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教育均衡发展体现了教育领域公平公正的理念。生态学原理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研究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提供了契机和新的研究视角:生态学基本理论系统观、平衡观、动态观和整体观契合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观主要包括宏观生态、微观生态和虚拟生态;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传统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和基于信息技术发展模式;基于两种发展模式,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阶段、传统和基于信息技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混合发展阶段和基于信息技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因子及核心特征,给整个教育生态带来了巨大冲击,课堂生态作为与教育实践发生直接联系的微观区域不可避免地在结构、功能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如何让信息技术和教育发生深层次的融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让课堂更高效是现今教育工作者对课堂生态健康发展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开展的疫情期间高校在线教学调查表明,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为传统教学注入了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活力,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时空观、教学观、知识观和治理观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思想革新,展现了高校课堂革命的希望之光。与此同时,高校在线教学之于课堂革命仍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固有局限,如传统教学的遮蔽、网络学习的碎片化、单向度教育对精神成长的消解等等,束缚着在线教学对课堂革命的价值释放。展望未来,高校要深刻把握互联网信息及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趋势,全面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生态重塑,促进高校教学范式的深层变革,实现教学革命、学习革命和治理革命。  相似文献   

4.
生态课堂信息技术应用课题研究试图立足于教育的本真,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来探讨生态课堂构建问题,进一步确立生态课堂意义和价值,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开发、应用学科多媒体课件,努力构建新型、以生为本的生态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课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以人为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在教学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秩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灵魂,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构建信息技术生态课堂,少不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唐利平 《贵州教育》2013,(18):43-45
21世纪是生态学的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从机械观转变为生态观,而这种生态观的影响逐渐延伸到教育领域,引发了一场从生态学的角度来思考教育领域问题的革命。教育始终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所以课堂应真正成为生命发展的摇篮。生命发展生态课堂秉持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7.
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呼唤,顺应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使教学内容从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要以信息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体验;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要建立和谐与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观.  相似文献   

8.
生态课堂的教学强调学习是一种开放、动态、生成和全面和谐的发展性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生态课堂不断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本文从生态课堂的理论基础出发,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介绍信息技术环境下生态课堂的教学策略,为学科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态课堂的教学强调学习是一种开放、动态、生成和全面和谐的发展性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生态课堂不断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本文从生态课堂的理论基础出发,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介绍信息技术环境下生态课堂的教学策略,为学科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生态学的世纪,随着世界观从机械观转向生态观,生态学让我们对与世界、他人的联系有了重新的认识,延伸至教育领域,产生了教育生态学。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以生态学的自然生命性、整体平衡性、协同共生性重构课堂,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后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保护学生的"奇思妙想"。生态课堂为学生自由发展、创新思维搭建了平台。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立足生态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中学教育来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生态课堂是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课堂教学,把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等各要素看作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而进行物质循环、信息交流的有机整体。生态课堂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观,是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对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进行彻底的转变,并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待中学德育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分析教育现象过程中提出的课堂生态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生态的理念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课堂生态和谐的基础。以此为路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课堂生态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建构思路,既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课堂生态的迫切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后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保护学生的“奇思妙想”。生态课堂为学生自由发展、创新思维搭建了平台。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立足生态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中学教育来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程莉莉 《学周刊C版》2019,(24):150-15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教育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据调查发现,信息技术进入教育,为我国教育提供了新式教学理念、教学工具、教学模式,以积极姿态影响着我国教育当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其中包括初中物理课堂。目前我国初中物理课堂积极与信息技术相整合来打造物理高效课堂,实现了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变革与创新。因此,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更要以积极姿态助推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融合,以期创造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新式物理教学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学生学习和培养信息技能的主阵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正确的信息技术素养观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先进性的优势,将传统文化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中,使二者相互渗透,用传统文化的魅力来熏陶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观,打造出新一代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特点,针对课堂中的失衡现象,提出了生态课堂的建构,这不仅是一种崭新的外语教学观,也是符合生态个体发展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师与学生两者都能通过生态课堂的建构有所发展,主要是学生生态个体的全面发展与教师生态个体的专业发展。生态课堂的建构为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互动和可持续发展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铺垫和准备,从而促进了口语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生态文明是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相对于工业文明而言的文明形态。基于生态文明要求,中国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文明体制变革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依托生态文明建设实质内涵,根植生态文明观,探究大学生思政教育,既是我国各大院校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又是大学思政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同时,生态文明观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出全新要求。这就意味着思政教育不可简单沿用传统课堂理论教学,而应将生态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培养具备生态文明意识、道德意识与价值意识的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探索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文章深入分析高中地理教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即深度解读教材,串联生态文明教育的点、线、面;信息技术赋能,创设生态文明教育情境课堂;课内课外联动,落实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教学评一致,吸纳生态文明教育意见。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学校的教育生态逐渐被重构,高中数学教育与"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必须高度融合,只有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性变革,才能保证高中数学教育与时俱进,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数学走进智慧课堂、翻转课堂正是为适应这一新时代发展而采用的新型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