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抓上头和抓下头抓好上下两头,是做好编辑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注意抓上头而容易忽视抓下头。不抓上头,就沒有灵魂,沒办法组织报道,而下头抓得差一些呢?似乎工作也可以过得去。同时,还有一种错觉,以为抓上头易,抓下头难。这种把上下两头割裂开来的看法,是片面的。不抓好上头,就根本抓不好下头,上头的精神是抓下头的依据,是判别是非、好坏的标准。但是,如果不抓好下头,并不能抓好上头。抓下头,是理解好上头的必经过程。  相似文献   

2.
李文同志:   你来信问:“提高上稿率有什么‘窍门’ ?”这封信就和你谈谈“怎样提高上稿率”的问题。我当通讯员 20年了,实践证明:熟悉党的方针政策,吃透“上头”,报道有把“尺子”;掌握基层实际情况,吃透“下头”,写稿就有“点子”;针对媒体报道的具体要求,射箭对准“靶子”。吃透“两头”,有的放矢,上稿率就会不断提高。   作为基层通讯员,要搞好新闻报道,首先要吃透“上头”的精神,把党的方针政策作为报道的指南,这样才能与中央保持一致。基层通讯员在这方面,由于眼界不宽,消息不灵,往往显得“先天不足”,缺乏…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8·19"重要讲话中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一原则落实到党报新闻宣传中,就是要力求"吃透两头",即各级党委政府大政方针的"上头"、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下头",既要及时把"上头"的精神传达下去,又要及时地把"下头"的实情反映上来。近年来,河北《衡水日报》在新闻宣传  相似文献   

4.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本人有幸多次参与报网互动报道。结合报道实践,谈谈报网互动中党报记者面临的挑战。策划选题的能力面临挑战报网互动论坛已进行多场,但对记者来说,基本上是“命题作文”,即由“上头”提出命题,  相似文献   

5.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辩证法体现在新闻工作中,就是许多老记者常说的吃透或抓住“两头”。“上头”,在当前来讲,即是中央精神,三代中央领导核心的重要讲话等;“下头”,即通过调查研究获取的基层群众的基本情况。 抓住“两头”,“两头结合”,将这一充满唯物辩证法的工作方法用于新闻工作实践,特别是典型的发现、宣传,使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认识到中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英明,认识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这一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方法的重要。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十五年来,我逐渐学着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为指导新闻报道,推出了《济南工商银行推行文明用语、杜绝服务禁语》;《济南交警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山东公安机关实施“禁酒令”》;《秦池酒厂盲目追求广告效应,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法轮功”导演的人间悲剧》等影响较大的报道。在前不久参加的新华社思想政治工作调研小分队中,更是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新闻规律,调研采写出一批较有思想深度和社会影响的新闻报道,再一次收获了遵循这一法则带来的硕果。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信阳日报加强新闻策划,不仅提高了报纸的社会效益,而且也提高了报纸的经济效益。笔者结合信阳日报的实践,就如何进行策划,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选题要准——围绕最佳“结合点”进行策划。作为党报,要弘扬主旋律,及时准确地报道党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方针、政策;同时要抓住读者的阅读心理,反映群众关心的问题。也就是围绕“上头”的要求和“下头”的需要两者的最佳“结合点”进行选题策划,既让党委政府满意,又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去年,信阳撤地设市后,新的市委、市政府把1998年定为“务实年”,努力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在群众中树立新的形象。而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正是群众所希望的,也是群众最关注的,信阳日报抓住这一主题,除及时报道会议的主要精神外,会后重点将贯彻落实务实工作作风的精神作为宣传报道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策划,在一版显著位置连续发表《不尚空谈干实事》、《真心实意想干事》、《勤奋学习能干事》、《义无反顾敢干事》、《实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内,多少年来一直强调吃透“两头”。一方面,中央的大政方针具有全局性、普遍性,对任何地方都具有指导性,作为记者必须要吃透“上头”;另一方面,各地有具体情况和特点,记者也要吃透本地的“下头”。但现在的外部环境变了,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新闻工作者仅吃透这“两头”是远远不够的,还一定要吃透“外头”,才能在报道中  相似文献   

