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大学校园普遍存在大学生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等问题,究其原因,关键问题是大学生大多不会科学理财。针对此现状,校方也积极开展各类“加强大学生节俭意识教育”的主题活动,可是许多大学生都普遍接受并认可了当前社会流行的“超前消费观念”,使得校方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往往效果不佳。本文认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可以通过开展财商教育,来解决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理财缺陷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生消费伦理观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茜  刘薰词 《高教论坛》2006,(5):146-148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特殊消费群体的大学生,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消费伦理观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探析,提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度消费、崇尚节俭”的消费伦理观,培养大学生消费行为中的爱心观,使大学生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消费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泽应 《辽宁教育》2013,(8X):40-40
<正>节俭,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所推崇、践行的伦理美德,是中华伦理文化永葆生活朝气和忧思情怀的价值枢纽,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伦理品质。节俭是消费适宜、合度的中庸之德节俭与节约含义大致相同,总体上可归属"节制"的德目之下。节俭主要是指消费物质生活资料时的节制和简朴,含有在财物使用过程中精算、细水长流以及注重长远等因素。节俭作为一种消费伦理,主张一种合理消费、正当消费和适度消费。从对个人欲望的满足而言,节俭既不是禁欲主义,也不是纵欲主义,它所崇尚和奉行的是一种节欲主义。节欲主义主张有节制或合理地满足人们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财产如何分配和管理也成为日渐需要关注的问题。所以,财商是现代人适应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财商的培养能使他们在大学期间消费更加合理,理财更加理性。调查研究青海高校大学生财商水平,其财商现状不容乐观,财商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社会应积极倡导节俭消费,家庭应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学校要注重财商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绿色、适度和合理的消费观,以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5.
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谈大学生的"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从“德”来讨论大学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德”与“才”及其关系:指出了我国培养与选拔高级专门人才的优秀传统系“德才兼备”;论述了德与才的关系,即“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并从文化所含的知识、思维、方法、原则与精神诸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讨论应如何认识大学生的德与才的关系;指出了目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着重成才、轻成人,即重功利、轻素质的严重倾向;提出了必须培养大学生具有民族精神、民族美德。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生"负翁"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不成熟性以及家庭和学校对大学生消费缺乏教育和监管,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负债消费,成为校园“负翁”。如果任其发展,校园“负翁”会给整个校园和社会带来危害。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理财”和“适度消费”的教育,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消费伦理素质教育既应体现教育导向的有针对性,也要凸显教育途径与教育方法的可操作性。其中在教育导向上应注重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主自觉消费的消费立场、形成健康适度消费的消费理念、彰显和谐消费思维;在教育途径上可以通过有效使用教材、阅读经典原著、走近高素质消费人群去牵引大学生掌握和认同消费伦理素质要求;在教育方法上注重采用商谈法、研习法和体察法等。  相似文献   

8.
墨子所提倡的以节用为核心的节俭型消费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消费伦理的主流,对建构新时代新型消费伦理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代消费伦理观的建构应立足当下并与传统的节俭思想相承接,反对浪费,提倡“俭而有度,合理消费”,是现代新型消费伦理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论和谐社会建构中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消费价值观开始从传统“节俭”型向现代“开源”型过渡时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价值观上存在着一些误区,社会、学校及家庭应加强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消费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刘尧 《河南教育》2014,(1):25-26
近年,在生活消费上相互攀比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尽管只有少部分学生存在“超钱消费”现象,可是也实在令人担忧!实践证明,“超钱消费”之风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会使一些学生追求生活享受、相互攀比、不求上进。因此,家庭、学校与社会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客观分析“超钱消费”问题,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消费心态与行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不仅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形成了独有的消费特征,但因节俭意识的缺失引发了一系列消费道德问题,浪费、虚荣、挥霍、讲排场、求奢侈等现象日趋凸显;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重要批示精神,培养大学生节俭意识,高校必须有针对性地探讨社会、学校、家庭、自我"四位一体"的节俭教育对策,强化节俭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节俭观念,养成节俭品格。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经济观存在的问题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观是人们对经济生活所持有的基本观点,正确的经济观就是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大学生经济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顾家庭经济条件的享乐主义、不会理财的消费主义、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拜金主义、就业片面追求薪资的理想主义;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经济观教育的对策是:把经济观纳入校风教育的范畴、课堂上坚持正确的经济观教育、课外活动进行正确的经济观引导、就业指导中融入正确的经济观教育、发挥校园媒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一些大学生消费呈现非理性化,主要表现为:过度消费、畸形消费、情绪化消费、炫耀消费和享乐主义消费,这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缺乏正确的引导有关.因此,高校要加强教育,使大学生树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引导大学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提高大学生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南京师大仙林校区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管窥和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与消费结构以基本食宿为主,但更注重个性化;学习消费投入不断增加;通讯消费更加普及化;娱乐休闲消费凸显社会热点;人情消费活跃上升;恋爱消费愈演愈烈。廓清了大学生消费中的四大误区:媚俗消费观;高消费;攀比消费;消费个人私事论。提出对大学生消费进行引导的五点建议:树立正确观念、崇尚科学消费:提倡艰苦奋斗、不忘勤俭节约;教师身先垂范、家长适度供给;普及信用知识、加强诚信教育;提倡自强自立、广开勤工助学渠道,以此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度、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5.
据说,道光皇帝很有节俭美德,“观国史所载,帝节俭之德,亦不可及。至暮年尤甚”。这话说的是,道光皇帝节俭之德是没人可以比,“然帝或思食一物,而知其价甚昂,则止而不索”,他想吃东西了,首先都要问个价,如果价格很高,他就不吃了,比如他想吃鸡蛋,内务府给的价格是每枚七八两,道光皇帝就常常省着不吃。  相似文献   

16.
司马光的《训俭示康》(高语三册)引用了《左传》里的一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并接着诠释说:“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在这里,学识渊博的司马光偶有不察,释“共”为“同”。而教材则完全承袭其说,将“俭,德之共也”释为“节俭是各种好品德的共有特点”,则是以讹传讹。实际上,“德之共”与“恶之大”对举成文,“共”应是“洪”的通假字,亦训为“大”。我们知道,“俭,德之共也”语出《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据载,鲁庄公在位日久,便欲大肆装饰其祖  相似文献   

17.
<正>实践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在心理学层面主要体现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本质特征。俭德即节俭道德,俭德实践能力就是对个体实践解决节俭道德问题的方式与进程上起稳定调控作用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之和。在高校,学生的俭德实践能力即在社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与技能解决关于节俭道德相关实际问题,主动践行节俭,从而适应社会生活和促进自我成长。1.大学生俭德实践能力基本  相似文献   

18.
蒲增利 《林区教学》2012,(12):41-42
上学期间,学生是消费者,衣、食、受教育等方面的一切支出要依赖家长。所以学生脱离自身实际盲目追求高消费是不应该的。节俭是美德,要引导教育学生花钱有度,健康消费。这需要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努力;需要学生想的、做的是珍惜学习机会和将主要精力用在学业上,时刻提醒与约束自己健康消费,养成一个理性的、明智的消费习惯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节俭不仅是贫穷时的无奈之举,也不仅是一种美德和境界,它更是一种消费能力和智慧,当用则用、当节方节正是财商的体现。大学生应以节俭作为价值导向,培养以节俭为核心的消费财商,克服不合理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增强消费理性,改善消费观念,积累消费经验。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第三册《训俭示康》中,作者司马光引用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御孙的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句中“共”字作何解释,课本未加注释,看来编者是同意司马光的理解的。在引文之后司马光接着写道:“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按司马光的解释,“俭,德之共也”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节俭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