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英国现任首相托尼-布莱尔声称教育将居于工党下届首相选举纲领的中心。工党认为教育是区分工党和保守党的一个首要界线.并且凸显了工党执政所带来的众所共睹的改进——投资的增加、更多的教师与课堂辅助人员、班级规模的缩小以及GCSE和A-Level成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英国教师教育政策的演变及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末起,教师教育开始成为英国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标。保守党和工党政府对于教师教育的改革方向基本一致,但是由于改革背景、政治理念等方面的不同,其政策重点也不尽相同,本文就近20年的英国教师教育政策的演变作一探析。20世纪80年代末起,教师教育开始成为英国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标。保守党和工党政府对于教师教育的改革方向基本一致,但是由于改革背景、政治理念等方面的不同,其政策重点也不尽相同,本文就近20年的英国教师教育政策的演变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3.
《教育情报参考》2006,(4):47-47
在1996年工党大会上,布莱尔提出就职后最重要的三项任务是“教育、教育、教育”,他还说:“教育、教育、教育——现在和永远——都是英国经济取胜的关建。”  相似文献   

4.
对于战后初期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的教育政策,学术界有关论著不是轻描淡写,就是非议颇多。教育作为工党政府“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不是一无是处。工党在执政期间,努力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科技教育,为20世纪60年代英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英国中等教育综合制改组运动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结束。其间工党和保守党曾为此进行了反复的较量。工党主张综合教育政策,而保守党却坚决抵制。但综合制改组的历史进程无法改变,综合中学最终成为了英国的主流中学。关于工党政府推行综合教育政策的解释以及对综合教育的评价人们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末起,教师教育开始成为英国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标。保守党和工党政府对于教师教育的改革方向基本一致,但是由于改革背景、政治理念等方面的不同,其政策重点也不尽相同,本文就近20年的英国教师教育政策的演变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英国“联合学校”政策经历了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深化期四个发展时期,其政策目标是为实现新工党“第三条道路”的理念、建立21世纪世界一流的学校体系、改善薄弱学校教育环境。基于对英国“联合学校”政策发展历程的揭示和目标的阐述,可以发现其政策的实践主要通过以下三条路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管理模式与管理效率相结合、监督体系与监督框架相结合。通过对英国“联合学校”政策的研究,以期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高效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英国多元文化教育及其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社会。二战之后,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移民涌入英国,教育系统内部和社会的反应变化多端,开始是抵制,经过同化和融合,多元文化主义最后发展到反种族主义。但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特别是1988年教育改革法通过之后及随后的政策变化导致了多元文化教育及反种族主义教育的倒退。1997年,新工党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了大选。新工党政府的言辞多少有点更令人对前途充满信心,但是任何具体的政策或者说特别关注多元文化的反种族主义教育的实践尚需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9.
1945年英国大选是20世纪英国历史上的重要界标。时值政治巅峰的丘吉尔在大选中被选民抛弃,工党出人意料地执政。这次大选的政治意义在于奠定了战后保守党和工党争雄政坛的格局。工党执政期间极力推行“福利国家”政策。工党下台后留下的遗产———“福利国家”政策,被历届政府所承继  相似文献   

10.
英国工党第二届任期教育宣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6月7日,工党再次在大选中获胜.在这次竞选中,工党把教育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在5月15日的竞选讲话中说,"和上届任期一样,在第二届任期中,我们将继续把教育作为第一位的宏观经济政策.英国的教育和终生学习水平必须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非殖民化是1945年至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战后初期民族主义运动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工党政府采取了顺应非殖民化潮流的政策和立场:对于英属殖民地.工党政府的基本原则是在不放弃帝国的前提下,促进殖民地的经济发畏.稳庄帝国的阵脚,同时从现实主义出发.对执意要独立的殖民地许不加以阻拦,工党的政策实际上打开了英国战后非殖民化的大门。  相似文献   

12.
英国联合政府基础教育走向如何,是英国联合政府执政后受到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十三年的工党政府时代所形成的基础教育政策是联合政府基础教育发展的前提背景,是英国社会无法选择的;大选中工党、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三党执政理念的对决,尤其是教育理念的争锋,是一个难以判断的关于英  相似文献   

