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明娟 《科教文汇》2014,(26):189-190
图谱是指根据歌曲的结构,运用符号、图画、线条等编辑起来,绘制成幼儿所能认知的图。图谱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感受歌曲,是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幼儿园歌唱活动中图谱设计与运用的实践研究,是指在幼儿园的歌唱教学活动中,对歌曲教学图谱设计原则及运用方法进行的实践研究。本文从多元化设计图谱、灵活运用图谱、有效体现图谱三个方面阐述图谱在歌唱活动中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3-6岁的幼儿,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由于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缺乏各种必要的感性经验,他们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或再加工一些复杂的音乐歌唱材料。如果教师不采用适宜的图谱,会让幼儿感觉到音乐歌唱活动非常枯燥,不能让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整个音乐歌唱活动,因此作为幼儿园老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状况及音乐能力发展水平的不同,设计适宜图谱,帮助幼儿进行音乐歌唱活动。  相似文献   

3.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幼儿喜爱的形式之一,也是幼儿表达、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唱"起来,是教学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目前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出现的忽视个体差异、漠视审美体验、轻视表现表达等误区,我们提出并积极实施了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引领幼儿"会听歌、会唱歌、会评唱"的"三会"策略,从理解和感知歌曲作品内容入手,以情感激发,通过欣赏和体悟歌曲作品的内涵美,利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美并演绎美,使幼儿在激励和唤醒中,去发现、接纳、欣赏、表达,在歌唱中学会学习、创造、发现和探索,真正体悟"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4.
巩舒畅 《科教文汇》2012,(29):69-70
幼儿园歌唱活动是审美教育的范畴,但是由于传统教育观的误导、准入标准的偏见和歌唱教育的历史惯性,幼儿园歌唱活动中存在道德教化的现象,为此,我们应该合理把握幼儿园歌唱活动的教育性、建立“无标准”的课程准入标准和重视感性体验。  相似文献   

5.
<正>我和艳艳是年级里出了名的"小歌星"。元旦、教师节、国庆、新年等各种庆祝活动中,我们经常并肩演出。因为一起演出,我们的关系比其他同学来得更亲密。可是,一切在上个月发生了变化。那天,班主任找到我和艳艳说:"下周市里要举办青少年歌唱大赛,获奖的选手不但能参加全省演出,还能免费去香港迪斯尼乐园游玩!可是这次歌唱比赛,每个班级只能选派一位代表,所以你  相似文献   

6.
"情"是一切艺术的基本出发点,唱歌若没有感情,如同白开水,味同嚼蜡,是不会有感染力的."声"与"情",一向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歌唱是全身心都参与的一种表演艺术,不仅全部身体都要参加,而且包括灵魂.歌唱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梁劲 《科教文汇》2008,(33):189-189
从心理学角度讲,歌唱是心境和情感的艺术,是歌者内心思绪和情感的表示,好的声音创造主要是心理创造,通过精神操纵完成的,歌唱时,要有充分的心理上、思想上的准备,通过这种整体协调的配合来完成歌唱活动。因此,如何明确和处理声乐心理与声乐艺术活动的关系彰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歌唱的灵魂,也是歌唱的中心。歌唱者一直都追求声情并茂的演唱,演唱中的"情"是可以通过歌者平时的努力培养起来的。通过对作品的细致分析、对歌者本身的歌唱想象力、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以及注意音色的控制,把握歌唱的情感,那就非常轻松了。  相似文献   

