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如果按课本上的装置实验 ,不但找不到合适的小试管 ,而且将小烧杯倾斜使溶液混合时也不易操作 ,甚至可能将溶液倒出 ,造成实验的失败或误差。为了克服上述不足 ,可向锥形瓶里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将一胶头滴管插入到橡皮塞中再向胶头滴管中吸入氢氧化钠溶液 ,并擦去滴管口附着的溶液后 ,小心地将带有橡皮头滴管的橡皮塞插入锥形瓶口中 (不要碰撞乳胶头 )。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左盘内称量 ,用砝码使天平平衡后取下锥形瓶(砝码不取 ) ,将滴管内的溶液滴入锥形瓶内 ,生成蓝色沉淀 ,再将锥形瓶…  相似文献   

2.
质量守恒定律是学生学习化学第一次接触到的重要基本定律 ,初中化学课本中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起反应来加以演示 ,但实验装置中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小试管 ,而且将烧杯倾斜使两溶液接触时 ,也不易操作 ,甚至会使溶液倒出 ,造成实验失败。本人作了如下改进。向锥形瓶里加入硫酸铜溶液 (约 1 5mL) ,插入橡胶塞的胶头滴管吸入氢氧化钠溶液 ,擦去滴管口附着的溶液后 ,塞紧瓶塞 (这些操作可在实验前准备好 )。把锥形瓶 (1 0 0mL)放在天平盘上称量 ,待天平平衡后取下锥形瓶 (砝码不取 ,游码不动 ) ,将滴管内的溶液滴入锥形瓶里 ,观察发生…  相似文献   

3.
初中化学课本70面图4-2,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如果要用课本装置,不但找不到合适的小试管,而且将小烧杯倾斜使两溶液混合时也不易操作,甚至可能使溶液倒出,造成实验的失败。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实验装置作了如下改进。向锥形瓶里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将一胶头滴管插入到橡皮赛中,再向胶头滴管中吸入氢氧化钠溶液,且擦去滴管口附近的溶液后,小心地将带有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塞到锥形瓶口中(不要撞乳胶头)。将锥形瓶放到天平左盘内称量,用砝码使天平平衡后取下锥形瓶(砝码附图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不取),…  相似文献   

4.
小制作     
项链将彩色纸剪成长条形小纸条,用游戏棒将小纸条卷成长筒状。取铝箔纸(包装香烟或巧克力糖的都行)剪成若干小方形,团成纸团(图一)。用缝衣针穿上棉线将彩色纸卷和圆形纸团交替穿成一串项链(图二),供幼儿游戏时玩(图三)。  相似文献   

5.
取直径为30mm、12mm左右的大试管和小试管各一支、一个与大试管配套的橡皮塞,塞中央用打孔器打两个孔,将两个长颈胶头滴管由孔插入.实验时,先在大试管中加入少量的Na2SO3或NaHSO3固体,小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S固体,再在A滴管中吸入一些稀H2SO4,B滴管中吸入一些1∶ 1H2SO4,将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胶塞一起小心地塞在试管口内壁上(如图1),然后用B滴管向大试管内逐滴滴加H2SO4,当看到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后,再用A滴管向小试管内逐滴滴加数滴H2SO4,此时不仅FeS发生反应,同时看到大小试管内生成大量黄色的烟.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经典而又引人深思的实验,它能直观地演示出物体在下沉、悬浮、漂浮时,重力与浮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同学们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知识点。请你动手试试看,你能说出它的原理吗?实验器材:1个小滴管(实验室都有),1个200m l或100m l的玻璃量筒(或开口大一些的塑料饮料瓶),橡皮薄膜,1支小注射器。实验方法:1、在量筒中盛水,使水面距量筒口约2cm,用一个带橡皮囊的小滴管先吸进一定的水量,然后用小注射器再往小滴管罐水。小滴管内的水量调整是依据:将小滴管置于量筒的水中时,使小滴管橡皮囊上端的一小部分浮于(露出)水面。最后用一块橡…  相似文献   

