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蒋依宝 《湖南教育》2000,(15):50-51
众所周知 ,郑板桥画竹经历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眼中之竹”是对创作对象的意象积累 ;“胸中之竹”是将积累的意象重新组合、内化于心 ,做到胸有成竹 ;“手中之竹”是画家创造性思维的物化 ,注意形似 ,力求神似。这是画家成功的诀窍。笔者认为 ,小学生要学好几何初步知识 ,也必须经历这三个阶段。教师要从中设法引导 ,促成学生从“眼中之竹”过渡到“手中之竹”。一、帮助学生丰富“眼中之竹”学生的“眼中之竹”指的是空间观念 ,它是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及它们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  相似文献   

2.
清代画家郑板桥一生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在创作方法上,他总结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的创作观念。“眼中之竹”是观察客观事物所留下的印象,是素材积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属于艺术构思阶段。“手中之竹”则是艺术创作的最后阶段,是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媒介,运用艺术技巧与艺术手法将“胸中之竹”生动地表现出来,从而最终完成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画竹     
郑板桥题画竹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这是郑板桥总结的画竹经验。他提出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叙述了从观察生活、酝酿构思到艺术表现的完整创作过程,极有见地。画竹  相似文献   

4.
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论断不仅是对艺术创作规律的揭示,而且包含着闪光的美学思想。这三个阶段已经蕴含了“审美意象”的生成问题,艺术上的“胸中之竹”和美学上的“审美意象”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5.
古时候,有个画家叫郑板桥,他画的竹子很有名。一次,他给别人说起画竹的情景:“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这段话告诉我们,画到纸上的竹和自然形态的竹并不完全相同。它是自然形态的竹,经过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几个阶段“变相”而成。画画如此,作文也如此。许多同学有个误解,以为作文要求写真实,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原封不动地写下来。其实,写进文章中的人和…  相似文献   

6.
郑板桥的"写竹三段论"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板桥的“写竹三段论”,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是一个有“意”参与的“变相”过程。创作在“虚静”的状态中将自然界的竹子纳入眼中,经过“意”的取舍加工,一步步外化为“手中之竹”。而他的“胸无成竹”这个独创性的命题更是他“趣在法外”、突破成规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正>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分也.——郑燮《题画竹》郑燮,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题画竹》提出的“三竹”之说,很值得品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简明地概括了作画的过程.作画,无疑是艺术创作.“三竹”之说对文艺创作不无借鉴.艺术创作,是创作主体借助创作手段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要塑造艺术形象,就离不开对生活的体验.画竹,就得先认识竹子.“眼中之竹”不同于自然的竹子.自然的竹子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眼中之竹”是通过视觉而感知的感性形象,即表象.表象贮存于创作主体的记忆里,成为记忆表象.例如,见过一次铁轨,脑海里就会留下这样的印象:两条钢铁板.这就是记忆表象.记忆表象的感知、积、存,就是创作素材的搜集和积累.这是创作的第一步,即“眼中之竹”阶段.艺术毕竟是艺术.它不能消极地模仿自然.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就要对素材进行加工,也就是对记忆表象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必然笼罩着创作者情感,充满着创作者的意识,这样便产生了意象.例如,创作者熟悉了铁轨的属性后,脑海可能产生这样的印象:两条长长的光滑的钢铁板铺在枕木上,向远方延伸.这就?  相似文献   

8.
“意在笔先”本用于国画创作描述,后多用于形容文章创作,亦即写作。板桥画竹,曾有这段描述:“江馆清秋,晨起看竹……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小学生怕写作文,很多是由于下笔无物可写。故无论是低年级的写话,还是中高年级的习作,  相似文献   

9.
一、寻找教学预设与课堂教学的差异点   教学预设是课堂教学的蓝图,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流程,它受到课堂教学中诸因素的制约,教师必须灵活掌握,或做内容上的微调,或做方法上的变更.清代画家郑板桥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月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中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转引自《名画的故事》)这段话对教师颇有启示意义.如果说教学预案是“眼中之竹“的话,那么,实施教学预案就是“胸中之竹“,而灵动的变化则成为“手中之竹“.……  相似文献   

10.
简要地介绍了“扬州八怪”之一,清朝画家郑燮及其在绘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绘画理论。通过欣赏《墨竹图》及画家提出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画竹三段论,结合自身的绘画实践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清代才子郑板桥,工诗词书画,尤善画竹。《郑板桥集》中有段画论,发人深省: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像,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相似文献   