9.
声乐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艺术,它几乎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形成的最初阶段。在漫长的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进程中,人类自发的歌唱逐渐为更高形式的自觉歌唱所替代,而歌唱艺术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声嗓音歌唱音乐声响。所以声乐教学中发声训练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学生提高歌唱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的重要基础训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声乐教学在研究声音、方法、技能传授的同时,还必须重视事生歌唱综合能力的培养,即正确的思维能力、准确的鉴赏能力、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歌唱教学过程及实践活动中经受磨练,逐步走向歌唱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1.
歌唱是个整体性的活动,正确的歌唱是呼吸,共鸣、发声器官与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音乐感觉、对歌曲的正确处理等诸多方面共同协调,配合而成的.他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因此,只有这几方面共同协调,才能达到歌唱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2.
正"舌尖上的癌症图谱"的来历自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以来,"舌尖上的"文化热透神州,不断有人做舌尖上的文章。近期,一份名为"舌尖上的癌症图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番茄、水果、大葱、大蒜,以及膳食纤维、肉、酒等这些人们常吃的食物,被"科学松鼠会"的成员依据美国方面的研究数据,列入到一个图谱之中,通过图谱的显示,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食物可能引发癌症的风险。扫视图谱,一目了然,各种食物的  相似文献   

13.
时代呼唤着艺术,艺术也在奋力讴歌时代。歌唱作为一枝最容易深入人心的艺术奇葩,绽放出了从未有过的绚丽光彩。应运而生的群众歌咏活动也遍布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广大人民群众需要歌唱,需要放开歌喉抒发自己的情怀,针对如何做好群众歌咏活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运用CitespaceⅡ信息可视化图谱软件对"cyberspace" or "cyber warfare"研究文献数据进行分析,绘制了共引网络图谱,并依据图谱中关键节点文献的知识基础,对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国外研究的热点与前沿的相关结论,对"cyberspace" or "cyber warfare"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音乐教育中,抓住了"方法"、"技能"、"情感",就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用优美的声音进行歌唱。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我们的音乐课堂,发挥各自所长,不遗余力的教会孩子歌唱,让学生体会歌声的美好。  相似文献   

16.
游戏是幼儿的游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同,游戏化教学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而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的学习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其中的艺术领域包含了:美术活动和音乐活动两块内容。其中,音乐领域便可划分为:歌唱活动、欣赏活动、集体舞活动、打击乐活动、韵律活动。现如今,如何更好的帮助幼儿进行歌唱活动、韵律活动的学习?经过不断的探索、反思、研究,总结,我们感受到利用游戏的方式向幼儿展示活动。通过制作不同的课件,让活动内容动起来,不仅能有效的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大意,记住歌曲旋律,进行韵律活动。同时,还能很好的促进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幼儿不会出现"厌倦"的状态。因此,游戏参与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纲要》中指出,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应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应充分的接受和理解幼儿的这种行为方式。我们通常认为,让幼儿"玩",他们才有游戏的感觉。通过多次的观察发现,幼儿在利用游戏进行学习活动时,也有游戏的快感在其中。换言之,幼儿更愿意教师利用游戏对其进行集体教育。  相似文献   

17.
王璐 《科教文汇》2007,(8X):199-199
歌唱是个整体性的活动,正确的歌唱是呼吸,共鸣、发声器官与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音乐感觉、对歌曲的正确处理等诸多方面共同协调,配合而成的。他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因此,只有这几方面共同协调,才能达到歌唱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8.
曲波 《科教文汇》2008,(11):273-273
歌唱原为人类的一种本能,人们通过歌唱抒发心中的感情,从而减轻其在工作上的疲劳。钢琴伴奏是一门专门的音乐表演艺术,人们常用"红花还待绿叶扶"来比喻钢琴伴奏对音乐作品主要部分所起的烘托陪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菊荣 《科教文汇》2008,(16):136-136
乐教学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歌唱技能技巧、培养人对音乐和艺术的感觉,表现和创造能力,培养人们对高尚艺术情趣的教育活动。声乐教学是一种抽象的教学,周荫昌先生在《声乐教学论》的序中说:“声乐,教也难学也难。毫不过分地说,艺术教学本来就难,音乐艺术更难,音乐中的声乐尤其难。”有人说声乐教学,就是学会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指导学生的歌唱。也有人说歌唱是人的一种自然的、本能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歌唱一门艺术形式,也是心理创造活动。声乐教学是一项内容丰富,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是通过对歌唱器官各个环节的综合训练来塑造最美的声音来获得对歌唱整体状态的有机协调能力。科学的发声方法还需懂得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美学等方面知识。在声乐教学中应不断摸索前进,不断提高自己,教学相长、学无止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