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技能训练加美术鉴赏是多年来美术教育的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对人才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认为美术教育的重心应转换,从技能向智能转换;美术教育的内容要拓展,从“美术”向“美育”拓展:美术教育的方法须改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改变。让美术课堂成为学生拓宽知识的摇篮,成为学生渲泄智慧的乐园,成为学生完善人格的熔炉。  相似文献   

2.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是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美术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产生浓厚学习兴趣,达到美术教育的目标,需要运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鲁超 《考试周刊》2014,(32):172-174
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广泛存在于历史及现代社会之中,而美术教育就是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目的在于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和技巧,以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文化及精神需要,从而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素质教育成为当今教育的时代主题,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教育改革中,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趋同点,在美术教育领域大力发展并配合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和完善人的全面素质的美术教育在当前情况下,更应抓住这一时代主题,从各个方面全面深入地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4.
美术教育对人的素质的影响,尤其对人的人格境界、智力、意志品质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如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美术教学真正发挥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功能,是当前新课程教育教学中亟待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生美术教育综合素质,作者以美术理论课中的教法课为例进行试验研究,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出发,结合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提出美术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设想。包括学习方式的转变;角色转变评价机制改善;信息技术的使用等内容,以期树立现代美术教育观念,进行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秀芹  刘桂凤 《现代教育》2003,(17):103-104
美术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造型技能,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教育是一种基础美术教育,它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是素质型的,除了传授科学的绘画知识、技能外,还要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开发智力,为今后学习各种知识奠定基础。近几年来,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7.
徐谦 《考试周刊》2009,(8):230-231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经历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历史性变革。它以国际现代教育思朝的影响为前提,以国内美术自身的发展为背景。为使美术教育适应时代的要求,完善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参照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学美术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从而制定出新的美术课堂标准,以促进美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我认为在美术学科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世界许多国家都认识到艺术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重要性。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教育中正日益受到重视。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也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中小学美术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习基本的美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当成是一种文化来理解。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高度重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请您介绍美术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以美术教育而言,天津市学生的美术学习过程各方面都较好,教学管理也比较规范。天津市中小学学生的美术学习素养、环境条件比较好,通过天津市教育系统各方面的努力,在美术教育方面天津市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从普通美术教育的现状来分析和认识:美术教育与绘画专业教育的特质区别;美术造型观念的内涵与外延;美术造型能力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素质的广泛社会价值.从而端正美术教育的目的,努力探寻符合社会改革、生产发展和经济繁荣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促使美术教育更好地为现代素质型的人才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   

11.
王晶 《河北教育》2005,(24):36-37
随着时代的进步,小学美术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美术学习不仅是一种技能训练,而且是一种以人文素养和美术素养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注重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品质。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法,以利于更好地实现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美术学科是学校艺术教育主要学科,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学科,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学科本质在于提高学生素质,是素质教育整体工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采取什么形式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美术教育,达到美术教育目的,是中学美术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厂泛地运用于基础教育领域,它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是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世纪美术教育的一大特色。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美术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美术学科教学改革。其宗旨是通过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美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和共同的培养方面,是培养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美术作为一种教育媒介,使得美术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独特的教育方式、教育技巧和富有个性特色的教育内容无法为其他教学学科所取代,愈来愈受到教育者的青睐,成为最有活力的一种人文素质培养方式。本文就针对美术教育在文化素质培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美术教育会为更多人文素质教育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王敬 《学周刊C版》2010,(11):165-166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感情,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教育手段。在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占据着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位置,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美术所特有的教学理念,又让美术教学在众多学科教学中独树一帜。长期以来,传统的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思想,造成了美术教育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固有的套路思想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限制了美术教育价值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6.
艺术教育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小学阶段美术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工程,重视和强化基本的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美好心灵最直接的手段。小学美术重点是让学生形成美的感知,能够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较好的美术素质呢?当然是抓好美术教育。为此,我们就要思考怎样上好美术课,这里,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陈凯波 《成才之路》2013,(11):54-54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开始重视美术教学。美术是艺术的一部分,美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是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情感教育渗透在美术中,才能更好地将美术与生活相结合,将艺术与学术相联系,提高初中教学的质量。情感教育能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生活态度,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美术教育与设计教育怎样才能结合起来,以适应素质教育和培养设计人才的需要,是摆在美术教育面前的重耍课题。我国的美术教育存在着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情况。因此,在美术教育的形式、内容和课程设置上都应进行彻底的改革,而大力发展设计教育则是美术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9.
陈亚杰 《考试周刊》2014,(81):179-179
美育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在提高孩子们审美素质方面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认识到孩子们学美术不是为了将来成为"大画家",而是提高审美素质。因此,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要以审美教育为重点,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为目标。  相似文献   

20.
秦秋萍 《成人教育》2009,29(2):86-87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在职幼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美术素质。在职幼师的美术素质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