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缩短科技期刊发展缓慢与中国科技迅猛发展之间差距的策略。【方法】 结合石油类学术期刊办刊实践和近年研究,对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揭示“文强刊弱”的原因及负面效应,深度挖掘石油科技期刊与石油科技同步发展的应对策略和办刊经验。【结果】 中文科技期刊应按照类型特色化发展,并以石油科技期刊为例指出行业权威期刊应以夯实中文办刊为基础,逐步国际化发展。【结论】 科技期刊可发挥国内中文办刊优势,激发我国科学家母语创作激情,报道科技创新重大进展,弘扬工匠精神,推进科学编辑培养,把握学术动态,并以中英文双语为起步,推进“四双”办刊模式,与国家科技发展保持同步,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打造权威学术期刊品牌,助力国家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2.
刘岱伟  于恩庶 《学会》2004,(1):46-47
<正> 我国人世后科技期刊向国际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依据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论文比、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发表时滞、发表论文总数、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情况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科技期刊与世界期刊有一定的差距,如何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地位,是摆在我们每一位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简述本刊近年来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对策,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坚持办刊正确导向 坚持执行正确的办刊方针,为科技发展服务,为科技信息的传播、交流服务,是办刊工作的首要问  相似文献   

3.
访英随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实地考察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刊经验,加快我国科技期刊走向国际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期刊国际化应选择恰当的参照物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从办刊的目的、期刊国际化的标准和进行国际化的期刊数量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就中国的绝大多数期刊而言,应将自己领域中的国际领先期刊作为比较的参照物,并提出我国科技期刊界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面向国际一流期刊的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为例,从期刊国际化建设、集约化管理、办刊模式、媒体融合出版、服务科研等方面总结面向国际一流期刊的办刊经验,提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可持续发展建议。【结果】 通过卓有成效的办刊实践,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的发文量年均递增40%,JCR影响因子连续4年保持在13以上,位列国际光学期刊影响因子排行榜前三,期刊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稳固提升。【结论】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的办刊思路和模式可为新形势下面向国际一流期刊的我国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国际期刊市场的现状,分析了影响科技期刊国际市场的诸因素,尤其是2006年国际货币市场的变化对科技期刊国际市场的影响;根据国外几种主要的引文索引数据库的统计,分析了国际科技期刊近几年的价格变化,并据此对2007年科技期刊的价格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国际期刊市场的现状,分析了影响科技期刊国际市场的诸因素,尤其是2006年国际货币市场的变化对科技期刊国际市场的影响;根据国外几种主要的引文索引数据库的统计,分析了国际科技期刊近几年的价格变化,并据此对2007年科技期刊的价格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中文科技期刊的定位和作用,为全方位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办刊能力,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思路与参考。【方法】对中外文科技期刊的定位与作用、中外文期刊论文的认知维度和中外文科技期刊的差距进行比较分析,以澄清当前学界、业界相关认识误区。【结果】中外文科技期刊和中外文期刊论文侧重于不同的范畴和维度,不能只从单一的维度进行简单比较与评价。【结论】中文科技期刊应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服务国内科学研究,服务科技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学术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中文科技期刊的定位和作用,为全方位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办刊能力,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思路与参考。【方法】对中外文科技期刊的定位与作用、中外文期刊论文的认知维度和中外文科技期刊的差距进行比较分析,以澄清当前学界、业界相关认识误区。【结果】中外文科技期刊和中外文期刊论文侧重于不同的范畴和维度,不能只从单一的维度进行简单比较与评价。【结论】中文科技期刊应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服务国内科学研究,服务科技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学术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规范表达人体内各种压力量符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池》杂志在新世纪中将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与巨大的挑战。科技创新决定了科技期刊必须创新,本文从荣获了首届国家期刊奖后的《电池》的办刊实践,探讨如何在编辑、出版工作中不断创新,从整体上提高科技期刊水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振动工程学报》提高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全面分析了影响科技期刊质量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振动工程学报》的办刊实践,从稿源,编辑质量,办刊经费,管理及信息反馈等方面,探讨了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国人》2012,(23):51
为了更好的总结中国科协优秀国际科技期刊奖获奖期刊的办刊经验,根据中国科协领导指示,2012年11月5日,学会学术部组织召开了优秀国际科技期刊典型事例编写座谈会,《优秀国际科技期刊典型事例汇编》(以下简称《汇编》)编写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3.
总结《昆虫分类学报》的国际交换经验,论述了在新形势下国家创新体系的实施将加快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进程进程,国际交换是促使期刊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之一,应该引起各级领导及科技期刊编辑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产业化探讨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期刊实现产业化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讨论了科技期刊实现产业化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科技期刊实现产业化首先要扩大期刊的市场化和规模化,建立科技期刊的品牌优势和辐射优势,要改革目前的办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实现资源的优化及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1441-1441
正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第24次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14-17日在湖南长沙召开。此次研讨会主题为"变革与创新——探索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之路"。会议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打造具有国际专业水平的学术期刊等高质量交流平台"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院内外科技期刊影响力建设方面的办刊经验,探讨影响院内外科技期刊影响力建设的各种因素,从而加快我院和我国科技期刊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Light:Science&Applications合作办刊和Light:Advanced Manufacturing的创办历程和成效,为我国英文期刊从“借船出海”向“造船出海”转型提供参考,助力国产期刊自主自强可持续发展。【方法】结合两刊的创刊经历,总结经验,从学术影响力提升、服务我国科技进步、期刊运营体验等方面对比分析合作办刊与自主创刊的利与弊,提出对我国科技期刊从“中国产品”迈向“中国品牌”的几点思考。【结果】目前与国际出版商合作办刊的模式已较为成熟,在国际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自主创刊道阻且长,仍处于摸索和加强建设阶段,但已初见成效。【结论】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和学术出版平台是我国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科技期刊自强不息的必经之路,期刊界需要坚持不懈、努力前行。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应用数学和力学》的办刊实践,从期刊准确定位、编委推荐负责制、与国外出版社合作出版发行等六个方面探讨了科技期刊国际化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湖南20种农林科技期刊的办刊经费来源,即拨款、期刊发行、广告经营、版面费收取、赞助等现状调查分析发现:湖南农林科技期刊经营相对全国农林期刊而言表现不差,但经营境况参差不齐。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分类属性的限制;办刊观念和管理模式不同;期刊整体质量的差异;综合型期刊策划与经营人才的影响。提出了湖南农林科技期刊经营策略的选择:树立经营期刊的思想,进行期刊决策;进行期刊品牌定位,凸显期刊个性;进行品牌延伸,壮大实力;改革发行模式,实行营销战略;拓展广告业务;发展期刊的网络化经营;争取多元资本,联合办刊。  相似文献   

19.
对有关科技期刊几个问题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科技期刊办刊实践,认为要尽快提高我国科技期刊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标注“基金项目”应实事求是,“收稿日期”的标注应力求准确,同时对将“出版周期”作为评刊指标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多元投资之我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针对科技期刊经营亏损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建立科技期刊多元投资体系的设想.认为要狠抓内在质量,突出办刊特色,转变服务观念,扩大宣传发行;走联合办刊、开放办刊之路;尝试收取版面费;利用期刊优势,开展广告经营、新品开发、技术中介服务等多种经营活动;对科技期刊实施"希望工程",寻求全社会的资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