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打破传统桎梏,强化传统工具书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高校图书馆传统工具书的收藏和利用状况调查分析,传统工具书资源面临如下困境:收藏量有相当规模,总体呈减少趋势;配套收藏、特色收藏不足;收藏方式单一,使用规则呆板;重视电子工具书推广、网络文献检索,忽视传统工具书检索利用教育。对此,提出认清传统工具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立有特色的传统工具书重点馆藏保障系统,改变常用传统工具书馆藏模式,改变传统的借阅方式等一系列强化传统工具书开发利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编纂工具书的传统。工具书之作,指不胜屈。它是中国文化典籍的星汉璀璨的银河中闪耀着夺目光芒的星座,在中国文献发展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工具书中,其类型之多,数量之繁,尤以社会科学工具书为最.面对浩若烟海的社会科学工具书,若不知就里,惟作望洋之叹。为解决工具书的利用问题,三十年代始有中文参考书“指南”、“举要”之类的著作问世。旋至七十年代末,社会科学工具书登上大学课堂,成为高校文科某些专业的必修课之后,自八十年代初起,介绍和研究社会科学工具书的著作渐多,诸如文史哲工具书介绍…  相似文献   

3.
传统工具书与网络工具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向春 《图书馆学刊》2007,29(1):109-111
传统工具书与网络工具书在内涵、地住与作用、出版主体、内容与形式、检索功能、用户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通过比较得出:传统工具书是网络工具书的基础,网络工具书是传统工具书的继承与发展。网络工具书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比传统工具书与网络工具书,阐述了两者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分析,进一步指明了网络工具书相对于传统工具书的不足之处。提出在网络时代传统工具书生存空间日益受到挤压的状况下,作为图书馆馆藏文献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传统工具书更应该发挥其优势,加强开发利用,创造生存发展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电子工具书与传统工具书优势的比较,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只有提高传统工具书的利用率,才能不断拓展传统工具书在未来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记者张倩影)11月4日,在由中国知网联合《出版商务周报》共同举办的"传统工具书数字化生存之道"论坛上,"合作共赢"成了众多与会人员的共识。为了全方位地了解传统工具书数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会中传统工具书的生存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电子工具书与传统工具书优势的比较,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只有提高传统工具书的利用率,才能不断拓展传统工具书在未来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8.
传统工具书在互联网时代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用户习惯的改变从根本上影响了传统工具书的编纂出版.但传统工具书所具有的工具性、原创性、历史性等特点,目前尚无法被互联网百科产品所取代,甚至可以为后者所借鉴.文章通过分析传统工具书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合理性,进而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路向.只有通过不断地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传统工具书才能在互联网时代体现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11月4日,在由中国知网联合《出版商务周报》共同举办的“传统工具书数字化生存之道”论坛上,“合作共赢”成了众多与会人员的共识。为了全方位地了解传统工具书数字化生存的模式,此次论坛邀请了包括出版社、技术提供商、行业研究机构以及各类圈书馆在内的多方机构参会。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纸媒介工具书正在逐步转换为"在线"版本."中国工具书集锦在线"将印刷版本转化为数字版本,权威的辞书出版社则利用资源优势而建构在线平台.这两种模式应该采用的开发思路是:从不同层次的读者使用工具书检索知识的实际需要出发,将印刷版工具书资源与技术平台优势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介绍工具书的书是不少的,但较多的偏重在文史工具书一方面。因此,人们一提到工具书不免就想到我国传统的工具书,或者称为文史工具书,例如类书、政书等。这表明两个问题:1、工具书的范围和分类还不够确切;2、工具书的出版还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近一、二年来,有的大学开始设“外文工具书”课。其实,“外文工具书”并非工具书的一类,指的不过是外国出版的工具书,只是为了和我国的文史工具书相区别  相似文献   

12.
类工具书的思路和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类工具书"的概念,并结合实践,在与传统工具书和普通图书作对比的基础上,阐述了类工具书的性质、特色和撰著、编辑、制作思路和方法,对于目前图书市场工具书萎靡、普通图书销售不畅的境况,或许是一种另辟蹊径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工具库:对传统工具书的解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传统工具书在现代科技背景下的四种转生形式,从形式的“延异”、文本的解构、内容的增值以及范式的突破等四个方面,论证了新生代工具书对传统工具书的解构。  相似文献   

14.
中文工具书电子化:现状分析与重点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文工具书电子化作为概念被明确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文电子化工具书的出现是对传统的信息存储和用户查阅方式的根本性革命.相比传统印刷版工具书,它可以达到高度的信息集成;可以减少印刷、装订、仓储、运输、销售等周边环节的高昂成本;扩展了工具书使用者的使用范围;提升了工具书的表现力;尤其是在查询使用上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就我国而言,当前大力促进中文工具书电子化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开发,特别是启动一些具有相当规模的中文工具书网络性电子化工程,应当是相关部门的一个努力重点.  相似文献   

15.
当代网络参考源的类型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网络参考源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有传统工具书依托的网络参考源和无传统工具书依托的网络参考源。它在形式、内容、价格和检索系统等方面,与传统印刷型参考源相比,都具有很大优势。表4。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传统上具书与网络工具书的比较分析,阐述了网络工具书必将取代传统工具书的主导地位.指出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读者咨询服务方面应做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工具书主要是用来检索和查找的,除了内容的权威性之外,查找的便捷就会成为编书人和使用者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了。在电子工具书不断增多的今天,传统工具书还有存在的空间吗?也许本文会对工具书的编制者和出版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传媒链接     
《出版参考》2009,(16):5-5
法兰克福书展辟中国少数民族图书展区 作为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中国将在法兰克福书展上特别开辟中国少数民族图书展区。中国国内20多家民族出版单位将集体展示近年来出版的23种少数民族文字精品图书140余种,图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少儿、科技、民族文化遗产和工具书等各门类。其中既有记录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手工艺传统的《蒙古族工艺美术史》,也有反映藏族医学成果的《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以及民族语言文字交流的工具书《汉哈大词典》,  相似文献   

19.
工具书就好比是文献宝库的一种瑰宝。自从工具书产生以来,人们对它的特点、构成、编篆和利用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探讨。这种持续不断的研究和探讨,有力地促进了工具书事业的发展,而且工具书事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工具书理论研究的提高。本文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为统计依据,对2000年中文工具书研究论文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现代工具书,是相对于我国传统工具书而言的。提出现代工具书的概念,不免要作一些解释。我国学人自古就有编撰工具书的传统。秦汉之际逐渐形成的、在世界辞书史上闻名的《尔雅》,可以认为是带有原始“百科词典”性质的著作。其后,又有辞书名作《说文解字》,以及各种语文词典性质的韵书、字书出现。魏时,我国另一种类型的工具书诞生,那就是“明标类目,分别部居”、以类相从的类书。类书始自魏时的《皇览》已成定论。自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