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对四川省108家省级示范合作社的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合作社技术需求满足程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当前影响合作社技术需求满足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农民合作社的技术需求类型及其对技术供给的认知,此外,合作社领导人的任职时长对合作社的技术需求满足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进一步优化技术供给结构,创新农业技术合作机制,提高合作社领导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李家辉  陆迁 《资源科学》2022,44(6):1181-1195
提高农户的组织化水平是否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实现方式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山西运城和陕西阎良627份甜瓜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构建“反事实”框架,测算合作社对农户土地转入的平均处理效应及其群组差异,并进一步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合作社对农户土地转入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加入合作社能显著促进农户转入土地,具体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若未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其土地转入概率将提升20.3%。②合作社对土地转入的促进作用分别在不同合作模式和异质农户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合作模式方面,完全横向合作模式(通过合作社销售产品)比部分横向合作模式(不通过合作社销售产品)对农户土地转入的促进作用更大;在农户异质性方面,对于耕地面积较大、家庭年收入较高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户而言,加入合作社对土地转入的激励效应更高。③合作社能够通过溢价激励、节约成本、降低风险和融资支持4条路径促进农户转入土地。本文结论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合作社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提供实证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民合作社的调研,比对分析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与农民合作社的技术供需对象、技术供需类型、技术供需认知,结果表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与农民合作社技术供需对接情况仍不容乐观:推广人员配置不合理、合作社运营机制不成熟、推广机构技术储备更新不及时。基于此,应深入了解合作社的技术需求,实现技术有效对接;优化合作社成长发展外部环境,完善合作社技术平台作用;深化农技推广机构机制改革,及时更新技术储备;培育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创新技术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540份河北省农村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构建农民科技素质指标及其影响指标来探讨影响农民科技素质的各种因素,总结出影响因素为农民对提高自身科技素质的主观需求因素,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和市场对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要素的供给以及影响需求与供给的外部环境。发现当前制约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的主要因素为供给方面,应该建立政府主导的旨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长效支持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后建  郭安达 《科研管理》2022,43(11):182-190
探索农民合作社创新发展新路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求。本文利用四川省种植业农民合作社的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考察了聘用职业经理人对农民合作社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聘用职业经理人后,农民合作社的管理创新与营销创新水平均得到了显著提升。而这一积极作用会由于土地经营规模与合作社等级的差异而有明显的异质性。稳健性检验表明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最后,通过检验潜在机制发现,互联网应用程度、组织学习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等变量在聘用职业经理人和农民合作社创新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上述结论意味着,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聘用职业经理人对促进农民合作社创新,实现农民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关系农业整体创新能力。本文基于60家合作社的调研数据,运用扎根理论和清晰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合作社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组合。研究发现,合作社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包括社长能力、政府扶持、合作社规模、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但合作社技术引进、联合研发和自主创新并非受单一因素影响,而是受不同因素组合的影响,且不同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基于上述分析从政策扶持、发挥合作社社长作用和加强合作社产学研合作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甘肃省农户调查资料,分析农户对科技成果转化认知及不同农技成果转化主体行为对农户技术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科技与其成果转化认知大相径庭,公共渠道成为农户获取技术信息的主要来源,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分散性特征,技术信息供给不充分,科技到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依旧突出。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参与的多元化新型农技成果转化模式逐步形成,但各种技术服务不能满足农户需求。新型农技成果转化主体数量少、带动能力弱,农技推广机构仍将是未来农技成果转化最重要主体,但合作社发展潜力巨大并将发挥重要作用。解决农产品"销售难"与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成为农户赋予不同农技成果转化主体共同愿望与诉求,农户生产经营理念正由传统生产经营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农技推广机构为培训主体,以技术指导为主的单一的农户技术服务方式导致农技成果转化率低,效果差,农户技术服务方式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8.