7.
一、热学实验(一) 1.验证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用具与材料: 带有软木塞的小玻璃瓶一个(也可用小药瓶代替)、细玻璃管一根(也可用透明塑料管代替),水槽或大烧杯四个,温度表、吸管各一个,凉水、温水、热水、红墨水若干。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在软木塞上钻一个眼,穿入玻璃管,使之严密。 ②在小玻璃瓶内装满凉水。 ③用吸管把几滴红墨水滴在装满水的小玻璃瓶内  相似文献   

8.
一、实验用品烧杯、玻璃棒、淀粉、氢氧化钠、过氧化氢、苯酚、硼砂。二、操作步骤(1)在500毫升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170毫升,加热至65℃,然后缓慢地加入24克淀粉,并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防止淀粉出现结块或沉淀现象。(2)当淀粉溶化成糊状时,用滴管滴入30℃的过氧化氢溶液1毫升,边滴边搅拌,约30分钟后,再加入10%的 NaOH 溶液20毫升,搅拌均匀,并置水  相似文献   

9.
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在一橡皮胶塞上装有直通管、吹泡管和铜电极.吹泡管的球形内盛放固体干燥剂,球形下方的导管内垫上棉花或玻璃丝,以固定干燥剂.将小试管的底部凿通即得直通管.直通管内的铜电极下端需卷成因,以便固定.吹泡管可用球形干燥管为原料加工而成.然后,大广口瓶中注入2%的NaOH溶液,用带有直通管、吹泡管、铜电极的橡皮胶塞塞住瓶口,注意不能漏气.接通直流电源,电极上有气泡冒出.用带有余烬的木条伸进直通管中,木条越烧越旺,证明放出的气体是OZ.用滴管将洗衣粉溶液滴入吹泡管的上部宽咀口,气泡由小到大,以致上飘,并连续…  相似文献   

10.
张德先  陈阳 《生物学教学》2007,32(12):35-36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实验“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 的催化效率”是探究酶具有高效性的重要实验。按教材所述方法,虽然操作简单,费时不多,因学生实验操作不规范,熟练程度不高,导致实验成功率不高。笔者将实验装置做如下改进,经实验验证,效果比较明显,学生实验成功率明显提高。1改进后实验用品试管架或带铁夹的铁架台,水槽或大烧杯,带刻度试管或10mL量筒,20×200mm大试管,带导管的单孔胶塞,2支尖咀粗细相同长15cm滴管,2个大小、蓬松程度相同的棉花球,体积分数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氯化铁溶液,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鸡肝研磨液。2改进后实…  相似文献   

11.
氢氧爆鸣微型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反应器的制作1.取一支废输液管,从壶腹(中间膨大处)一端剪去小塑管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熔密封,另一端留有15cm长的小塑管,如此做成一支塑料滴管,用手挤压塑料滴管的胶囊吸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将其正放于小烧杯内(溶液量以即将充满胶囊为宜).2.取...  相似文献   

12.
氯气发生器用8~12毫升的针药瓶(厚壁的亦可)及废圆珠笔芯等装配面成,固定在用木板、木条及铝芯胶线制成的小木架台上。针药瓶内先放少量研得很细的高锰酸钾粉末,用滴管向尖咀管内加入浓盐酸,即有氯气放出。氯气经细胶管通入20毫升的废安瓿内,安瓿插立在泡沫塑料板的圆孔中。瓿口最好盖上一块含有硫代硫酸钠或碳酸钠溶液的半干半湿的棉花团,以防止氯气的逸散.  相似文献   