8.
企业改制后,面临新的形势,如何把企业报办得更好,更具特色,吸引更多的读者,迎接新形势下的挑战,参与市场的竞争。我认为要在两个贴近上下功夫。即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尤其是周末版,更应该做到这两点。一、上头与下头现在,新闻界流行一句话:“要让两头满意。”意思是办报纸既要让领导  相似文献   

9.
选题是科技刊物编辑工作中的第一关。题目选得准,刊物的内容才有针对性,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如果这第一关把得不好,则后续的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等,做得再细再好,也不会给刊物的质量带来新的突破。由此可知,选题工作至关重要。选题时必须注意吃透“两头”,突出“四性”。“两头”:上头是要掌握国家发展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有关方针政策,下头是读者的意见和需求。“四性”:即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多面性。为了实施上述要求,我们针对《锻压机械》杂志的专业性质和具体情况,拟定了四条选题依据:  相似文献   

10.
驻站记者是编辑部派驻基层的信息尖兵,因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头"的大政方针在这里都有鲜活的典型。如果驻站记者有一种主动参与的意识,敢于担当主角,再大的事件都会在驻地落地生根,驻站记者都可以在这些大事件的报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面对大事件,驻站记者要能吃透"上头"的精神,能结合"下头"的典型,要写出"沉"得下去"跳"得出来的针对性报  相似文献   

11.
侯政明 《视听界》2013,(5):106-107
新闻头条是版面的眼睛,是每一位编辑每天都要考量的重点。如何写好、编好头条,从新闻采编实践看,需要抓好上头、下头和手头这“三头”。“上头”是指上级的政策和大局,“下头”是指受众的需求,是民意和市场,“手头”是指记者手上的线索,即最能体现政策和民意的事实。有了这三要素齐备的新闻作头条,就可以压得住阵脚了。  相似文献   

12.
新闻舆论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能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往往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所以,江泽民同志一再提出新闻工作要讲政治,反复强调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社会稳定、乃至经济发展极端重要。 舆论监督是新闻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整个党报新闻宣传工作中,舆论监督稿比例可能不大,但份量重。研究如何搞好新时期的舆论监督,使之为促进社会稳定服务,为整个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执行江总书记指示,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下面就我们的工作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吃透上头深入下头补“台子”不捅“漏子” 舆论监督以批评为主,被批评者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产生抵触。为了尽量减少批评带来的副作用,同时也使问题能够得到各级党委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易于解决,我们选题时一定要注意向上吃透中央精神,向下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反映群众呼声,让舆论监督真正成为补“台子”而非捅“漏子”。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宣传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上头”多,“下头”少:在地方党报的宣传工作中,存在报道地方党委加强“三农”工作的要求多,各种会议、文件精神和有关部门落实“三农”工作的各项措施的报道多,而反映农业、农民、农村关心的问题和呼声的报道少,城市读者看不到“三农”问题的真实情况,农民读者又感到地方党报“三农”问题的宣传离自己远。要让“三农”问题贴近农民,编辑记者必须有“农民思维”。也就是站在农民的角度,用农民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4.
每个出版社,每个编辑,都希望设计出好的选题.有了好选题,再加上郑重选择作者,认真编辑、印制,就可能获得双效益的图书.没有好的选题,就注定要失败,即使后续工作做得很好也没有用.那么,好的选题是怎样诞生的呢?通常的说法是要捕捉足够的信息,进行调查研究.在一些编辑学的专著或论文中,在一些获得成功的图书编辑经验中,都强调调查研究,说法很多,诸如“要吃透上头,吃透中间,吃透下头”,要“向作者调查,向书店调查,向读者调查”,“要有市场意识,要有创新意识”等.这些说法无疑都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新闻视角,是指人们把握、选择新闻角度的着眼点。作为企业报的编采人员,能否在自己生活的有限空间里,瞅准目标,找准视角,捉住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鲜鱼来,笔者多年的采写实践体会是:   放眼“天”与“地”,找准结合点。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和缩影。企业报的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吃透“上头”,熟悉“下头”,在“大背景”与“小环境”的“撞击”与“共振”中,寻找线索,捕捉新闻,找准结合点,实现“天地合一”。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厂连续 23年盈利,在一些干部和职工头脑中形成了“小富即安”、“浅尝辄止”的思想,总认为“狼不会真…  相似文献   