农户是合作社发展的主体,其参与合作社意愿程度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合作社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户对合作社的认知认可程度来研究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首先对农户对合作社的认知认可程度进行描述性分析,归纳出农民参与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而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合作社的认知认可程度较低,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意愿受到农户个人特征、家庭收入构成、当地农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合作社本身制度、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政府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
技术市场的"大数据(Big Data)"时代已经来临。针对我国在"大数据"环境下建设全国统一大技术市场过程中技术供给与需求信息收集和发布标准或规范缺失问题,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初步构建了技术市场中影响技术供需主体选择合作方时的因素体系,并结合对陕西省30所高校、25家企业和8个科研院所等的调研数据对其进行了修正和量化。最后,运用灰色接近关联度分析模型计算得出了影响技术供给方选择技术需求方时的10大关键因素和影响技术需求方选择技术供给方时的10大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准时知识管理及知识供需的匹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准时知识管理的概念,并对其目标、理念和模型进行分析.对准时知识管理模型中两个关键要素即知识需求和知识供给及其匹配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知识需求分析关键步骤、知识供给方的卡勾成及影响知识供给方选择的因素,并对知识需求和知识供给进行了基于时间的特征对比,最后指出了知识供需不匹配的类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户合作行为的博弈分析和现实阐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农户历来被认为具有善分不善合的传统,其深层原因是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的冲突以及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但近年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似乎使人们看到农户合作的希望,对这些合作组织形成的一般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成为研究农户合作行为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回顾和评述了建国以来的农户合作运动,然后剖析了农户合作面临的困境,最后对现实中的农户合作行为及合作途径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2.
韩国明  田智文 《软科学》2012,26(6):43-47
以施坚雅的农村集市体系和贺雪峰的社会关联理论为视角,研究农民家庭的社会关系对农民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乡镇集市的陌生人社会中,农民合作社的治理结构正在由以血缘和姻亲为纽带的传统社会关系占主导向以利益和契约为特征的现代社会关系为主导演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技术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技术能力由基本能力和发展能力构成,对其构成要素和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提高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技术能力需要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结合,加大对组织成员的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户营销合作履约行为的影响因素,然后以江西省农户调查数据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户主的文化程度、户主的风险态度、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农产品类型、生产集中度、价格波动、销售难度、距离市场远近、合作伙伴类型、合同条款等多种因素对农户履约行为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浙江省的具体实践,首先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为专业协会、传统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三大类,分别对其发展特点和趋势进行了揭示。其次,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会呈现出以农户为主导,多部门、多层次推动发展的格局。最后,结合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加强农民专合组织研究,推进农技协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军 《学会》2011,(1):3-7
农技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形式。本文分析了这类组织的发展现状,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下,促进农技协进一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展望农技协与合作社的发展前景,本文认为:在我国广大农村的自然、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情况下,多种形式、多元模式的农民组织化形式的共同存在、发展是一个必然的阶段,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农技协与合作社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深化国际农业科技合作是推进农业科技发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路径。本文构建一个包含专业化分工反馈效应的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动力框架,运用CiteSpace方法分析1994至2019年澜湄流域农业科技合作机构、学科和热点的演化趋势以体现合作专业化分工特征,并构建计量模型进一步验证专业化分工、农业生产资源和发展需求对合作的影响。研究发现:(1)澜湄流域农业科技合作机构呈现集中化趋势,以中、泰两国的高校及科研机构为主导,其他四国的合作力度相对较弱;合作学科呈现交叉融合趋势,以农学为主线,先后向昆虫学、营养学、环境学、传染病学和工程学拓展;合作前沿呈现复合系统化特征,由关注单一农业生产效益向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转变。(2)专业化分工产生的反馈效应和发展需求产生的引致效应是当前推动澜湄流域农业科技合作的两大驱动力,其中,合作机构集中化趋势限制了合作的扩大、合作学科交叉融合及合作前沿复合系统化的趋势都有助于深化合作、各成员国对内发展农业和对外扩大贸易的需求均对合作具有促进作用。而现阶段农业资源产生的势差效应尚未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罗建利  郭红东  贾甫 《科研管理》2019,40(5):120-133
农民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和农业技术创新的异质性特征,决定了合作社的技术创新禀赋独特。本文利用8个典型案例,从合作社的技术获取模式和技术溢出两个维度构建了合作社的技术创新模式:包括草根社会创新、草根商业创新、引进社会创新和引进商业创新。在此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利用三重底线原则,比较每种创新模式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倡导。本文的研究为合作社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为政府制定农业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同时将草根创新分为草根商业创新和草根社会创新,进一步深化了草根创新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