13.
取直径为30mm、12mm左右的大试管和小试管各一支、一个与大试管配套的橡皮塞,塞中央用打孔器打两个孔,将两个长颈胶头滴管由孔插入.实验时,先在大试管中加入少量的Na2SO3或NaHSO3固体,小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S固体,再在A滴管中吸入一些稀H2SO4,B滴管中吸入一些1∶ 1H2SO4,将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胶塞一起小心地塞在试管口内壁上(如图1),然后用B滴管向大试管内逐滴滴加H2SO4,当看到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后,再用A滴管向小试管内逐滴滴加数滴H2SO4,此时不仅FeS发生反应,同时看到大小试管内生成大量黄色的烟.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二版,全日制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二册中氨与水的反。实验如下所述: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立即倒置烧瓶句话说明了前面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的塞子塞口时,圆底烧瓶口不是向下的,这样操作是不妥,因为空气的密度是1.293g/L,氨气的密度是0.771g/L,比空气小,只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氨气。①若边制取氨气边做上面的实验,用向下排气法待圆底烧瓶收集满氨气后,拿出导管,圆底烧瓶口要仍然朝下,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的塞子塞紧,移至铁架台上固定,按教…  相似文献   

15.
测温花插游戏用品:大烧杯4个大试管4个暖水瓶白色衬板滴管试管架温度计无水酒精蒸馏水冰水冷水热水(开水) 二氯化钴表演步骤:先在小烧杯中用50 mL无水酒精和5 g二氯化钴配成蓝色溶液,再用滴管吸取蒸馏水逐滴滴入上述溶液中,直到溶液变成粉红色。  相似文献   

16.
小金鱼     
材料:手帕、纸团、橡皮筋制作方法:搓两个小纸团,一个大纸团;将两个小纸团分放在手帕中间适当部位,用橡皮筋扎成两个小球当金鱼哏晴(图一);再把大纸团用橡皮筋扎在手帕中间,然后将手帕四角拉成金鱼尾巴  相似文献   

17.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好玩的闪光陀螺。材料: 一个扁些的软木塞(或圆木片)、一根10厘米的圆珠笔芯、大头针和带孔的彩色塑料小珠(废旧项链珠也可)若干个。做法: 1.将软木塞的正中心钻一个小孔,将圆珠笔芯插进孔内。2.将彩色塑料小圆珠若干个,分别穿在大头针上。  相似文献   

18.
美丽的喷泉     
同学们,你们一定在公园或街心绿地见到过美丽的喷泉,如果你能亲手做一个喷泉小实验,定会给你增添美的感受和学习和兴趣。让我们先准备一下吧。盘子1个,广口瓶1个(可用罐头瓶或果酱瓶代替),小细口瓶(可用细口药瓶)1个。用软木塞塞在细口瓶上,将一个尖嘴细玻璃管(可用喝汽水的细吸管)插入软木塞中,细口瓶中装入约3/4体积的红颜色的水。  相似文献   

19.
王慧 《今日中学生》2006,(26):22-23
你知道空气是可压缩的吗?压缩空气为什么能对物体做功呢?做做“压缩空气射发‘纸弹’”实验,就可知道其中缘由。准备实验材料:荆竹筒一段(口径约6mm,长约16cm)(或用相同尺寸的硬塑料管或金属管);圆竹(木)筷作施压棍,长度比竹筒稍长,一端加竹制帽盖(或用牙膏管盖代替);纸团用水润湿,便于塞紧竹筒口(作纸弹)。实验操作:如图1,在竹筒两端用润湿纸团塞紧,使其严密不漏气。1.如图2,左手平执竹筒,右手执施压棍,顶着竹筒后端纸团,慢速推进到竹筒前端,这时前端纸团是否射飞?记录在下页表中。2.再按上述操作重新在竹筒两端塞紧润湿纸团,左手执竹筒成2…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采用简单的装置及药品通过压强法来测定小动物(如蝗虫)的呼吸速率,并可比较多种不同大小的小动物的呼吸速率和动物体型大小之间的关系。实验步骤和原理如下:1.实验装置如图,左右两侧的橡皮塞要塞紧不漏气;右侧橡皮塞中央打一小孔,并插一根有刻度的0.1毫升的滴管,滴管右端有一彩色的小肥皂液滴;用一带有若干小孔的软木塞把玻璃管分成左、右两个小室,右侧小室略小并放若干粒氢氧化钠颗粒,左侧小室则用来放置小动物。2.实验开始时先用天秤称出小动物的体重,再将小动物放入左侧小室,并立刻记下小肥皂液滴所在的位置和时间。当小动物呼吸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