16.
企业重组后,石油系统企业报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势面前谋求生存和发展之路,成为摆在企业报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以为,强化“顶天”“立地”意识,努力拓展生存空间,是使企业报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什么是“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贴近领导”;“立地”就是“贴近职工群众”。企业报要“顶天”,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重点报道好企业“党政工团”组织及领导人的重要决策、活动,要为企业的中心工作服务,要服从服务于企业的大局。这是企  相似文献   

17.
选择论题,是新闻评论写作的基础。一般认为,论题选择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上面的精神中选择,另一种是从平常生活中选择。事实上,选题还有另一个重要途径:从新闻报道中选择。从新闻报道中选择论题写评论,常常以“配评论”的形式出现。新闻和评论配套登出,便于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就实论虚地进行说理,从而加重新闻报道的分量,扩大影响,引起重视。但是,并非所有新闻报道都能够成为评论论题,要在新闻报道中发现评论价值的论题,必须重视和掌握选题的方法。这里介绍几种论题选择方法,相信它们将有助于评论工作者迅速而准确地从新闻报道中选择评论论题。  相似文献   

18.
茶座老板寄语:十六大的召开是我们国家今年的一件大事,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企业报也将迎来自己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企业报的老总,我身感责任的重大。如何搞好企业报的报道工作以更好地配合十六大的宣传就是我们企业报近期的工作重点。在十六大前夕,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各地方媒体部进行了历史成就展和先进共产党员的宣传。在我们企业报中也要  相似文献   

19.
一位乡镇干部这样叹苦经:“我们是两头服务,既要为村民服务,又要为上头服务。而为上头服务要比为下头服务更难。” 这里的难当然不是指正常工作中的难题,正像许多乡镇干部反映的那样:“单纯工作上的事也就好办多了。”那么,让乡镇干部犯难的还有哪些事呢?试举两例:上级部门要深入基层,在汇报完工作之后,中午、晚上是少不得“接风”“洗尘”的。年年喝、月月喝、天天喝,乡镇干部不怕,“舍命陪君子”,但酒过三巡,便让你“附  相似文献   

20.
县市报业内人士大都认为,区区一个县市,人口不过百万左右,地域不过两千平方公里,记者在这块弹丸之地“戴着镣铐跳舞”,完全没有省市以上大报记者的天时地利之便。一般来说,他们不可能站在客观的高度鸟瞰政治风云、经济生活和社会变化,所写的稿件也不可能充分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出新闻精品。 然而,从1994年调入潜江报做记者工作伊始,我先后有6篇报道在全省和全国新闻评比中获奖,一步一个脚印,年年都有佳作,这与自己把航标定在恰当的位置上抓新闻精品不无关系。 从本质上讲,新闻精品与“会议新闻”、“材料新闻”、“有偿新闻”是两条道上跑的车。许多记者获奖作品少并不是业务能力差,而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转了向,热衷于跑机关、泡会议、搞“有偿新闻”。《私营业主李祖灿倾巨资开发国有荒湖》、《去冬大张其“股”,今春各霸一“荒”,吕垸村2000亩汉江浅滩寸土生金》、《市领导田头做广告》、《早晨和平村民池中鱼,午间武汉市民盘中餐》、《积玉口发展多种经营不跟粮棉争地》等系列见闻式报道见报后,之所以能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就是因为把握了全局,吃透了“三头”(上头、下头、外头),精心提炼,心系“三农”,用脚板跑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