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实证测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进一步检验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3.4%的增长率逐年上升,但产业间全要素生产率却存在很大差异,且极不均衡;行业平均企业规模、对外开放度、政策效应以及行业盈利能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正影响;产业集中度、国有产权比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负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提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有必要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等指标来研究技术进步在其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利用2000—2013年省级和行业面板数据以及索罗残差法测算了其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收敛性,并着重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推出以来的5年间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整体下降的发展趋势,但同时具有显著的收敛特征;而政府补贴、市场需求对生产效率的变化却起到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这说明我国产业政策亟需转变思路,作出调整,应重点培养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微观企业数据,运用多种前沿方法测算光伏企业的生产函数和全要素生产率,对比我国其他制造业同时期的年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考察光伏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并对可能影响光伏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的单独及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国有资产和企业规模对光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外资资产、出口额、政府补贴以及扶持政策对光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尽管研发投入对光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其和国有资产的相互作用却会显著提高光伏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根据分析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基于微观企业数据,运用多种前沿方法测算了光伏企业的生产函数和全要素生产率,并对比我国其他制造业同时期的年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来考察光伏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此外本文对可能影响光伏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的单独及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国有资产和企业规模对光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外资资产,出口额,政府补贴以及扶持政策对光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尽管研发投入对光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其和国有资产的相互作用却会显著提高光伏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最后本文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中国创新型城市政策在不同地区实施时间上的差异,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创新型城市政策试点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和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型城市政策显着提高了政策实施城市企业全要素指标;但基于不同的企业样本,创新型城市政策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2)创新城市政策显著降低了政策实施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散化程度,促进了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3)创新城市政策通过提高市场份额再配置效率的途径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本文研究为客观评估中国近年来国家创新政策实施绩效提供了微观依据,同时对于如何有效促进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具有一定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区域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基于“创新型产业集群”这一政策实践,以2010—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创新型产业集群设立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创新型产业集群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且该结论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在影响路径中具有中介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在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政策效应显著。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引导创新资源区域之间合理配置,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减税降费等政策背景下,研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财税〔2015〕119号文件的颁布作为准实验,使用2008-201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施行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通过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而实现的;(3)这一政策效果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竞争程度以及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9,(2):69-74
采用增长核算法和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深圳市、产业及各行业的TFP指数并对其进行分解。使用Tobit模型分析深圳市、产业及行业TFP的驱动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逐年递增,其增速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不同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差异性,工业TFP增速有所回落而服务业增速平稳强劲;深圳市产业及各行业的TFP的驱动力不同,工业TFP提升的驱动因素更多表现在技术效率,而服务业TFP则更多表现在技术进步;驱动深圳TFP和行业部门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效应具有差异化。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世俊  邓峰 《科学学研究》2019,37(5):826-832
文章采用2004年-2015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西藏除外),结合空间计量的方法研究了国际R&D溢出对中国经济增长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全国整体看,自主创新、对外投资以及出口贸易均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仅有进口贸易能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东部地区自主创新、对外投资、进出口贸易均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而进出口贸易则对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影响;中部地区自主创新和对外投资会促进该地区经济增长,而外商投资、对外投资以及进口贸易则能提升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对于西部地区,自主创新和进口贸易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同时进口贸易还能显著提高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我国各区域应采取不同的对外经济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碳排放规制对我国工业行业节能减排的影响,本文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与GML指数模型,以2000-2012年中国3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度分析了碳排放规制对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规制有利于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规制条件越严格效果越明显;强碳排放规制下,技术效率得到了促进而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对技术效率的促进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动力,而弱碳排放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机理相反。因此,碳排放规制强度的选择应综合考量当下的技术条件和不同行业效率特征,环境技术效率较低的工业行业更适合于严格的碳排放规制条件。这为碳排放规制政策运用到工业行业减排中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魏明祥 《情报科学》2002,20(2):127-129
跨入新世纪、信息浪潮的冲击和政治,经济体制的转换,使学科环境正处于急剧的变革中。本文从图书情报的传递方法,研究范围及服务形式等几方面,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阐述了图书情报学必将向着更快,更新,更强的发展趋势前进,并针对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加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社区图书馆的功能、模式及资源共建共享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明生 《情报科学》2003,21(12):1256-1258
社区图书馆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的文化智力工程,要努力探索一条切合国情的“区域覆盖,就近服务,多方参与,良性互动”的建设途径。近几年,学界就社区图书馆的功以、发展模式、资源共建共享等问题发表了不少较有见地的观点,为彰显创意,启迪思维,提供借鉴,本文特择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摆脱高等教育困境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其中的薄弱环节,其构建刻不容缓。文中分析了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Web站点站内搜索引擎的调研与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罗良道 《情报科学》2002,20(9):946-948
站内搜索引擎是充分利用网站资源,迅速提供有效信息的最佳工具,是查寻风锌内部信息的密钥,本文在调查了10所高校图书馆Web站点站内搜索引擎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站内搜索引擎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5.
Automatic text classification is the problem of automatically assigning predefined categories to free text documents, thus allowing for less manual labors required by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 methods. When we apply binary classification to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 for text classification, we usually use the one-against-the-rest method. In this method, if a document belongs to a particular category, the document is regarded as a positive example of that category; otherwise, the document is regarded as a negative example. Finally, each category has a positive data set and a negative data set. But, this one-against-the-rest method has a problem. That is, the documents of a negative data set are not labeled manually, while those of a positive set are labeled by human. Therefore, the negative data set probably includes a lot of noisy data.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hat the sliding window technique and the revised EM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 are applied to binary text classification for solving this problem. As a result, we can improve binary text classification through extracting potentially noisy documents from the negative data set using the sliding window technique and removing actually noisy documents using the revised EM algorithm. The results of our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our method achieved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original one-against-the-rest method in all the data sets and all the classifiers used in the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6.
精益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我国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引入并推行精益管理,但是我国企业的精益管理水平仍然较低,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一个较为完备的精益管理系统和精益管理水平评价体系。通过文献查阅和与专家进行讨论,对精益管理系统进行自组织判定,并依此构建企业精益管理的扩展沙堆模型,然后通过三层BP神经网络构建企业精益管理实施水平的评价模型用以评价企业的精益管理水平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对于企业了解自身精益管理实施水平并进行改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以及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中的服务项目普遍建立在计算机管理系统平台之上,而读者数据库是整个图书馆管理系统中最基础的构成要素。分析了读者数据库的现状,对如何建设科学、规范、准确的读者数据库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资源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大的瓶颈约束,但问题不在于资源稀缺,而在于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本文认为要从资源的利用方式出发去理解资源,把资源的内涵和外延统一起来看待,既要揭示资源利用的内在规定性,还要说明资源利用不断被拓展的变化过程。探讨后发现,正是资源不可分割的共享性,决定了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及其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正是资源的共享性实现了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共通对接,并在资源的共享基础上不断地内生出构成合作利用的新资源,从而资源的外延得以不断地拓展,而所谓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在资源利用方式的不断转换下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东西部信息差距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灿姣 《情报科学》2002,20(10):1117-1120
本文主要从信息的生产能力、传播储存能力和获取能力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东西部的信息差距的现状,从历史、政策和经济等方面分析了东西部信息差距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缩小东西部信息差距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GPS术是近些年来才出现并在社会生活中发展开来,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最早被美国研制出来,并且在1994年才开始投入使用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就当前来看,该应用技术已经普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测量领域中GPS技术以全天候、高效率、高精度、自动化的优势逐步应用到测量领域内,本文就GPS技术在矿上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来进一步促进GPS技术在矿上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