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   与多年之后见过的大江大河相比,我最早认识的沘江只能算是一条极普通的小河.作为澜沧江的一条支流,它发源于兰坪县金顶的羊路山中,从金鸡桥开始由北向南贯穿云龙县境.……  相似文献   

2.
古镇宝丰     
1 一道盐水,用近乎沉寂的抒情方式,一直向南. 三百里路云和月,慰我山灵;两千年来功与名,付与咸心. 沘江,是国际大河澜沧江无数支流中的一条,发源于滇西北兰坪县境内,被历代史家称为"滇省众山之祖"雪邦山一脉的青岩山.那里,每年春夏之交,都会被一片又一片杜鹃花海掩映.这条江自北向南,穿越兰坪县中南部与云龙县几乎全境,纵贯...  相似文献   

3.
水润大理     
正1澜沧江离开了藏区,告别了雪山,来到了地势相对低矮的群山里,与两条江相遇,并且融汇在一起。它们分别是漾濞江和沘江。漾濞江来源于大理苍山的西侧,在那片茫茫苍苍的山脉中,河流一路流淌,沿途河湾随处可见,村落便如同夜空里闪烁的星群,点缀着人们注视的目光。在这样的群山里,河岸把滩涂、沙洲、缓坡、平地一次次分隔开来,两岸散布着的是村庄、野花、古树,它们与炊烟、牛羊、农舍、村道一起,构成了铺展在大地上的风景画。生活在画境里的,同样也是热爱生活的人们,白族、傈僳族、彝族、回族等各个民族,世世代代居住在这些安静、恬淡、朴素的村庄里,守着一江温暖的江水,守着一片生机盎然的土地,春天到来的时  相似文献   

4.
云龙县地处横断山脉的万山丛中,古称“山国“,这里“崇峰铁坎,重罗山外之山;兰津带河,迭裹水中之水“(见&;lt;云龙县志&;gt;),澜沧江的支流沘江从北向南流经果郎乡的庄坪村和石门镇的连井坪两地,这里自然地形成了横断山中的一个十分独特的地貌奇观--石门太极图.周围群山环绕,庄坪村和连井坪两个突起的小山峰,宛似太极图中的两条黑白鱼,头尾相向,沘江水则围绕它们形成一个“S“形,石检公路和黄金公路在外围形成了一个圆圈,流经千年白族村诺邓的诺水,由北向南汇入沘江,形成太极锁水的又一奇观.登上天池公路6&;#183;8公里处,向下俯瞰,一幅完美的酷似“太极图“形的地貌奇观立刻呈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5.
1947年秋,一队队青年学生从大理古城出发,身背行装,徒步沿博南古道行进.他们跨过漾濞江、澜沧江和怒江的铁索桥,翻越横断山脉、风餐沐雨,千辛万苦,历时半个多月,行程近一千华里,最终到达目的地--龙陵县镇安街.这就是大理教育史上有名的国立大理师范学校西迁的一幕.这事的来龙去脉要从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内迁说起.  相似文献   

6.
走进云龙     
云龙地处大理州最偏远的西部.这里峡谷险峻、山峰雄伟,澜沧江、怒江、批江穿过县境,怒山、云岭纵贯南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为丰富.这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桥梁文化,古老的民间艺术,还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众多的民族和多姿多彩的服饰,迷人的山歌和古朴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赵敏 《大理文化》2007,(3):33-34
发源于横断山纵谷区兰坪县金顶盐路山的沘江,在深山峡谷里横冲直撞,硬是闯出自己的一条出路。最后,她终于在一个叫功果的地方猛然一跳,汇入了向南奔流的  相似文献   

8.
沘江品桥     
杨卓如 《大理文化》2014,(11):76-80
阳春三月,正是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的时节,我与二三好友相约,走进沘江,走进这条孕育了云龙各族先民比苏人的母亲河,去品味它的博大情怀,品味它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在沘江,我们见到了很多桥梁,在沘江的桥梁上,我们同样品读到了不一样的风骨,不一样的气韵,不一样的性情。  相似文献   

9.
北雁 《大理文化》2016,(4):81-85
正山水云龙在一个早春的清晨,我们穿过永平的晓雾,在大保公路一连串弯险交加的隧道群中疾速钻过,便忽一下地来到了澜沧江边,然后调转车头,开始以一个相同的方向,在这一线天峡谷里从南自北、逆江而上。两边是山,挤窄得有可能让风一吹便要撞在一起,中间流出一河江水,汹涌奔腾地向远方流去。这就是云龙,一个被掩在澜沧江怀抱里的神秘境地。  相似文献   