12.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  相似文献   

13.
观察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智力发展、技能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写字的过程中,观察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假如把学生对字形的表象称作“眼中之字”、把学生对字形的分析思考称作“胸中之字”、把字形的书写称作“手中之字”的话,那么,“眼中之字”就是对字形进行观察的初步感受,“胸中之字”就是对字形的整体把握和深入认识,“手中之字”就是对字形的直观再现。试想,如果没有“眼中之字”,便不可能有“胸中之字”,更谈不上“手中之字”了,而如果“眼中之字”模糊不清,“胸中之字”就会模棱两可,“…  相似文献   

14.
正郑夑在所著的《板桥题画》中描述自己画竹的过程:"烟光日影露气"浮动在竹的疏枝密叶间,这是自然之竹;竹景入眼,又从自然之竹转化为眼中之竹;"胸中勃勃遂有画意",眼中竹又转化为胸中之竹;"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胸中之竹又变为手中之竹。这一过程可理解为艺术思维发生的过程,即由客观物象到审美表象再到审美意象,最终转变为艺术形象,本不具有意义的竹子因这一系列的"象"之转变,最终成为具备意义的艺术形象。不仅在诗词中需要从美学符号"象"的品味切入,在现代文阅读中也需要从"象"着手,围绕客观物象——审美表象——审美意象——艺术形象,由表及里逐一把握其中蕴藏的情愫。  相似文献   

15.
郑板桥在谈到画竹时,把绘画创作的过程形容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分别代表观察、构思以及最后的表达,这也很适用于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三个基本的艺术创作环节,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多看——要学会观察。作文是客观世界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指导学生观察客观世界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第一步。观察什么?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生不会观察,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文思就容易枯竭。(一)定向观察。也可以叫做…  相似文献   

16.
余家有茅屋二间 ,南面种竹。夏日新篁① 初放 ,绿阴照人 ,置一榻其中 ,甚凉适也。秋冬之际 ,取围屏骨子 ,断去两头 ,横安以为窗棂 ;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 ,冻蝇 ② 触窗纸上 ,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 ,岂非天然图画乎 !凡吾画竹 ,无所师承 ③ ,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江馆清秋 ,晨起看竹 ,烟光日影露气 ,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 ,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 ,落笔倏 ④ 作变相 ,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 ,意在笔先者 ,定则也 ;趣在法外者 ,化机也 ⑤ 。独画云乎哉 !【注释…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应该"留下什么"?语文教学到底该"立足何处"?从一节《小儿垂钓》教学公开课谈起,指出当课堂出现与预设情况不同的偶发状况时,教师应该以价值引领动态生成。借鉴郑板桥的论画名言,教师应将教学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重境界,在把准教学价值取向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教学的动态生成,从而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写作有着自己的特殊规律,遵循规律才能抓准写作教学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语课程标准是这样来表述写作这一概念的:“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素养的综合体现。”如果从认识论的观点看。任何章的写作,都要经历“双重转化”的过程。一是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的头脑转化。认识主体真实地、本质把将客观事物化为观念或情感。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由“物”到“意”,即从“客观外物”到“主观情意”。这一重转化是基础、是前提,如果没有这个转化。就不可能形成主体的认识。也就谈不上写作。二是认识主体的观念或情感向字表现转化,将头脑中所获得的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言语,亦即由“意”到“”的“外化”。从“主观情意”到“章载体”的转化,这是关键环节。没有这重转化。观念依然是观念。情感依然是情感,永远不能成为章。郑板桥谈画竹时说“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相似文献   

19.
审美传达是审美体验由“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阶段,也是其定型和物化的阶段。在审美传达中,艺术家一方面力图把自己最真切的审美体验一览无余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审美体验之体验也与其相伴而行,这种体验是对原初体验的修复、甄别和一定程度的理智化,于是它又必然地压抑了审美传达的个性张扬。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在多种思维协同作用下的高级心智活动。书面作文只是思维的一种物化形态,在写前和写中,人的思维是可以超越时空、自由驰聘的,正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说:“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神通万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有两个比较重要的阶段:一是在形成物化形态的作文前,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调动学生头脑中的非语言的形象、幻象,让“胸中之竹”重现脑际;二是写中指导,这个阶段是把学生头脑中非语言的形象、幻象转变为语言信息,并准确地把它传达出来,也就是实现“胸中之竹”到“手中多竹”的转变。教师如果能对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