13.
从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看工党职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工党脱胎于英国工会,是欧洲的主要左翼政治力量,“民主社会主义”是其主要的政治纲领。二战后,工党政府率先开始构筑英国式“福利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国有化”计划。但是,从60年代末开始,英国工党却面临着主要阶级支柱工会的冷遇以及政治仕途上的失意,其主要根源是英国工党经过战后50年的发展,社会职能和阶级基础发生了变化。对一个谋救求执政的政党来说,牢固的社会支持和卓有成效的政绩是执政的基础,而工党党章中被视为“图腾”的“公有制条款”,却不能满足日益壮大的社会中间阶层选民的要求,也妨碍了工党在经济政策上的灵活性。工党与工会关系的转变正反映了工党开始根据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职能。  相似文献   

14.
英国工党与工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英国政党政治的重要内容。自1906年工党建立以来,尽管工党与工会之间发生过多次政策上的冲突,但是互相支持始终是主流。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工党与工会之间却出现了分手的征兆。二者关系的这种逆转,反映了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目前,工党和工会都进入了冷静思考、调整政策、自我改造的新阶段,以期在世纪更替之际的英国政治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英国大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尽管知识是智育的一个主要目标,但知识的价值中还有另一个更模糊但却更伟大、更居支配地位的成分,古人把它称为‘智慧’。没有某些知识基础,你不可能聪明;但是你也许轻而易举地获得了知识,却仍然缺乏智慧。”联想到我们的学校教育,可以说课程讲的是知识,作业练的是知识,考试考的是知识,却惟独少了“智慧”的灵光。试想,在学生丢弃课本、焚毁笔记、忘却考试之后,学校教育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呢?一个人有知识并不一定就有智慧,他完全可能千百次地重复别人的思想却不善自己思考,更不…  相似文献   

16.
英国教育大臣K约瑟夫于1984年1月6日在舍菲尔德北英格兰教育会议上发表讲话,为今后五年内英国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勾划了一幅他自己认为“大胆的”“雄心勃勃的”发展蓝图。现根据英国科教部发刊的“新闻布告”摘译如下。 目标需要明确 目前,我们还不清楚,教育事业的伙伴们,从事教育事业的各种机构,以及制定教育政策的人士,关于教育的目标,是否大体上有—致的观点。的确,因为这些目标缺乏明确的解释和定义,常常使人模糊不清。为了概念明确、观点统一,我想概  相似文献   

17.
英国工党诞生后镜意向政坛进军,取代自由党进入英国两党制轨道。二战后工党上台执政推行国有化和福利政策,取得很大成就,迫使保守党向工党政策趋同。70年代末,英国爆发经济危机,保守党经先改革,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激活了经济。为摆脱18年在野的困境,工党进行政策革新,从而赢得1997年大选的胜利,重新上台执政,现在是工党向保守党政策趋同。  相似文献   

18.
英国新工党执政以后对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教育政策是新工党政治理念的最佳诠释。文章试图从新工党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及其面对的困境着手,介绍及评述新工党关于高等教育和社会公平之间的理念,并且从政府角度看待学生收费和大学经费的问题,对英国的高等教育财政存在的资金不足、资金使用不当、对收取学生学费、师资缺乏以及教育质量下降等扩招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评价新工党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利弊与得失。  相似文献   

19.
据英国《每日电讯》2010年4月7日报道,工党的旗舰学校改革方案,包括确保读、写、算一对一的辅导和强制性教育已被议会所取消。为了在议会于周一解散之前推动相关教育立法,工党关于教育改革多达11个的主要政策已被搁置。  相似文献   

20.
威尔逊政府时期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发生了从“合作”到“分裂”的重要变化。英国经济部门中传统行业的淘汰和萎缩,高等教育和消费主义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国工人阶级文化。面对英国经济相对衰退的困局,威尔逊政府将改善劳资关系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限制收入政策和《代替冲突》的相继失败,是工党与工会矛盾的集中体现。威尔逊工党经济革命的滞后性,工党与工会利益目标的碰撞,工会自身分散化的特性,造成了工党与工会之间渐行渐远,最终工党不得不展开与工会关系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