10.
顺荡记     
顺荡在沘江之畔,云龙之北.以一口井的深情在岁月长河里荡漾,以一粒盐的晶莹在浩瀚的宇宙里璀璨,以一条路的悠长在阵阵乡愁里柔软了时光. 一口井,把顺荡人所有的往事储藏,舀起一瓢井里的水,那不是水,而是顺荡人的记忆.喝一口,回味着沧海桑田的记忆,把散落的记忆碎片,一片一片地接在一起,就是井里倒映的那张无邪的脸庞.井里的青苔过了水面,水面过了井口,一丝丝流出来,顺着村里那些高高的土墙流淌,打湿村里老人蹒跚的步履,如果井只是用来装水这样简单,那就不会有顺荡井,就不会有以顺荡命名的村庄.一声鸡鸣,挑水的、洗菜的、做饭的、煮盐的,顺荡就在这样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11.
正到了诺邓,你才会知道,倘若只带着眼睛与耳朵,即便是一次轻浅的出游,也是远远不够的。在大理,依山就水的去处不可胜数。单是云龙,?江、怒江、澜沧江偎云岭与怒山萦回曲折,星罗棋布播下众多鬼斧神工般的人间胜景。一路走来,只觉山有山的纵横清奇,水有水的娟秀畅美。反正,你记忆的内存有多大,这里美景的供应就有多足。  相似文献   

12.
周末,和同事们约好带孩子们到江边玩.   这条江叫黑漶江,是澜沧江上游的一个支流,其中的一段就离我居住的这个小镇不远.从小我就在这条江不息的流淌中长大,在她的怀抱里度过了游戏的童年,还有懵懂少年,直到我外出求学,最终我还是回到它的身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漕涧坝秋景     
漕涧为滇西古镇,自古钟灵毓秀,早在西汉元封二年,这里便成为了益州郡下属巂唐县的治所.漕涧地处滇西高原腹地,位于澜沧江和怒江之间.这里有崇山峻岭,茂林碧水.……  相似文献   

14.
张笑 《大理文化》2014,(5):72-75
气势磅礴的老君山群峰傲然屹立,直冲云霄。明《万历云南通志》形容老君山“高六七十里,绵亘数百里,金沙江环其左,澜沧江绕其右”。老君山为大理、怒江、丽江、迪庆四州市共有。剑川境内的老君山东起金华坝,西达上兰、马登坝,南至黑漶江、弥沙河结合部,北与丽江县交界。境内全山山体宽33公里。长55公里,面积达1700平方公里左右,占全县总面积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1968年,我从大理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云龙县检槽完小工作,从此开始了我20多年的乡村学校生活。乡村学校和乡村生活在我一生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那个年代,到基层做农村工作的机会很多。我们拿着大理白族自治州教育部门签发的报到证到县里报到后,并没有立即到学校上课,而是先被"县革委"抽调参加工作队"宣传毛泽东思想"。我被派到了宝丰公社庄坪大队的上哨、下哨、栗子箐等生产队开展工作,这三个生产队地处沘江到澜沧江之间的大山深处,上哨、下哨以白族为主,栗子  相似文献   

16.
感悟老君山     
老君山属横断山系云岭主脉,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之间的丽江、剑川、兰坪三县交界处,因传说中太上老君在此炼丹(有说山形如太上老君炼丹炉)而得名.史家称之为"滇省众山之首".……  相似文献   

17.
风雨大白桥     
澜沧 《大理文化》2010,(11):90-91
在抗战时的滇缅公路上,怒江惠通桥、澜沧江功果桥、备胜江上的备胜桥和漾濞江上的漾濞桥,雄踞生命线的咽喉地带,可谓"毁一桥而足以断一线",皆为世界熟知。但是,在祥云清华洞西的溪沟河上,还有一座石拱桥,其作用同样可列入滇缅公路英雄桥的行列。这就是大白桥。  相似文献   

18.
初识剑川     
正最美莫过于最初的相见,初识剑川我便倾倒在那里的古典雅韵和清秀景致里。沙溪印象沙溪位于剑川西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是一个青山环抱的小坝子。乘车刚进入剑川坝子,第一次来,定不能错过这个令我一直向往的地方。路两边一排白桦树绿意相送,让人颇感清爽。西行20余公里即  相似文献   

19.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流地区之一的大理纵谷,森林茂密,江河奔泻,水雾升腾,缺候温湿.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造化出了异彩纷呈的大理兰花.……  相似文献   

20.
初过云台山 初过云台山,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那时,太平洋战争爆发,我随家人从缅甸仰光逃难回国,搭乘的是一辆老牛破车式的旧卡车.车行多日,翻高黎贡山,跨怒江,越保山,过澜沧江,经永平县后,就进入云台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