性。反思性、针对性与互动性,就是“先学后教”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件宝。  相似文献   

14.
作为幸福教育的实施主体,教师是学生走向幸福人生的重要引领者。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有学生“幸福地学”。从精神层面看,教师职业幸福是教师自我生命价值与教育价值的统一,是享受与发展的统一,是教师主观努力与客观存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是课堂“教”与“学”的“三观”,指导“教”与“学”的方向,决定课堂的效果.新高考视域下化学复习课堂的“新三观”有了新标准,强调让复习课堂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本文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探索了复习课堂“新三观”的融合与渗透,期望能让“育人”成为高中化学复习课堂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一节充满愉悦感、幸福感的语文课上完了.张晓慧老师带领孩子们淌着“幸福的泉水”欢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回味刚刚看到的师生学习活动情景,不由心生感慨: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我们的课堂上!幸福只是一种心境,一种感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想是“让每一个学生终生都拥有幸福的精神生活”.在我们当前的许多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厌其烦地教,耐心细致地引……累;学生枯燥无味地读,机械重复地练……苦!教师没有职业的幸福感,学生没有学习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得死也必然学得死.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首先应当从“搞活”课堂开始.课堂教学如何搞活?  相似文献   

18.
从教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中国古典教学传统是“学-教”传统,而非“教-学”传统。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古典的“学-教”传统被终结,以“教-授”或“教-学”代替“学-教”。这种影响经过凯洛夫的教学法在基础教育学校的课堂被固化。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使中国古典的“学-教”传统与当下的“先学后教”主张产生了交织点,但这个交织点往往被“先学后教”论者忽视。“先学后教”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教学论研究需要打破这种思维方式,以过程性思维研究课堂,从“元素”的视角解读课堂,进而形成基于“元素”立场的课堂分析方式。课堂分析的元素立场,打破了赫尔巴特以来课堂分析的线性流程观点,融入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性思维,找到适合于课程改革理念的课堂解码方式。基于“元素”立场,“教-学”“接受-发现”“情境-问题-探究-练习-应用”等教学模式的讨论被赋予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蒲云祥 《教育》2014,(29):40
“上善课堂”的由来及模式双江小学因汇聚两江(长江、澎溪)精华而得名,注定与水有着不解的因缘。因此,学校以“水”为载体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并提出打造“先学后教、形散神聚”的“上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是“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多学少教,先学后教,自学为主”。也就是要以学的方式定教的方式,以学的内容定教的内容;以学的进度定教的进度。增强教的针对性,提高教的效率。“形散神聚”。“形”指形式或方法;“神”指内涵或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的.就教学过程而言,教师起着引导作用,通过发挥教学设计中创新能力,巧妙地引导学生“爱学”“会学”“学会”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教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然而对于“学”,学生是在主动基础上进行思考的.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营造轻松活跃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愉快地主动去学习与思考,并相对容易地获得知识,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进行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